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教育程度越高寿命越长

时间: 2023-07-18 22:51:57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越来越长寿,而教育程度较高者寿命更长。

研究显示,时间跨度越长,大学教育对寿命的影响越大。研究将75岁以前发生、可以预防的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 受过大学教育者和没有受过大学教育者,过早死亡率的差距为35%;7年前这一数字为30%。

这个研究提供的证据是,美国人的财富和教育程度有关;教育也成为未来健康和收入的指标。凯特林表示,高中毕业后每增加1年就学时间,75岁以前死亡的概率就减少16%。

男人娶聪明的女人更长寿吗?老婆越聪明老公越长寿吗?

很多朋友都知道,经常劳动,不暴饮暴食,心态平和,适度运动,家庭和睦等都可以令人长寿,现在又有种说法,说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也会影响男性的寿命长短,受教育程度高、聪明的女人可使丈夫延年益寿。那么男人娶聪明的女人更长寿吗?老婆越聪明老公越长寿吗?
1、男人娶聪明女人更长寿
研究人员对150万份男女的履历表进行分析后发现,聪明的女人更理性,知识更渊博,更了解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操持家务并照顾生病的孩子和丈夫。此外,聪明的女人自己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而夫妻之间在精神支持与共同兴趣方面的沟通对男性寿命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研究人员还指出,在聪明妻子的帮助下,丈夫往往不仅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可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他们更少产生压力和抑郁状况,较少沾染酒瘾和毒瘾。因而其社会关系更加健康和谐。
此前,美国的老年学家就认为,爱情可以使一个人的寿命平均延长五年。因此已婚者爱自己的配偶也有助于延年益寿。
2、长寿的秘诀
1、保持好身材
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他们的身材通常都是较为苗条、健壮,而不是圆润肥胖的。其实,这完全得益于其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少食多餐、少吃肉多吃菜、饭后不睡卧等。如此,保持良好的身材比例,拒绝肥胖,就可以避免患上肥胖综合症,降低患有脑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2、保持开朗的性格
乐观开朗的性格,保持心情愉悦,不被生活里的琐事所困扰。举例来说,对于性格内向腼腆的人来说,他(她)很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耿耿于怀,伤心不已,甚至还会失眠,影响健康。而对于性格开朗的老人来说,这样芝麻大点的小事儿,根本不值得一提。每日都很快乐的生活,其社交范围也会逐渐扩大,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和谐。万事顺心如意,衰老来临的脚步自然就会减缓!
3、对待疾病不盲从
对待疾病的态度,是不卑不亢、不温不火的。他们既不会在得病之初,就心急火燎的去看病,或者对待看病这件事儿,一点不上心,致使自己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也不会因为患上重大疾病就怨恨生活、破罐子破摔,或者因为害怕死亡,就盲目的在国内国外寻求各种无中生有的特效药等。
相反,在日常生活中,会仔细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在确认患病之后,积极的寻求医生的帮助,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因此,多数的长寿老人都会将大病化小、小病化无,快乐的生活下去。
4、对生活积极的态度
对待生活,长寿老人的态度一向都是积极、阳光的。他们不会因为生活中无事可做,就感觉到空虚寂寞。更不会因为日子过得贫苦,就怨天尤人,感觉活得没有劲头儿。相反,在他们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小梦想,比如:期待赶紧过年,能够早日和在外地工作的亲人团圆;希望明年的寿宴上,自己还可以高歌一曲等。并且,他们会为着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梦想,而继续努力生活着。
5、可以适当抱怨
大家都知道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更长,有关研究人员声称,其原因是女性会更频繁的去看医生并指出对自己健康的担忧,而不是将这些疑虑埋在心底。所以,男性也应该常常去咨询医生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适当的抱怨并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6、降低老年痴呆症风险
不要抽烟,维持正常体重并每日坚持锻炼,以保证心脏和血管健康,且这些行为都对大脑健康有益。由于血压升高可能损害大脑中的微小血管,进而导致记忆问题的出现,所以确保定期进行血压检查。
7、不过度依赖营养品
有关学说指出,所谓的“自由基”会损害人体内的组织,而“自由基”则是将体内食物转化为能量的副产物,也是污染、辐射和吸烟的结果。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通过使用抗氧化营养剂(例如:维他命A和维他命C)中和“自由基”,所以有理论指出富含“抗氧化剂”的营养品可以帮助人类永葆青春。事实上,虽然毫无疑问“自由基”会对人类身体健康有所影响,但并无确切证据证明年老仅仅是由人体体内或食物中缺少足够的抗氧化物质引起的。
8、不要过度节食
近年来,关于节食可以延长寿命的学说日渐被大众所接受,这一理论是基于某项实验所得出的关于小白鼠食用相对较少的食物时寿命更长的结论。虽然有其他实验证明此结论也适用于其他物种,例如果蝇,但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此结论是否对人类同样适用。

