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种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咳化痰药一: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以古方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与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鱼腥草、板蓝根配伍,周密严谨。其主要成分包括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麦冬。
止咳化痰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功效是清热、止咳、平喘、祛痰。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止咳平喘,药效强劲,配以麦冬、知母、养护患儿肺阴,不伤孩子元气,增强抗病 力;石膏、知母清泻胃火、增进食欲,针对儿童病理特征,精微独到,全面呵护。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应治 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止咳化痰药二:橘红片
橘红片也是止咳化痰药中的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等。具有化痰,止咳等功效。
橘红片适应于临床痰热壅肺之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亦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脓疡)等属痰热壅肺 者。
止咳化痰药三:枇杷叶膏
枇杷叶膏是一种黑褐色稠厚的膏剂;味甜,微涩也是一种止咳化痰药,同时也属于中成药的一种。枇杷叶膏的主要成分是枇杷叶。具有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等功效。
枇杷叶膏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肺阴已伤,痰少质粘,咯痰不爽,或干咳,咽干鼻燥,舌红苔黄或稍干,脉数者。专家提醒,风寒咳 嗽者不宜使用。
止咳化痰药四:治咳枇杷露
治咳枇杷露是由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等主要成分组合而成。此款止咳化痰药的功效在于清肺热、止咳、祛痰。一般常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二、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哪些
1、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做法: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适用: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平伤风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适用: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上面就是对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很多种类型,主要是针对不同疾病使用的,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对症,千万不能盲目。如果一些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
三、化痰止咳的四大食谱
山药炖蜜枣
山药是常见的补血养脾、健胃消食、滋阴养肾的健康的食物,常吃山药补充人体的精气神,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湿气,防止湿气上升至咽喉,避免咽喉疾病的产生;蜜枣味甘甜,有养胃健脾、滋阴补血、排湿排毒、消炎止痛的功效,是秋季良好的滋补食材。
银耳炖莲子
银耳味甘甜,性平和,有补血益气、排毒养肾、润肠通便的功效,体内湿热严重者可适量食用;莲子成熟于秋季,是时令食物,具有养心养肺、祛除火气、排毒养颜的功效,痰多咳嗽者需多食用莲子。另外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在银耳莲子中添加冰糖或者蜂蜜。
黑芝麻糊
