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洗澡时间过长可能致癌?

时间: 2023-07-18 21:49:54

Q:洗澡的时候总会慢慢腾腾拖很久,这样好吗?

洗澡可别洗太久,可能因此增加接触氯仿的机会,每百万人有12人因此致癌!

日前,台湾高雄大学邀请美、加等国学者探讨新形态污染及除污技术,学者点名自来水产生的氯仿是新形态生态杀手,更危害人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梅尔指出,自来水中加入氯气,是很好的杀菌消毒剂,伴随产生的氯仿却是致癌物。

他提醒,在密闭空间中洗澡愈久,经由呼吸和皮肤吸入的氯仿量愈多,致癌几率也会越大!

洗澡洗的时间太长(1小时)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洗澡洗的时间太长会导致疲劳感上升。

洗得时间久了,反而会觉得浑身无力。疲劳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有关。有研究显示,剧烈运动后,洗澡5分钟,血液中的乳酸浓度几乎没有变化;而洗10分钟,乳酸浓度会降低7~8毫克;洗30~60分钟,乳酸浓度就基本恢复到疲劳前的水平了。

对一般的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来说,洗澡15分钟,体内的乳酸浓度就可以恢复正常水平,否则时间长了,会消耗体力,反倒使疲劳感卷土重来。

扩展资料:

频繁洗澡危害:

“快节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增加了人们的洗澡频率,”负责这项研究的阿拉伯病理学家贾德巴·胡浓妮说道,“而过于频繁的洗澡会带来与人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恰恰相反的结果——有害健康。”

先前的研究表明频繁的洗澡会洗去身上本来就不多的皮脂,加剧皮肤干燥,从而导致皮炎;用力的搓洗也会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损,细菌、真菌趁虚而入,造成皮肤感染。而最近的这项研究明确显示经常性的皮肤受损会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各种随之而来的炎症日积月累下的产物就是——皮肤癌。

人民网——洗澡时间太久或致癌每次15分钟最佳

洗澡时间长对身体的危害 没想到危害居然这么大

1 洗澡时间长对身体的危害1、皮肤问题

一般认为洗澡会让皮肤充满水分,但实际上长期长时间洗澡反而会适得其反。人体皮肤有一层皮脂膜,可防止皮肤水分丢失,保持湿润有光泽,最怕经常性的碱性刺激和高温破坏。

冬季人体皮脂膜会明显变薄,如果洗澡过于频繁,并大量使用沐浴液,会使正常角质细胞过多脱落,皮脂膜变薄,皮肤屏障破坏,引起干燥、瘙痒、皮屑。

2、大脑缺氧

冬季洗浴间水蒸气较多,加上通风差,若洗浴时间太长,可能造成大脑缺氧,甚至导致晕倒、脑出血、心绞痛等症状。

3、头晕、虚脱、多汗

低血糖的人,空腹洗澡风险大。因为洗澡时,血液循环加速,增加血糖消耗,容易引起眩晕、心慌、多汗等症状。

4、易发心脑血管疾病

老人冬季洗澡,往往习惯性地把水温调高,加上时间过长,皮肤毛细血管就会扩张、血流加快、心脏出现反射性的心率加快;一旦关掉水龙头,毛细血管又会收缩。

这样的冷热变化,会不断刺激血压与心率,易使高血压患者出现急性脑、心缺血,导致急性脑中风、心脏病等危险。

2 洗澡注意事项1、喝水

洗澡前绝对要做的事儿是:喝水。再加一条:老人坐着洗澡!再说一遍:洗澡前要补水,补水后再洗!

2、两种天气尽量不洗

刮风、下雨时,燃气热水器的煤气更难顺畅排出,易回流,引起中毒。另外,雷雨天气最好不用太阳能热水器。

3、劳累不宜立刻洗澡

家务或刚运动完,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

4、发烧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虚弱时洗澡易发生意外。

5、酒后不宜洗澡

洗澡时人体要出汗,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相对增高,再加上热水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脉搏跳动,往往引起血压下降、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心血管病。

洗澡时间长了有什么危害

1、泡澡时间过久,对身体无益,甚至可能有害!因为长时间泡澡,水的压力就会压迫我们的心肺,这就有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感到不舒服。另一方面,使身体消耗过大,加上室内空气密闭,所以说对心脏也没有好处。

2、长时间泡着,水温也会越来越低,容易着凉;若要控制水温,势必会浪费更多的能源。
3、如果水温超过40℃,温度对身体的刺激加强,交感神经便会发挥作用,它的作用是使得身心进入兴奋状态。

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泡澡时水温过高是一种危险行为。随着热水冲洗,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扩张了体表的血管,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对减少,有可能会发生心梗等意外。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