人类的寿命主要由什么决定

什么因素决定人的寿命

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们都赞同一个观点:随着生存环境的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愉悦的心态,我们活到百岁是绝对可能的。

一 水分流失使生命枯竭

最近,俄罗斯国家健康研究所生物节律研究室主任沃尔科夫提出了一种地球生物钟的新理论,并用以揭示人的生命过早丧失之谜。

按照沃尔科夫提出的理论,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280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寿命远远达不到这一期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过早地失去了生命呢?按照沃尔科夫的说法,这是因为人的机体内水分在不断流失。这一理论认为,随着生命的不断成长,体内的水分会不断地灾难性流失。人的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构成的。细胞膜具有选择性的渗透功能,它可以过滤掉有害物质。而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是由无数个担负相同任务和功能的细胞组合而成的,这些器官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体内的一个大的生物滤器。但是当体内的水分随着生命的成长不断在机体内流失后,细胞和机体就无法再起生物滤器的作用,于是人体本身不能再剔除有害的物质,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产生,从而使自然寿命受损。

科学研究的结果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这一理论:通常一个新生男婴体内的水分占其体重的86.8%,长大后占71%;成熟年轻男人体内的水分占其体重的61%,而一个81岁的老人则仅占49.8%。但从某种角度来讲,沃尔科夫的观点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的结果,造成体内水分流失的原因,也许是细胞受到某种因素影响而使“保水”功能老化甚至丧失,而使体内水分不断流失。无论是哪种情况,事实是不可否认的:随着机体水分的消失,人的生命就会渐渐枯竭。

二 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都影响寿命

但是,人的寿命绝不仅只是受到体内水分流失的影响,还有其他诸如基因、环境、职业等因素制约着人类正常的健康和寿命。这也是包括沃尔科夫在内的所有生命科学研究人员都认可的观点。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学研究所也一直在研究这些问题。在德国统一后短短几年,东部居民过百岁寿辰的人数翻了一倍,1991年还只有163人,1997年是363人。相比较,西部地区的变化却不明显,1991年1582人,1997年是2353人,增长51%。对于这一现象,这个人口学研究所所长詹姆斯·沃佩认为,这主要是社会的安全、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起了大作用。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学家认为,外界因素对个体寿命的影响起50%的作用,另外有50%取决于内在因素,其中25%是由遗传基因塑造。

早在几年前,科学家就发现一些基因物质对人的寿命有影响。如Apoli蛋白质E,这种蛋白质可以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转化,它有多种与基因相关的变异体。人体携有变异体ApoE2基因,很少会得心脏病,而携有变异体ApoE4基因则会得痴呆症。2001年8月,美国科学家发现了长寿基因。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从308名长寿老人身上抽取基因进行分析,这些年龄从91岁到109岁的老寿星是分别来自美国及欧洲137个家庭的兄弟姐妹,结果发现在他们的第四对染色体上少数基因中的一段有95%是完全相同的,研究人员相信这便是他们长寿的奥秘所在,并且在这对染色体中含有10多个防止疾病的基因。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学家认为,剩下25%的内在因素是人一生的前30年就已确定。如胎儿在母腹中没有足够的营养,出生后就易患心脏病;而胎儿在母腹中以及在儿童阶段营养过剩,就易患糖尿病。儿童期得过传染病,老年后易得心脏病;小时候过多地皮肤暴晒,老了就易得皮肤癌。许多早期的不良习惯,如抽烟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埋下了后半生的病根。调查也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收入有保障,生活条件好也是促使人长寿的因素。

