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是否可以用碘伏
碘酊也称碘酒,是家户喻晓的消毒剂。它是由2%-7%的碘单质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构成的消毒液。作用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正因其拥有较强氧化能力,有文献中指出,碘酊可用于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时消毒。可没掌握正确用法盲目使用,易适得其反造成新生儿皮肤灼伤,在此分享新生儿用碘酊的注意事项,望广大家属引起重视,引以为鉴。
1、新生儿黏膜及皮肤禁用碘酊。用作脐部消毒时也仅局限用于脐窝、脐痂处,少量使用,遵守“能不用尽量不用”原则。
2、脐部消毒使用碘酊后要及时用75%酒精脱碘。
3、碘酊不宜与红汞同用,会氧化为剧毒的碘化汞,重则可导致心力衰竭。
4、新生儿用碘最好采用浓度为0.5%的碘伏消毒脐部。5、对碘过敏者禁用,父母过敏体质者也应慎用。
二、儿童外用药的注意事项
1.酒精不能直接涂黏膜
一般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浓度过高或过低的酒精都不适用于皮肤消毒。医用酒精可在宝宝伤口需要消毒的时候使用,比如擦伤、出血后。用消毒棉签蘸上酒精,涂在宝宝伤口周围。酒精的刺激性强,不能用于大面积的伤口,也不能用于黏膜部位。
2.使用红霉素软膏不要超一周
红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抗生素,价格便宜,用途也非常广泛。对于化脓性的皮肤感染,可以把药膏薄薄涂抹于患处。对于轻微的挫伤、划伤,可以先将患处清洗消毒,再涂抹上适量药膏。对于小面积的烧伤、烫伤,可以先用冷水冲洗一下伤口再涂抹药膏。红霉素软膏的使用不宜超过1周。
3.紫药水别涂破损处
紫药水是由龙胆紫和水配成的溶液,杀菌力强,刺激性较小,曾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消毒剂。不过,有研究认为,紫药水中的龙胆紫有潜在的致癌可能。因此,紫药水只能用于完整的、未破损的皮肤,不可涂抹于破损的皮肤伤口上,以免渗入体内,诱发癌症。
三、宝宝受伤后常用的四类药
宝宝夏季易受伤,要常备这5类药!
1、最安全:络合碘(碘伏)
用处:擦伤、碰伤、划伤
用法:用水稀释10倍来冲洗被污染的伤口。擦伤、碰伤、划伤后,先用清水(生理盐水、未开封过的瓶装纯净水)清洁,用纸巾吸干,如果血能自行止住,只要用碘伏彻底清洁伤口就可以。伤口不要覆盖,也不用急着擦软膏药,保持伤口干燥。
2、最方便:创可贴
用处:浅表正流血的小伤口
用法:清洁的、浅表的又正在流血的小伤口用创可贴,可以起到保护创面和止血的作用。但是,小而深的伤口不要用创可贴,最好送医院处理。另外,创可贴有吸收液体的功能,如果沾了水要马上换掉。创可贴每天都要换新的。
3、发炎红肿:抗生素软膏
用处:小伤口红肿、发炎
如果孩子的小伤口有红肿、发炎的迹象,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这是一种外用抗生素,每天用3次,5天为一个疗程。
4、活血化瘀:喷雾剂
用处:擦伤、碰伤、划伤
用法:喷雾剂有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的作用,但是,如果孩子此处的皮肤破损了就不能用,对酒精过敏的也不能用。孩子皮肤娇嫩,使用气雾剂最好先喷在正常皮肤处,没有过敏反应再用。另外,面部受伤时不要用,以防药剂喷入口、眼、鼻内。
四、碘伏的新用法
1 细菌性痢疾
用法:2%碘酒按2~5岁2m1、6-12岁3~4 ml、12岁以上4~5 ml,成人5~6m1,用温开水稀释10倍,饭后2小时服下,日1次。亦可保留灌肠,成人每次用2%碘酒2 ml加水40ml,每日早晚各1次,肛管插入深度20cm以上,保留时间30分钟以上,儿童用量减半。
疗效:用药1次治愈率9l%,2次治愈率8.7%。
机理:碘离子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动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而使其变性。
注:保留灌肠法疗效确切、安全,适于门诊或家中治疗,尤其是农村采用,值得推广。
2 自、初诊早孕
用法:取1只干净的玻璃烧杯,自取晨尿1/3杯,滴入碘酒数滴,使尿色变深。然后将玻璃杯在炉上加热,可见杯内尿液变成棕红色。再把杯子冷却,若冷却后颜色不变,即是早孕。
效果评价:阳性率高,可作为已婚妇女突然停经时自己初步诊断用。
机理:可能是由于早孕者尿中排出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碘离子发生反应的结果。
3 疣(含寻常疣、扁平疣、丝状疣、指状疣、跖疣、面疣)
用法:用注射器抽取2.5叻碘酒沿疣体基底部注射,一般注入0.1- 1 m1,拔针后局部包扎,3~5日换敷料。
疗效:肯定。
一般治疗1~2次即愈。多数在注药3~7日萎缩坏死、干桔脱落。 机理:碘酒强烈的刺激性,使局部产生无菌性坏死。
4 多种囊肿性疾患
用法:0.5- 2%碘酊囊内注射,一般不超过2 m1。注药前应先抽尽囊内液。
疗效:肯定。
治愈率88%以上。机理:碘酊注入后可破坏囊内粘膜上皮组织的分泌,囊壁产生无菌性炎症,使囊肿腔黏连闭塞。
5 防治褥疮
用法:长期卧床病人在受压处轻轻涂上一层2%碘酒,不脱碘,每日1~2次。如皮肤出现红肿甚至水泡时,可增加至每日2~4次。已发生褥疮者,在局部用2.5%碘酒外涂,每日2次,配合庆大霉素液纱布湿敷。