黑芝麻是极佳的滋补食物,性平和,味甘甜,具有养肾养肝、补血益气、排湿祛毒、润肠润五脏、补血益气的功效,对于预防和治疗秋季痰多咳嗽有奇效,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冰糖或者蜂蜜。
花生鸡蛋汤
花生属于坚果类食物,有补血补气、抗衰老、养五脏的功效,鸡蛋属于滋阴养肾、排毒养颜的食物,秋季痰多咳嗽者食用花生鸡蛋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可缓解咳嗽的不适感、目眩气短等症状,加速身体的复原。
四、快速止咳化痰的方法
在秋冬季节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咳嗽的症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不好,很多朋友在咳嗽的同时也会有痰,咳嗽有痰其实也是比较难受的,想要缓解咳嗽有痰的症状,方法其实也是比较多,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快速的止咳化痰。
医生解释道,咳嗽是人体的反射性保护动作,咳嗽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不必使用镇咳药。
如果咳嗽伴有黏痰和脓性分泌物时不宜立即使用镇咳药,否则,痰液不能及时被排出,滞留于呼吸道及肺部,易引起其他(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呼吸道并发症。所以,对于痰咳患者,“要先化痰,再止咳”,使呼吸道的炎性分泌物———痰液能够得以彻底咳出,咳嗽症状得以缓解。
医生说,有些人在咳嗽时便自己购买川贝类药服用,但有的病人服后病情好转,有的病人却无效,甚至越吃咳得越厉害。这是因为川贝性寒、味苦,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虽有“止咳化痰圣药”之称,却只适用于热咳。
所谓热咳,一般症状是:口干、咽痛、痰少、痰黄而黏稠,有的还伴有发热,甚至头痛。若不加辨证,一咳就乱用川贝,会耽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
1.咳嗽痰多时,可研磨藕根,用纱布绞汁加适量蜂蜜饮用,每次1杯,连续3天。
2.新鲜白萝卜洗净后,连皮切成块状,浸入麦芽糖内10-12小时,萝卜呈干瘪状后,将麦芽糖及汁饮下,1-2次后,咳嗽即止,极为有效。
3.嫩豆腐500克,陈皮、橘梗各5克,一起放锅内加水浓煎,待熟后把豆腐吃下。
出现了咳嗽有痰的症状之后,我们的饮食就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千万不能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我这很有可能会加重咳嗽的症状,可以多吃一些润喉的水果,比如说雪梨和山竹,可以很好的止咳润喉,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用雪梨炖川贝,这样对于止咳化痰的效果会更好。
1 治风寒咳嗽的中成药
方中以麻黄,紫苏叶散寒解表,宣通肺气;青果苦降肺火,利咽喉;浙贝母,款冬花能止咳祛痰;生石膏,黄芩,桑白皮能清肺热;法半夏燥湿化痰;苏子,苦杏仁,银杏仁降逆平喘;甘草能止咳并能调和诸药,所以止咳青果丸具有宣肺散风寒,止咳定喘的功效。此方适宜于风寒咳嗽患者使用。
2 治风热咳嗽的中成药
方中桑叶,菊花能疏风解表,而且桑叶可清肺止咳,为该方中的主药;薄荷助桑叶,菊花散上焦风热,透邪外出;桔梗,杏仁能宣肺止咳;连翘能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止渴;甘草调和诸药,并与桔梗配合可以清利咽喉;因此桑菊感冒片具有发散风热,宣肺止咳的功效。
方中薄荷,桔梗,前胡,陈皮和杏仁能疏风宣肺化痰;贝母,桑白皮,枇杷叶可清肺化痰止咳;元参,麦门冬,天花粉,生地,石斛,天冬能养阴清热润燥;金银花,板蓝根,丹皮,大青叶,金果榄可清热凉血解毒;黄芩,熟大黄,生栀子能清热泄火;羚羊角清肺肝之热,因此该药具有清肺利咽,除瘟止咳的功效。
方中橘红,陈皮,茯苓,法半夏能燥湿化痰;生石膏清肺,胃之热;栝楼皮,苏子能宽胸降气消痰;浙贝母,桔梗能散结开胸膈,清化热痰;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苦杏仁降逆镇咳;生地,麦门冬润肺养阴;甘草祛痰利咽喉,所以止咳橘红丸具有清热化湿,止咳祛痰的功效。
3 治燥热咳嗽的中成药
方中玄参,生地养阴润燥,清肺解毒为主药;麦冬,白芍助生地,玄参养阴清肺而生津润燥,丹皮助生地,玄参凉血解毒为辅;贝母润肺止咳,清化热痰。薄荷宣肺达邪为佐;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所以该药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