人体生命科学研究还发现,几乎所有国家的女性平均寿命都要高于男性。为什么女性比男性寿命长?科学家有许多解释,从社会和心理学角度看,男性社会压力和自我意识强,工作和生活比较紧张,而且不善于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因此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相反,女性善于协调工作和家务的关系,通过家务和抚养子女,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另外女性比男性更注意身体状况。

从遗传基因方面看妇女也有优势,女性有23对XX染色体,与男性XY染色体相比,具有更好的修复功能,例如当外界病毒侵入时,X染色体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研究还表明,男性体能转化和精力消耗的速度比女性快。“生命核能”消耗得越快,死亡得越早。

三 寿命与父母年龄有关

参与寿命研究的学科很多,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决定寿命的因素都有各自的观点和依据。

历史学家研究发现,中国清王朝自顺治帝开始到宣统帝灭亡,有十个皇帝,这十个皇帝共有子女164个,有七位皇帝平均每人生养21人,到了第七位咸丰帝时锐减至3人,其后同治帝、光绪帝均无后嗣。这146个龙子中15岁以前夭折的有74人,是出生数的半数,作为帝王家庭,保育条件是至上的,然而死亡率之高却让人触目惊心。

据学者考证:皇帝的头几胎子女之所以难以成年,是因为皇帝做父母时年龄太小,如康熙帝14岁得长子,所夭亡的头6个子女全是他18岁以前所生的,雍正帝所亡的长子长女是他17岁那年生的。生育要十月怀胎,实际上康熙的第一个儿子是他13岁时生的。长子往往是皇帝幼时所生,体力和智力相对较弱,而继承皇位的长子便同样会在年幼时生下更弱的长子,如此恶性传承,直至越来越衰弱无能而灭亡。

所以,历史学家认为人的结婚年龄决定生命质量,而生命质量影响人的健康成长和寿命。这一观点生命科学研究者也都认同,他们认为,人只有在身体成熟、健康,心智发育正常以后才能孕育出健康长寿的生命个体。

四 心态乐观寿命长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的思想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寿命,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越活跃、心态越乐观,寿命就越长。研究人员在对660名50岁以上的老年人跟踪调查后发现,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延年益寿的作用比控制血压和降低胆固醇更重要,甚至比不吸烟、喜好体育锻炼等保健措施更加有效。研究结果表明:对人生持乐观态度的人平均寿命要比那些持悲观态度的人长寿7.6岁。

科学家曾对19世纪末以前出生的95位作曲家和119名演奏家进行了寿命调查,发现其寿命比一般人要长。音乐家为什么比其他行业的人寿命长呢?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以及使用脑子的方法与常人不同之故。人的大脑大体可分左右两部分,一般说来,左脑有计算、思维、语言等机能,科学家称之为“语言脑”。右脑有控制情绪、感情、美感意识等非逻辑机能,科学家称之为“音乐脑”。左右脑细胞分别承担各自机能,又互相补充和协作形成人的能力和个性。由于音乐家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多地使用“音乐脑”,使体内情绪机能活跃,思想心态更为乐观,这就是音乐家长寿的奥秘,也是心理学家推崇的长寿之道。

研究人员还发现,幸福的婚姻能使人长寿。婚姻美满,生活就会乐观,心情就会愉悦。据日本人口调查资料表明,离婚者与夫妻恩爱者相比,男性寿命平均短12岁,女性平均短5岁;丧偶者当年因病死亡的机会比同龄人高10倍以上。瑞典医学科研人员对989名50至60岁的中老年人追踪观察9年,发现离婚者或鳏夫死亡率为22%,而夫妻白头偕老者去世的只有14%。医学家认为,两情相悦的幸福感受,会使夫妻双方体内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物质,如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有利于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有利于延缓组织器官衰老,使身体物质代谢调节到最佳状态。

