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板蓝根的作用有哪些,板蓝根对人体的好处_

时间: 2023-07-18 16:11:05

一、板蓝根的简述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叶叫大青叶,其根、叶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效。为常用中药材,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其叶称大青叶,也供药用,具有根的同样药效。

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茎直立,高达1米许,茎节显明,有钝棱。叶对生;叶柄长1~2厘米;叫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5~16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浅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苞片叶状,长1~2厘米,早落;萼5全裂,其中4裂线形,另1片较大;花冠漏斗形,淡紫色,5裂,裂片短阔;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筒的上方;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内含种子4枚。

板蓝根对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很强,耐严寒,喜温暖,但怕水渍,中国长江流域和广大北方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种子容易萌发,15-30℃范围内均发芽良好,发芽率一般在80%以上。种子寿命为l-2年。 板蓝根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必须经过冬季低温阶段,方能开花结籽,故生产上就利用这一特性,采取春播或夏播,当年收割叶子和挖取其根,种植时间为5-7个月。如按正常生育期栽培,仅作留种用。

二、板蓝根的三种分类

马蓝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4-8cm;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1.4cm,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5.5cm,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2cm。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木蓝

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茎直立,小枝被银白色短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2.5-5cm,小叶对生;托叶小,锥形;小叶9-13,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2cm,宽0.5-1.5cm, 先端钝圆,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丁字毛,叶干时常带蓝色。总状花序疏松,通常腋生,远较叶为短,有花约20朵;萼钟形,被银白色毛,上部5齿裂;花冠蝶形,红黄色,长约4mm,旗瓣宽卵形至长圆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两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线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cm,棕黑色,无毛。种子长圆形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cm,棕黑色,无毛。种子长圆形,5-12颗,种子长约1.5mm。花期5-6月,果期7-8月。

蓼蓝

别名:靛青叶、蓝靛叶、靛叶。一年生本草、高50-80cm,茎直立,单一分枝,有棱和明显的节,带红紫色,几无毛。单叶互生,有柄;托叶鞘圆筒状,具长睫毛;叶片卵形至宽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平截,全绿,无毛或沿脉补短毛,蓝绿色,干后变暗蓝色。夏季开淡红色小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密集,苞片膜质,具纤毛,花被5;卵形;、雄蕊6-8个,短天花被。

瘦果宽卵形,三棱,棕色,有光泽,包于宿存的膜质花被内。

三、板蓝根能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防用板蓝根3钱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治疗用50%或200%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或用板蓝根煎服,昏迷者行鼻饲,12岁以下每日2两,13岁以上2~4两,1次顿服或2次分服,连服2~3周;亦可每2小时服1次,成人每次用2~2.5钱,15岁以下用1~2钱,待体温降至正常后酌减剂量及次数,2天后停药。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必要的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据临床观察,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消除早期炎性改变,使邪热外达的功效。早期应用,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据190例的观察,治愈率在90%以上。绝大多数病例于3天内退热:临床症状除特别严重者外,通常均能在退热后即消失;少数有后遗症,均系疾病过程中持续高热、严重昏迷和抽搐的病例。

流行性腮腺炎

用板蓝根2~4两,小儿减半,每日1剂煎服。同时可将板蓝根配成30%溶液涂患处。据387例的观察结果,除5例好转、5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对伴有并发症者效果较差。预防服药11295人次,似有控制流行的作用。

感冒(包括"流感")

用100%板蓝根注射液肌肉注射,视年龄及病情每次1~6毫升,每日2~4次。治疗80例,治愈78例,无效2例(其中1例合并肺炎)。一般在1~3天退热,2~5天症状消失。

传染性肝炎

用板蓝根1两,每日1剂煎服;或用板蓝根6斤、蒲公英3斤,糖适量,制成煎剂10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15~20天为一疗程。单味煎剂治疗8例均获效果,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6天,肝功能恢复为15.7天,肝脏缩小为13天。疗效优于茵陈蒿汤对照组。复方煎剂治疗50例,经一个疗程后有50%病例肝功能恢复正常,第一、二疗程累计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达92%。

暴发性红眼

用板蓝根制成10%或5%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观察235例,4天内治愈率达94.9%。多数病例用药(10%浓度)1天后球结膜水肿消失或好转,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早、病情轻者疗效最好。药液浓度10%的比5%的效果好。

单纯性疱疹性口炎

取板蓝根l两,制成60毫升煎液,1~3岁小儿每次10~20毫升,日服3次。治疗11例,均于第2、3天热退、流涎停止、充血消失、坏死上皮脱落,第4、5天见粘膜再生、溃疡愈合。

