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水肿、脚气,而有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也可通过用赤小豆熬汤或研磨成粉服用辅助治疗。
在西方营养学里,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且富含叶酸,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针对需要祛湿健脾的朋友来说,可用鲮鱼和赤小豆共煮来调理,因《纲目拾遗》里提到,鲮鱼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的功效,两者一起煮汤,对祛湿有较好的效果。
二、赤小豆的简单介绍
别名 红豆、野赤豆。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一种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全同各地普遍栽培。
采制 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产地 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
性状 种子矩圆形,两端较平截,长5~7mm,直径4~6mm,表面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长约4mm,不突起。子叶2,肥厚,乳白色。气微,味微甘。
化学成分 含a-球朊(a-globulin),β-球朊(β-globulin),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二萜皂苷等。
药理 对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家兔整个孕、产程均有明显的缩短作用,并具有治疗难产、下胞衣作用;提取物能够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亦可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用量9~30g。
配伍应用 ①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单用,或配白茅根、桑白皮等。②热毒痈疮:单味研末,用鸡蛋清、蜂蜜或醋等调敷患处,治痈肿未溃者。
三、赤小豆和红豆有什么区别
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
红豆,又称相思豆,体积比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来做美味的红豆沙糖水。而赤小豆体积比较小,最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煮粥来吃,有利尿消除水肿的作用,非常适合产妇食用。可见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赤小豆性质平和、味甘、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6克,钙67毫克,铁5.2毫克,还有磷,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皂草甙等营养物质。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脏疲劳,对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特别有益。此豆还有“久食瘦人”的说法,对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减肥效用。
赤小豆做粥、做馅、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肿,而且可以健脾胃。而赤小豆冬瓜糖水,则是一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汤,有驱暑健脾的功效。赤小豆质地坚硬,难于煮烂,如果要与粳米同煲,则应该先把赤小豆煮烂后,才加入粳米。另外,赤小豆适合用适量的糖调味,但不宜放盐,否则不利水分的排出。
而红豆比较圆,煮完之后,红豆会变软。红豆属落叶乔木。别名:孔雀豆、相思豆、大红扁豆、相思格。红豆五味属甘酸,酸甘化阴,故能补阴血。有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的功效。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四、赤小豆的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又称红小豆、米赤豆。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赤豆又称红豆、红饭豆、朱赤豆。我国各地广泛栽培。夏、秋采摘成熟荚果,晒干,除去荚壳、杂质,收集种子备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烟酸、皂甙等成分。
[用途]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用法]煮食,煎汤或研末服。
[附方]
1,赤豆桑白皮汤:赤小豆60g,桑白皮15g。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源于《本草拾遗》。本方用赤小豆健脾利湿,而以桑白皮专于利尿消肿。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