生命科学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对决定人类寿命的原因也将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无论以后的研究如何,现在人们对上述观点都是能够接受的。现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们都赞同一个观点:随着生存环境的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愉悦的精神心态,我们活到百岁是绝对可能的。

为什么人的寿命越来越长

人的寿命为什么越来越长
1997年,一位名叫珍妮·卡尔梅特的法国老太太创下了当时世界最长寿记录,活了122年零164天,卡尔梅特老太太可谓是老死。由此令科学家感兴趣的是,人的自然寿命上限究竟是多少?过去说人过80古来稀,现在80、90的老人已比比皆是,活过百岁也不稀奇,为什么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现代医学能多大程度使人延年益寿?遗传基因如何控制人的寿命?环境、职业、经济收入等外在因素又起哪些作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学研究所一直在研究这些问题。
据估计,到2025年德国将有1/3的人口超过60岁,即将有2800万老龄人口,60年代出生高潮时的一代都将进入退休年龄。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也日益增加,这个趋势从50年代就已显现。专家预测,按这个趋势发展,现在出生的德国人到时候起码有一半人可以活过100岁。婴幼儿的死亡率持续下降,保健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另外社会的安全、生很大作用。
明显的例子是德国东部地区。在德国统一后短短几年,东部居民过百岁寿辰的人数翻了一倍,1991年还只有163人,1997年是363人。相比较,西部地区的变化却不明显,1991年15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也起了82人,1997年是2353人,增长51%。对于这一现象,马普人口学研究所所长詹姆斯·沃佩认为,东部老人的医疗护理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足够的蔬菜、水果等营养使心血管疾病减少了,工业改造减少了环境破坏,引入西部的退休制度也使老人生活条件有很大提高。
马普研究所的人口学家认为,外界因素对个体寿命的影响起50%的作用,另外有50%取决于内在因素,其中25%是由遗传基因塑造。尽管科学家还没有发现长寿基因,但是已部分证明,一些基因物质对人的寿命有影响。最新的例子是Apoli蛋白质E,这种蛋白质可以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转化,它有多种与基因相关的变异体。人体携有变异体ApoE2基因,很少会得心脏病,而携有变异体ApoE4基因则会得痴呆症。
剩下25%的内在因素是在人一生前30年就已确定。如胎儿在母腹中没有足够的营养,出生后就易患心脏病;而胎儿在母腹中以及在儿童阶段营养过剩,就易患糖尿病。儿童期得过传染病,老年后易得心脏病;小时候过多地皮肤暴晒,老了就易得皮肤癌。许多早期不良习惯,如抽烟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埋下了后半生的病根。调查也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收入有保障,生活条件好也是促使人长寿的因素。
人口学研究还发现,几乎所有国家女性平均寿命都要高于男性。德国女性平均寿命81岁,男性75岁;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4岁,男性79岁。为什么女性比男性寿命长?科学家有许多解释,从社会和心理学角度看,男性社会压力和自我意识强,工作和生活比较紧张,而且不善于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因此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相反,女性善于协调工作和家务的关系,通过家务和抚养子女,缓解工作压力,另外女性比男性更注意身体状况。
从遗传基因方面看妇女也有优势,女性有23对XX染色体,与男性XY染色体相比,具有更好的修复功能,例如当外界病毒侵入时,X染色体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事实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毒感染而死亡。雄性激素有利于增加高密度胆固醇,使男性偏于攻击性,喜欢冒险,容易发生事故或得心脏病;而雌性激素有利于增加低密度胆固醇,使女性趋于温顺、安稳。
研究还表明,男性体能转化和精力消耗的速度比女性快。"生命电池"消耗得越快,死亡得越早。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