扁平疣

用50%板蓝根注射剂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 1~2次,10~20天为一疗程。儿童可用成人剂量。观察45例,39例获得治愈或进步。一般于2~15天开始见效,治愈时间7~45天不等。但皮损较多、范围较广泛者多无效果。

此外,用板蓝根煎剂治疗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用板蓝根配合大青叶、羌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用板蓝根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及流行性腹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曾有报道,1例上呼吸道炎患者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毫升后15分钟,即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短,心慌烦乱,四肢麻木、发胀、奇痒,两前臂及两小腿满布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现象,经及时处理后恢复。

四、使用板蓝根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

有些人用板蓝根来预防感冒,甚至于代茶长期饮用。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类。轻型的普通感冒,一般3~5天不药而愈,只要无其他并发症者可以不必服药。病情较重者、头疼、发热、咽喉疼痛者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成人每次一包,一日三次,有效时可服用一周,无效时可更换其他药物。对于流行性感冒可进行预防性服药,一次一包,一日两次,坚持服药两周。

而认为自身有火有热有毒者,无非是身体表现有烦躁、口干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或有涩疼,或一时性失眠,皮肤有疖肿、瘙痒等,这些症状可以是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须进一步检查。所以并不需要服用板蓝根来清热解毒。

需要提醒的是,凡是药物进入体内需经过肝肾代谢后排出体外,因此长期服某种药会增加肝肾负担。尤其是苦寒类的中药长期服用,会致“苦寒伤胃”而出现食欲不佳,轻度恶心,消化不良等反应。

用量过大板蓝根毒性极小,极少数人服用常规量会有轻度消化道症状。曾有一腮腺炎患儿同时用板蓝根注射液、板蓝根煎剂和含片,6天,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报道。

过敏反应绝大多数为板蓝根注射液所引起的,表现为头昏眼花、气短、呕吐、心慌、皮疹,有时为全身多形红斑型药疹,严重者血压下降而出现过敏性休克。曾有报道:一患者因流行性感冒服用板蓝根冲剂后10分钟出现头昏,眼花胸闷,气短,呕吐等症状,而后出现面唇青紫,全身皮肤潮红,瘙痒,经卧床休息2天后症状缓解。第2天再次服用板蓝根冲剂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出现面色苍白,全身出现多形红斑疹,被诊断为板蓝根冲剂引起的急性过敏。

板蓝根属寒凉之品,虽无中毒的报道,但也不可滥用,健康人,特别是老年人、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单味服用板蓝根,以免伤及脾胃甚至引发其它疾病。在服用的过程中,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或其他反应,应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治疗。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

治流行性感冒

板蓝根一两,羌活五钱。煎汤,一日二次分服,连服二至三日。(《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板蓝根、山茨菇各一两,连翘八钱,甘草六钱,青黛一钱(冲服)。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放入大砂锅内,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为10份,装入小瓶。4岁以上儿童每天服一次,每次15毫升;1~3岁每次服10毫升,每天一次,温服。(《全展选编.爱国卫生》)

治肝炎

板蓝根一两。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痘疹出不快

板蓝根一两,甘草三分(锉,炒)。上同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食后,同调下。(《阎氏小儿方论》)

防治感冒、流感

取板蓝根20克,甘草3克,煎汤连服3-5天可作预防。或加用贯众20克,煎汁饮用,连服3天。可用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天二次,连服三日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防治病毒性肝炎

流行期间可用茵陈、板蓝根、贯众各15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二次。

防治流脑

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大青叶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大青叶、板蓝根各25克、甘草15克,煎水代茶频饮,连服3-5日,是预防流脑的良方。

防治红眼病

用蒲公英9克、野菊花6克、板蓝根9克、黄莲3克,煎水,先熏后洗,每日3-4次,治疗暴发性红眼病效果好。

治疗暴发性红眼

用板蓝根制成10%或5%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观察235例,4天内治愈率达94.9%。多数病例用药(10%浓度)1天后球结膜水肿消失或好转,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早、病情轻者疗效最好。药液浓度10%的比5%的效果好。

治疗单纯性疱疹性口炎

取板蓝根l两,制成60毫升煎液,1~3岁小儿每次10~20毫升,日服3次。治疗11例,均于第2、3天热退、流涎停止、充血消失、坏死上皮脱落,第4、5天见粘膜再生、溃疡愈合。

治疗扁平疣等

用50%板蓝根注射剂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月1~2次,10~20天为一疗程。儿童可用成人剂量。观察45例,39例获得治愈或进步。一般于2~15天开始见效,治愈时间7~45天不等。但皮损较多、范围较广泛者多无效果。

