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天气变得干燥,而且一道秋天我们就会提到“秋燥”,那么到底什么是秋燥呢?我们又应该怎么预防秋燥,今天就来全面地了解一下“秋燥”。
何为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又分为“温燥”和“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秋燥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中医称之为“燥邪”。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是典型的“秋燥”症状。
诊断:秋燥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应与风温相鉴别。两者初起均有邪袭肺卫见证,但风温多发于冬春季节,且初起津伤失润见症不明显,是其不同。另外,本病还应与发于秋季的伏暑作鉴别,伏暑初起虽可有卫表见证,但少见肺经证候,且以暑湿在里见证为主,病情较重。
并发症:秋燥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胸闷气逆,胸闷胁痛,心烦口渴,皮肤干痛。
秋燥症状
1.声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2.鼻敏感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天,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子敏感问题。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越 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3.皮肤干燥
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每天多喝水,然后日常生活中最好带上一瓶喷雾保湿的,时常润一润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4.惊厥
干燥的秋天,会陷入两个极端: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而另一方面,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心神不宁,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提早去医院治疗。
5.头发干燥
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这个时候你就该做好应对措施了。
6.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缠上的话,烦恼就不是一般的烦恼而已,因为毕竟是发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医生也有许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让自己过的舒服正常,千万要防止秋燥来袭。
在饮食这方面,很多人都是有很多要求的,而且很多食物也是有季节性限制的,我们都知道应季的蔬菜是最好的。而秋天是一个干燥的季节,容易引起秋燥,那么秋燥失眠吃什么好,女性秋燥吃哪十种食物呢?一起看一下吧。
秋天是万物凋落的季节,而且雨水不充足,空气也比较干燥,那么女性朋友是需要吃一些补水的食物的,可以尝试以下的十种食物:
一、在水果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水分多、高维生素的水果,比如梨子、石榴、甘蔗等,而补水效果最好的就是梨了。
二、在饮食上的选择,可以吃苦瓜、墨鱼鸡汤、川贝炖雪梨、冬瓜、海带、莲藕、山药、白萝卜炖排骨等,这些食物对于秋燥上火、干咳都是有滋润喉咙的效果的,而且女性朋友食用的话,还可以排毒滋阴等。
而关于女性朋友秋燥失眠的话,那么可以吃大枣茯神粥、百麦安神饮、桑葚百合汤等,这些汤水可以治疗烦躁失眠、脾胃虚寒、气血不足等,多喝还可以补充水分。另外,秋燥失眠还可以在睡觉前喝上一杯牛奶,牛奶是有解热毒、滋润皮肤的作用的。
秋燥吃什么_秋燥饮食调理
引导语:调理秋燥的食物有哪些呢?以下是YJBYS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秋燥吃什么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秋燥吃什么?
1、甘蔗
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作为清凉的补剂,对于大便干结、反胃呕吐、虚热咳嗽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合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但是,由于梨、甘蔗性寒,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者不宜食用。
2、莲藕
藕中含有很多容易吸收的碳水化物、维生素E及锌、锰、钾、镁等,生食鲜藕能使宝宝清热生津,润肺止咳,尤其适合上火的体质。可以将藕炒着吃,也可以将藕凉拌着吃了,也可以把海带、莲藕和排骨放在一起煲汤喝。
3、百合
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仅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作用,而且有润肺、止咳、清新安神的功效,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睡得更香甜。百合可煮粥、煮糖水、蒸和炒,百合银耳粥具有滋阴润肺、健脾生津的作用。
4、芋头
芋头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易于消化,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5、鸭肉
鸭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等营养成分。鸭肉味甘、咸、性微凉,清虚热,秋天容易上火、燥热、咽干口渴的体质可以适量食用鸭肉,起到清补作用。