方中秋梨能滋养肺胃,生津润燥,除热降火,止咳消痰;麦冬,百合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款冬花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川贝母润肺化痰所以秋梨膏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咽的功效。
4 治肺热咳嗽的中成药
方中熟大黄,黄芩,栀子,黄柏能清泄诸经之火,兼有燥湿的功效;白术,甘草,半夏,神曲健脾燥湿,为治痰之本;前胡,浮海石为祛痰之标;陈皮,枳实宽胸理气;防风,桔梗宣肺祛邪;知母和天花粉能益阴生津以利咽喉;冰片,薄荷宣窍以豁痰。所以除痰止嗽丸具有润肺降火,止咳化痰的功效。
最近有朋友私信我说,嗓子里的痰每天都吐不完,吃了二陈丸刚开始有点用,过几天又不行了,甚至有上火的情况。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需四味药材,就是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现在很多健脾化痰、祛湿和中的方剂都是由二陈汤加减而来,就比如温胆汤、黄连温胆汤等。
其实二陈丸是燥湿化痰的代表方, 只适合于脾湿引起的白痰。
这类人常见 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舌头齿痕重,苔白。
脾主运化,运化水湿,为水液代谢正常运转的枢纽。
而当脾脏虚弱的时候,运化水湿的功能就减弱了,就会导致水湿停滞。
水湿堆积在体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痰湿。
而痰湿滞留于各个脏腑中,便会造成对应脏腑的一些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胸闷、气喘、咳嗽、恶心、呕吐等情况。
注意:如果是 肺热引起的黄痰, 用二陈丸就不对症了,用了之后就会上火,或嗓子更干。
这个时候就要用 清热化痰 的方法了,具有代表的方子就是清气化痰丸。
怎么判断自己是肺热呢?肺热的人痰湿黄色的而且很黏稠,卡在嗓子里,很难咳出, 舌红,舌苔发黄,小便也偏黄。
还有第二种情况用二陈丸也不对症,这种是由于 体弱脾胃运化失常, 容易出现饮食水谷停滞,聚生痰液。
痰液壅盛在肺脏后,气机失调,肺脏的宣降功能失常,就出现了 咳嗽喘逆、痰多胸胁痞满。
脾失健运,水谷停滞胃脘,就出现了饮食减少、难以消化等症状。
这个时候就要用三子养亲汤 来温肺化痰,降气消痰,止咳平喘。
三子养亲汤是由 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 三味药组成。在众多化痰的方子中,它的特点就是降气。
气不顺,咳嗽,咳痰,咳出来的痰发白,不是那种黄黏痰,适合用它。
二陈丸只适合脾虚导致的白痰,如果是 肺热有黄痰且黏稠的,要用清气化痰丸, 脾胃失调引起的气逆咳嗽痰多就要用三子养亲汤了。
下面重点讲一下 清气化痰丸
清代汪昂《医方集解》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痰在肺则咳。就是说痰若堵在肺系里面,就会引起咳嗽,另外,咳出的痰通常多为黄黏痰。
如果遇到咳嗽痰多,当然是应化痰止咳。不过对于化痰,首先要明确痰的寒热属性。
如果是清稀的白痰,往往说明肺中有寒,而我们刚刚提起的黄粘痰,这种通常是肺中有热引起的。当然寒痰时间久了可能是会化热的,与体质有关
对于体内不仅有热还有痰的这种情况,不仅需要化痰,还需要清热。
清气化痰丸, 该方出自《医方考》,是由半夏、陈皮、枳实、茯苓、黄芩、胆南星、瓜蒌仁霜、杏仁和姜汁 组成。
这张方仍然是在我们前面讲的二陈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主要药物是胆南星和瓜蒌仁。
胆南星 苦寒,化痰力量较强,瓜蒌仁 也就是瓜蒌子,既能够清化热痰,也有宽胸、除满作用,两药联合治疗痰热咳痰黄稠,针对性很强。
其次臣药是 黄芩、半夏。黄芩 擅长于清肺热、清上焦之热,能增强胆南星、瓜蒌仁的清化痰热的作用。
半夏 能够增加化痰的力量。这里半夏是温性的,但整个方剂是属于凉性的,大队的凉性药可以抑制半夏的辛温燥烈之性,突出了半夏的化痰力量。
另外还有三味药杏仁、枳实和陈皮。 杏仁 味苦性平,寒痰、热痰,各类痰它都可以使用,有化痰作用,擅长降气止咳。
陈皮 能够理气、化湿,有助于化痰。
枳实 可以降气导滞,枳实和陈皮结合,能增强理气作用。
最后还有一个辅料,是姜汁。 姜汁 可以散水,有助于消痰,还能防止胃气上逆,痰热可以引起呕恶,姜汁有和胃作用。
这样一个清气化痰丸,有 清热、化痰、止咳 的作用,对于肺中有热所导致的咳嗽、痰多、痰黄粘稠、胸闷气喘 等情况有不错的效果。
都是痰多,证型不同方子也是不一样的,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如果辨证不对,药物再好也是不会有好的疗效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