治肝硬化

板蓝根一两,茵陈四钱,郁金二钱,苡米三钱。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板蓝根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板蓝根、大青叶、青黛无毒。

毒理试验:

LD50:大青叶腹腔注射的LD50为l6.25g/kg±1.47g/kg。大青苷小鼠灌服的LD50>8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5g/kg。

毒性反应:板蓝根煎剂小鼠灌服,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无明显改变,但发现染色体畸变明显增多,提示可能对染色体有损伤作用。说明板蓝根、大青叶口服的毒性很小。如长期服用可能对小鼠染色体有损伤作用。

临床观察板蓝根、大青叶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青黛无毒,在常规剂量内吞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用药禁忌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板蓝根。

体质素虚,经常感冒者、慢性胃肠炎患者、低血压、精神不振者、过敏体质者、患血液系统疾病者、其他如患有胃下垂、消化性溃疡、甲状腺机能减退、心律失常等疾病,也要慎用板蓝根。

副作用


然而却认为,板蓝根的功效根虽好,但板蓝根也是有副作用的,也不是人人都适合。

有中医表示,SARS、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作用机理都是抗病毒。而板蓝根抗流感缺乏严格的循证医学上的证据,仅仅停留在多年来具体病例积累的临床经验上,经验证明中药板蓝根可能作用于人体细胞保护,使其免受病毒侵害,或者是提高了人体免疫机能。

目前还不能证明板蓝根对甲型h1n1流感有治疗作用,公众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方法仍是坚持正常的饮食休息,保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力,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两次大范围病毒流行证明,板蓝根不能防治甲肝、非典,不应该乱用、多用,但由于板蓝根在配合其他药物协同作用下,对防治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病等还是具有较好疗效的。

中药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首次发现板蓝根具有清除由死亡病菌引起内毒素的功能,可充当内毒素“清道夫”。

而板蓝根并不是“圣药”,只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体自身免疫力。由于板蓝根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作用,毒副作用很小,流感时服用板蓝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而当人体免疫力各方面处于良好状态时,其预防和治疗病毒也会比一般身体虚弱的人强。所以,并不是板蓝根就是甲型h1n1流感的克星,它只是能够提高、加强人体的免疫力。

板蓝根服用过多伤脾胃


健康指出,板蓝根虽然防治风热性感冒具有一定作用,但对风寒等其他类型感冒则不一定适合。

如果体质偏虚寒的人多喝板蓝根冲剂,就会因其苦寒伤胃,带来一系列胃肠道反应,以至于感冒没治好,反而引起胃痛、畏寒、食欲不振等症。尤其是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板蓝根是好药,但“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不良反应

有报道板蓝根口服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或引起溶血反应;其注射液可致过敏反应,如引起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皮炎、多发性肉芽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应引起注意。

用药注意事项

少年儿童应该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板蓝根。板蓝根这样的抗病毒清热解毒药,本来毒副作用很小,但是用的时间长了,吃的数量多了,就会积“药”成疾,酿成后患。在临床中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小儿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

服用“板蓝根”等呼吸道疾病药物时,有过敏史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服用。对于小儿,千万不能用成人剂量,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如果在用药中发生了过敏反应,首先应立即停药,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是上消化道出血,除立即停药外,还应禁食,并尽快送医院处置。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中药板蓝根虽有抗病毒的作用,但中医学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两大类,又由于季节的不同,感受外邪(致病因 子)的不同,又有夹湿、夹暑、夹燥的不同,如果患感冒不分寒热、虚实和夹杂,一味用板蓝根治疗,是不科学的。

孕妇可以喝板蓝根吗


如果有了感冒发烧的症状,喝板蓝根是可以的。

当然可以的,板蓝根有预防感冒的作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不会有副作用的。感冒是常见的疾病,产褥期的妇女轻易出汗,又加上抵抗力低及产后的忙碌,患有感冒的很常见。应该怎么办呢?很多产妇不敢吃药,怕影响乳汁的成分对孩子不利,又怕把感冒传给孩子。假如感冒了,不伴有发高烧时,产妇需多喝水,吃平淡易消化的饮食,服用感冒冲剂、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同时最好有人帮助照看孩子,自己能有多点时间睡眠休息。照样可以哺乳孩子,由于接触孩子太近,可戴口罩的情况下喂奶。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自身带有一定的免疫力,不用过分担心传给孩子而不敢喂奶。

假如感冒后伴有高烧,产妇不能很好地进食,十分不适,应到医院看病,医生经常会给输液,必要时给予对乳汁影响不大的抗生素,同时仍可服用板兰根、感冒冲剂等药物。高烧期间可暂停母乳喂养1~2日,停止喂养期间,还要常把乳房乳汁吸出,以保持以后的继续母乳喂养。产妇本人要多饮水、新鲜果汁吃平淡易消化的饮食,好好休息,这样,经常会很快好转的。