6、萝卜
萝卜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C和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铁等有益成分,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
7、木耳
白木耳具有滋阴、润肺、生津的作用,加上冰糖熬水炖服就是一种理想的滋阴润肺佳品,可以用来调理秋季的肺燥干咳。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与白木耳相似,黑木耳的铁元素含量非常丰富,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
8、蜂蜜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蜂蜜中含有钙、钾、磷等多种无机盐和铁、铜、锰、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 维生素、果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在秋天里吃蜂蜜,可以防止“秋燥”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每天早、晚空腹用25克,以不超过60°C温开水冲 服。
二、推荐6个去秋燥食疗:
1、莲藕红枣甜汤
原料:莲藕2截,以中间部分为佳,红枣少许,冰糖适量。
做法:选新鲜莲藕,洗干净,切片;在锅中放进莲藕,水(水淹过莲藕即可);水沸,改小火继续煮;煮到25分钟左右放进红枣一起煮;再煮15分钟,关火起锅。
功效:这个季节吃秋藕具有补养脾胃的好处。红枣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养血安神等作用,煮完后因为味道清爽,鲜甜。
2、百合雪梨莲藕汤
原料:百合200克、雪花梨300克、莲藕500克、盐。
做法:鲜百合洗去泥沙,一瓣瓣地撕成小片状;将雪花梨去内核,白莲藕洗净去节,分别切成小块;把雪梨与白莲藕放入清水5杯,煲约2个小时,再加入鲜百合片,煮约十分钟,最好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百合、雪梨、莲藕都是清肺效果非常好的食材,将这三种食材搭配在一起,煲出来的汤水也十分清香可口。梨水份多,性略寒,可以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是清肺的好食材。
3、沙参百合润肺汤
原料:北沙参15克,百合30克,无花果5个,猪瘦肉18克,陈皮1片。
做法:先将无花果洗干净,对半剖开。猪瘦肉洗净,北沙参、陈皮、百合洗净。将所有的材料一齐放进已煲滚的水中,继续用中火煲约两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北沙参、百合和无花果都有养阴润肺、润燥清咽的作用,加上营养滋阴的猪瘦肉和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又可滋润喉咙,保护声带,通畅大便,预防痔疮的功效。
4、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材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做法:猪肺洗净切块,放入沸水中氽烫去血水,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块;白茅根洗净,切成小段;陈皮用水浸软,刮去白瓢。瓦煲内注入适量清水,放入猪肺、雪梨、白茅根和陈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中药茅根和雪梨煲猪肺具清肺热、润肺燥的功效,更主要的是可辅助治疗青年男女的痤疮、面部粉刺以及成年人的酒渣鼻。茅根雪梨猪肺汤对于秋冬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喉痛、唇舌干燥等有食疗的作用。
5、丝瓜肉片汤
原料:精瘦肉片50克、鲜丝瓜25克,盐、味精、清汤少许。
做法:瘦肉洗净切成薄片备用,丝瓜去皮切成片备用;炒锅洗净放入少许的清汤煮沸后放入瘦肉片,等煮沸后撇去上面的浮沫,之后加入丝瓜、盐、味精等稍煮片刻即可饮用。
功效:这款药膳比较适合因为秋燥而引起的心烦气躁、干咳等症状的患者。
秋季是干燥的季节,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疾病的,比如说由于干燥造成的皮肤起皮啊或者是口舌干燥的情况还会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出现,那么秋季应该如何预防秋燥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几个小常识。
1、拒绝秋燥
秋天干燥的气候,使人常感到口鼻咽喉干燥以及发生燥咳,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秋令还可出现大便燥结。此外,秋燥还可导致口唇干燥、皮肤干裂以及毛发脱落。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
2、拒绝秋乏
告别了炎夏,迎来了天清气爽的秋天,人们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会有困倦疲乏的感觉,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要拒绝秋乏,缓解疲劳,注意锻炼身体,也要注意作息时间。
3、拒绝秋膘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宜人气候,让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秋季预防秋燥要注意严重的贴秋膘的情况哦,要适当的摄入热量,减少大量脂肪堆积的情况。
关于秋季预防秋燥要注意的几个事项,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这些情况要严禁出现,以免更多的出现一些健康的问题,要注意预防秋燥,注意秋乏,还要注意适当的摄入热量,这些都是预防秋燥的一些不宜事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