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天御寒喝什么汤好呢
1、黄芪炖乌鸡。原料:黄芪50克,乌骨鸡1000克,葱10克,姜10克。做法:乌骨鸡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功效:黄芪是一味中药,补脾益气,养阴益血,对血虚体冷的女性来说是冬季大补的食物。鸡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气血不足、虚弱等症状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2、海带豆腐汤。原料:豆腐3块,水发海带100克,酱油、精盐、味精、葱花、水淀粉各适量。功效: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而碘元素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具有产热效应。因其可以加快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并使皮肤血流加快,所以能减轻寒冷等。故冬春等寒冷季节多喝海带汤可增强抗寒力。
3、陈皮胡椒生姜鲫鱼汤。功效:暖中散寒、消积化滞。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胡椒食药兼之,中医认为它性热味辛,能温中散寒、健胃消痰。生姜亦食药兼之,中医还将其列为解表类药,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嗽。
4、乌鸡山药蘑菇汤。功效:乌鸡是滋养肝肾、益气补血的好食材,乌鸡汤里加了山药健脾益气,更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蘑菇具有滋阴清热祛火的功效,和乌鸡搭配可以解腻。天气寒凉,喝上一碗乌鸡山药蘑菇汤还可温暖四肢,非常适合女性及老人养生食用。
二、冬天里御寒的食物吃哪些呢
冬季补阳当推羊肉。羊肉具有强身、补血、暖身、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畏寒无力的症状。羊肉能补血虚,可治疗女性气血两亏、形体消瘦。羊肉也有助于润肤养颜、乌须黑发。
花生性味甘、平,可健脾和胃、润肺化痰、益气止血,用于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产后乳汁不足等症。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促进排泄,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用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冬天食鳝对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均可。板栗有健胃养脾、补肾强骨的作用,板栗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冬天首选红枣进补,冬食红枣是滋阴润燥、宜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若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疗效更好。
三、冬季御寒的几个技巧
多“点”水:常喝白开水,原因: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出“点”汗: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防“点”病:提高抵抗力防病。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次,无论是室内、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再次,冬季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温差的变化,因此也更容易被细菌侵扰。
调“点”神:冬季心理流感。冬天是一个没有生机的季节,而人们也是非常的懒惰,万物都没有生机,而且冬天更易陷入抑郁。为什么进入冬天后常常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时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而冬天更容易出现这个症状。
四、冬季御寒保暖的三要素
护头:冬季御寒,除了要穿上厚厚的外套之外,还要保护好自己“最高”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的头。无论下雨,下雪还是刮风,头部都将首先接触到它们。不要等到脑门被吹的发麻,耳朵被冻得通红才来后悔自己没有提前预备一款帽子。
护手:温暖的帽帽和围巾有效的锁住体温,不客气的将严寒隔绝在外,这可苦了我们赤裸在外的小手。如果逛商场的时候室外下起雨雪,专属“拎包器”的男友又不在身边,难道我们为了不冻手而舍弃心爱的物品吗?与帽子围巾绝佳组合的小手套,让我们身心都得到满足,再也没有遗憾。
护脚:想让寒冷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就要跟它保持良好的距离。除了保护 “最高”的地方,还要护好最底层,双脚。虽然它莅临身体的末端,却有着第二颗心脏之称。既然寒从脚起,我们就用厚底将之隔离。厚底的雪地靴和坡跟靴都是冬季御寒必备的时尚单品。且不说它的优雅廓形,单是那四平八稳的防滑鞋底就让我们心服口服。
冬天可以多吃一些温性食物,能够起到御寒的作用,比如羊肉,狗肉,韭菜,大枣,桂圆。冬季天气寒冷,要随天气的变化添减,衣物不能穿的过少。饮食上避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如果身体是因为阳虚出现的怕冷怕寒,可以通过口服中药调理改善症状。
含碘食物
碘是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实现的,甲状腺激素是机体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它能够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保持体温。如果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会影响基本的生命活动,导致代谢下降。
富含碘的食物:海带、紫菜、海蜇皮、海鱼、龙虾等海产品。
脂肪在燃烧的过程中,铁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存在。当人体中铁不足时,血液中起运送养分作用的血红蛋白数量就会减少,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氧减少后,会导致基础新陈代谢降低,分解脂肪酶的功能减弱,体质变寒,更容易囤积脂肪。
富含铁的食物:猪肝、瘦肉、黑芝麻等。辛辣食物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可以加快物质的转化速度,帮助身体组织加速燃烧脂肪。这是因为辣椒素会使身体组织温度升高,并使心率加快。辛辣素会增加胃里的盐酸生成,帮助更容易消化食物,同时会增加流入胃里的血液。