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增强免疫力的话,不建议经常喝板蓝根。

板蓝根的使用误区


板蓝根首载于《本草纲目》,后世本草医书多有记载。板蓝根性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板蓝根颗粒是提取板蓝根有效成分的现代制剂。现代研究表明,板蓝根有良好的抗病毒和解毒作用,并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流感。所以,在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的时候,人们疯狂抢购板蓝根颗粒,板蓝根药材曾一度脱销,在2009年的“猪流感”大潮中,墨西哥当地的华人又开始热捧板蓝根。也正因为这样,可能很多人对板蓝根都有个误解,有的朋友一感冒就用板蓝根颗粒冲水喝,这其实是不科学的。板蓝根性寒凉,只能治疗上述温热性质的疾病,最常用于预防流感和治疗咽喉肿痛。但是,对于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如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等症状,用板蓝根恰恰会适得其反。本来就是寒证,再用苦寒药反而会加重疴睛。另外,苦寒败胃,有碍消化功能,所以肠胃不好的朋友最好少用或不用板蓝根。猪流感袭来之时,广东某著名中医院曾经公布非典防治方的温病,又一次公布了预防猪流感的家庭药方,这次并不包括广东人熟悉的板蓝根。指出,猪流感病例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中医认为苦寒伤胃,不主张使用偏苦的板蓝根。

总之,大家记住一件事就行了,板蓝根主要是清热解毒治疗咽喉肿痛的,不是百病皆治,尤其不能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对于身体健壮的人还可以预防流感,而对于平时身体比较虚弱,总是有气无力的人,脾胃功能不好吃饭不香的人,都不适合使用。

板蓝根不是所有感冒都适合


作为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板蓝根并不是适合每种感冒的万能药,它只适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而风寒感冒、体虚感冒等并不宜使用。板蓝根对于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团菌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无效。即使同为风热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夹湿、内热等个体差异,板蓝根较适于体内蕴热的风热感冒,对于风热夹湿感冒的病人就不太适合。对于板蓝根适用的风热感冒,患者还要注意鉴别:风热感冒的症状是发热较重,怕冷较轻,有汗不多,头胀痛,肢体酸痛,咽红肿痛,口干欲饮,舌质红,舌苔黄。流行性感冒症状与此相似,但发病快、病情重,高热,寒颤,肢体酸痛疲倦等。

板蓝根的食用方法

板蓝根煮汤,在板蓝根苗长到15-20cm的时候,可以将板蓝根连叶带根洗净,像煮白菜一样放点油、盐、味精就可以了,稍有苦味;

素炒板蓝根,先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葱,再把切好的板蓝根放入炒就可以了。

上一页全文完(共 16526 字) 展开全部内容

板蓝根的功效和作用

板蓝根的功效和作用   板蓝根的基本介绍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或草大青的干燥根;或十字花科植物移蓝,以根、叶入药。中国各地均产。

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和草大青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

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收割茎叶2-3次,秋季挖根或初冬采挖,掉茎叶,洗 净晒干,存放阴凉干燥处,防霉。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板蓝根具有凉血、消斑、利咽等功效。

2.抗菌抗病毒作用

对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及流脑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板蓝根与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合用,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

3.抗菌消炎、止痛、退热

板蓝根具有体外广谱抗菌作用(包括痢疾细菌、沙门氏细菌、溶血性链形菌),是抗菌消炎、止痛、退热的传统中草药。

4.缓解温热病发热

可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病症的治疗。

板蓝根的营养价值

板蓝根主要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病症的治疗。

板蓝根具有体外广谱抗菌作用(包括痢疾细菌、沙门氏细菌、溶血性链形菌),是抗菌消炎、止痛、退热的传统中草药。此外,板蓝根内含有多种抗病毒物质,对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及流脑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1.板兰根与大青叶,皆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但板兰根有利咽之长,而大青叶化斑之长于胜于板兰根。

2.板兰根与青黛皆为清热解毒要药,但青黛味咸而具消痰散肿之长。

板蓝根的功效 板蓝根的功效介绍

1、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2、板蓝根是中药,是十字花科类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要治疗发热、咽喉肿痛、腮腺炎、脓肿并且在用药方面可以煎服每次9-15克。

3、不良反应有:有报道反映板蓝根口服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或者引起溶血反应,其注射液可导致过敏反应,如引起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皮炎、多发性肉芽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需要引起重视。它的炮制方法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这个药物呈圆形,外表皮淡灰黄色。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