疗效:闵杏秀等,对60例长期卧床病人用此法预防,均未发生褥疮,其中有3例昏迷1年以上。
机理:碘酒具有较强的杀菌、收敛作用,并能刺激局部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和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碘酒是可以消毒的药品,非常常见,下面的我为你们介绍碘酒可以擦伤口吗?碘酒消毒原理。
碘酒可以擦伤口吗
不少朋友们在皮肤出现伤口流血时,会采用些常用方法来止血。常见的有碘酒、紫药水、碘伏、按压、包扎等,这些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能防止留疤吗?目前很多的疤友的疤痕都是因为伤口护理不当,而留下褐色、白色、凸起、凹陷的疤。 针对“?”这一问题,欣奕除疤专家告诉我们:碘酒可以涂抹伤口来预防疤痕,但很容易留下色素沉着类型疤痕,尤其是在太阳的照射下,疤痕会变成黑色,还伴有严重的疼痛感。因此不建议使用,伤口者可涂抹碘伏是不错的选择。碘伏既不会留疤,还不会有痛感。 有条件者在皮肤受创后,最好及时前往医院,让医生进行消毒、清洗、包扎等。在伤口结痂期间不要去抓挠或受到外界的刺激,也不要沾水,避免伤口受到感染,出现发炎,留疤等麻烦。饮食中要有一定的忌口,不要喝酒吸烟,应多吃些含有维生素C及胶原蛋白的食物。
碘酒消毒原理
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利用碘的氧化作用,其碘是络合碘。碘伏干后,会形成一种类似油性的薄膜。
碘酒小知识
名称:碘酊。
性状:溶液。
功能主治:用作皮肤及手术部位消毒。
用法及用量:皮肤及手术部位消毒。用2%碘酊或3%~5%碘酊涂擦皮肤,待稍干后再用70%乙醇将碘擦去。
不良反应和注意:外涂可致发热及全身皮疹。
规格:溶液:含碘、碘化物及乙醇。规格为2%、5%。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非处方
其它:用碘酊消毒皮肤后,常需用酒精脱碘。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粘膜的消毒。新生儿慎用。禁与红汞同涂一处皮肤。禁用于碘过敏者,外涂可致发热及全身皮疹。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5020039
碘伏和碘酒的区别
碘酒和碘伏都可以用来消毒,但是碘酒对皮肤的刺激性比碘伏要大,目前临床上用的都是碘伏消毒伤口。碘酒含有酒精,而碘伏不含。
使用方法的区别
1、通过对碘酊和碘伏的作用和成分的对比,很显然,二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如果作为消毒剂,二者都可以用,而且药物成分都是碘,但是,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更方便,但价格稍贵。
2、碘酊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相对便宜。
对皮肤的刺激性的区别
1、碘酊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酊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分钟可杀灭各种细菌、霉菌及细菌芽胞。其杀菌力强于红药水和紫药水。碘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所以,碘酊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以及口腔、鼻腔和阴道等粘膜上。
2、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碘酊是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仍是游离状态的碘原子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
碘酊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一般取2%浓度用于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或早期疖肿的消炎,但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70%酒精擦拭脱碘,且禁用于黏膜或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因此碘酊脱碘的原因就是碘酊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并且有些患者对碘过敏,用后及时脱碘可以防止碘造成过敏。
扩展资料:
碘伏的保存方法
碘酒是许多家庭常备的外用消毒药。碘酒含碘2%~2.5%,碘化酒含碘1.5%及50%稀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和霉菌的作用,并能杀死芽胞。
碘酊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碘与其中的水作用,产生碘氨酸和次碘酸,后者可进一步氧化乙醇,产生乙醛、乙酸,此时由于游离碘的含量减少,杀菌力下降,刺激性产物增多,对皮肤的刺激性增强,故碘酒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降低消毒作用。
-碘酊
-碘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