辛辣食物:辣椒、生姜、大蒜等。天冷了,应该注重四大调养:
饮食调养:天气冷了,养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在调养方面,宜以温补为主。
精神调养:学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起居调养:注重双脚的保暖。脚离心脏最远,足部受寒会导致腹泻、月经不调等病症。
锻炼调养:适当的锻炼可以使新陈代谢增强,产生热量增强,可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来锻炼。
1、冬天御寒吃什么食物
1.1、羊肉:羊肉营养丰富,含热量高,是食物中的补阳佳品。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生肌壮阳的功效。中医认为“人参补气,羊肉补形”。
1.2、萝卜:冬天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咽喉肿痛、鼻塞、皮肤干燥、干咳无痰,这时选用萝卜生吃,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所以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令萝卜小人参”之说。
1.3、红枣:补中益气,健脾润肺。不但有保护肝脏和抗寒的功效,对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脾胃虚弱、面黄肌瘦也有一定补益作用。
1.4、桔子: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非富,具有补阳益气,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本草纲目》曰:“桔,甘者润肺,酸者祛痰。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所含黄酮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2、冬天御寒吃什么粥
? ? ? 2.1、参枣淫羊藿粥
取人参20克、淫羊藿30克、红枣20枚,煎煮去渣取汁,加大米100克,煮成粥,食时调入蜂蜜15克,早晚两次服用,连吃一月。
2.2、仙茅桂枝红枣粥
取仙茅30克、红枣30枚、桂枝20克,水煎去渣取汁,入大米100克,煮成稀粥,加红糖少许,每日早睡两次服食,15天为1疗程。
3、冬天御寒喝什么汤
? ? ? 3.1、鸡肉蔬菜汤
原料:土鸡半只、蘑菇8朵、土豆1个、番茄1个、卷心菜4大片、姜片、盐适量。
做法:鸡切块,先除血水,冲净,放入沸水中焯透捞出;锅内放开水加入姜片和鸡块大火烧开转小火炖煮40分钟左右;再把各种蔬菜加入一起炖煮,比较难熟的先放,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3.2、木耳蔬菜汤
材料:紫菜100克、黑木耳50克、甜椒一个、葱、胡椒、盐适量。
做法:将黑木耳浸软,去头切碎。甜椒和葱均洗净切碎。待水煮开,加入黑木耳大火煮10分钟,等木耳煮软,再放入紫菜甜椒,用中火煮3分钟,撒上葱末,加入适当的`盐和胡椒调味即可。加入香菇煮熟,起锅前撒上葱花。
冬季保暖的常识
? ? ? 1、头部保暖
医学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失总热量占60%。此外,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2、胸腹保暖
老话常说在冬天里戴个围脖好比多穿件衣服,胸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还可以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3、脚保暖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老年人冬季应及早穿厚袜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肾。有冻伤史者更应早穿。此外,晚间临睡前以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对有冻伤史者,可用葱须加花椒的热水洗烫脚。
冬季养生保健的常识
1、养生保健的最佳时间。冬季养生小常识首要的是注意养生保健最佳时间。实验证明:早晨5-6时是生物钟高潮,体温上升,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2、注意保暖。冬季养生小常识之一是注意保暖。按时收听天气预报,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增添衣服,添置保暖设施。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
3、房间温度要适宜。如果开空调温度不宜过高,冬季养生小常识之一是房间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房间内外温差4-5度为宜。
4、开窗通气。冬季养生小常识之一是牢记每天上午9-11时,下午2-4时开窗通气效果最佳。
1、牛肉
牛肉性温味甘,富含维生素A、B和菸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中医认为它补益脾胃、强筋骨。牛肉与性味平和甘润滋补的党参北芪合为炖汤,甘润可口,补体虚、益气血,增强人体御寒能力,亦男女老少皆宜。
2、羊肉
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性味甘温。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祛湿之功效,历来被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冬季常食还能维护胃肠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进消化吸收。
3、狗肉
狗肉里含有大量多肽和牛磺酸,另一方面,其脂肪含量不高。在中医里,狗肉被认为是具有温肾补气以及助阳散寒功效的食物,对于改善冬天手脚冰冷、夜尿频繁、畏寒、腰痛等情况有很大帮助。
4、核桃
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核桃仁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能增强细胞活性,含脂肪40%50%其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
5、香菇
冬季人们体内缺少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就会感到寒冷。香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且提高免疫力。香菇能够有促进消化,能够起到养胃的作用,还可以治疗便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