2,茅根煮赤豆:白茅根250g,赤小豆120g。加水煮至水干,除去白茅根,将豆分数次嚼食。源于《肘后补缺方》。白茅根为凉性利尿药,其味甘甜,用以煮豆,既可增强利尿作用,又较适口,故颇为得法。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3,赤豆粥:赤小豆120g,粳米30g。加水适量,煮稀粥。分2次食。源于《妇人良方》。本方能益脾胃而通乳汁。用于妇女气血不足,乳汁不下。
4,苦酒赤豆散:赤小豆100g,用醋1茶盅,煮豆至熟,取出晒干,再入适量米酒中浸渍至酒尽,经干燥后研为细末。分3次服,每次3~6g,用米酒送服。源于《肘后方》。赤小豆等三者均能散血,醋又用止血之效,故本方有散血消肿和止血作用。用于痔疮瘀肿疼痛,大便带血。
5,赤小豆西瓜皮汤:赤小豆50克,西瓜皮50克,白茅根50克。赤小豆淘净,西瓜皮、白茅根切碎。将赤小豆、西瓜皮、白茅根放入锅中,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小时。本汤有祛淤降脂、健脾利湿之功效。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朱小豆、赤豆、红豆等。赤小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钙、磷、铁、铜等矿物质,并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营养成分。
赤小豆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尿、抗菌消炎、解除毒素等作用。
赤小豆还能增进食欲,促进胃肠消化吸收。
民间用赤小豆与红枣、桂圆同煮来补血。
赤小豆对肾脏病、心脏病所导致的水肿有很好疗效。
赤小豆因含多种B族维生素,可用作治疗脚气病的妙方,但宜少放糖。
津液枯燥、消瘦之人不宜多食赤小豆。
赤小豆宜与米同煮,使其营养相互补充,更加完全。
赤小豆有哪些作用
赤小豆除了是人们常吃的一种杂粮之外,也是一种中药材。赤小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那么赤小豆有哪些作用是我们不熟悉的呢?想要了解更多的话,不妨继续往下看看吧。
赤小豆有哪些作用1 一、赤小豆的四个作用
1、治疗痄腮
现代医学对赤小豆进行了研究,发现赤小豆治疗小儿腮腺炎的效果确实很好。每次用赤小豆大约50~70粒研成粉末,用蜂蜜和鸡蛋清调和以后贴到脸上。但要提醒的是,赤小豆很难研成粉末,需要用粉碎机粉碎。
药用的赤小豆分为两种,粒大的叫饭豆,粒小的叫赤小豆。赤小豆的效果更好一些,药用价值也更高一些。赤小豆有解毒的作用,腮腺炎或皮肤表面长疮都可以用。
2、利尿作用
赤小豆还有利尿的作用,李时珍曾经称赤小豆为“心之谷”。为什么这样说呢?赤小豆的颜色是红的,中医理论说红色入心,赤小豆入的是心和小肠两条经,赤小豆可以把心经之火经过小肠通过尿液排泄出去,所以赤小豆有清心火的作用。
赤小豆清心火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女性。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非常容易患尿道炎。此时可以尝试用赤小豆30克、扁蓄3克和瞿麦3克一起熬水喝,扁蓄和瞿麦这两味药都是清利湿热的,专门作用于尿道,对尿道炎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不过,赤小豆不容易煮烂,在熬之前可以先泡一下,这样豆子会熟得快些。
3、消水肿
水肿患者也适合用赤小豆。水肿是怎么引起的呢?中医认为,肺脾肾这三脏任何一脏有问题了,都容易引起水肿。肺为水之上源,肺如果不能疏布水液了,就容易造成水肿。脾为水的中源,水的上腾下达都要靠脾来运化,脾如果弱了,也会引起水肿。肾是水之下源,如果肾虚了,就不能利水了。
在中医里,还有两个脏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是心,一个是肾,心火不足也会引起水肿。很多老人体检什么问题也没有,但是手却时常有点肿或者小腿有点肿,这些都是因为心肾两脏虚衰引起的水肿。建议有水肿的老年人常服用赤小豆汤,可以用20克赤小豆、3枚红枣、15克枸杞子、30克山药配在一起熬汤喝。熬好以后,要放凉了再吃,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肿的症状。
4、产妇通乳良药
赤小豆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通乳。但是赤小豆通乳是有条件的,如果产妇是因为气血不足没有乳汁,用赤小豆是不行的。赤小豆只对那种气血充足,可是因为血脉不通,乳汁不能正常流出的妇女,才会有效果。比如有的女性生完孩子之后,胸部胀得很厉害,但是乳汁却出不来,就可以用赤小豆。一般用120~150克赤小豆熬成粥吃,连着吃几天,乳汁就会通畅了。
二、赤小豆的食用方法
赤小豆鲤鱼汤这个方子,原来是用来治疗水肿的,后来又应用到治肝硬化腹水。肝硬化病人晚期的时候一般都会出现腹水,这时候给病人服用赤小豆鲤鱼汤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如何做赤小豆鲤鱼汤呢?首先选择一条大鲤鱼,要用整条的。然后放入500克赤小豆,加水一起炖。如果是平时调理的话,用100克赤小豆和一条鲤鱼就可以了,吃到水肿消下去即可。
但是,赤小豆鲤鱼汤不要晚上吃,因为这个汤是利水的,如果晚上喝的话,会影响睡眠。一般来说,早晨服用是最好的,正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身体的阳气也开始升起来了,借助阳气,可以更好地把体内的水湿给祛除出去。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没病的时候不要服用赤小豆鲤鱼汤,因为中医讲的利水是属于攻邪的,攻邪的方子不能随便用,也不能长期使用,因为会损伤人体的正气。
另外,赤小豆入心经,能泻心火。所以赤小豆对心是非常有好处的。作为日常饮食,可以用赤小豆做豆沙包。我们食用的面粉中赖氨酸含量很低,赖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营养素,而赤小豆的赖氨酸含量非常高。用面把赤小豆包起来,做成豆沙包,营养摄入全面,是非常完美的搭配。
推荐几款适合夏季食用的赤小豆养生食谱
赤豆鲤鱼
原料:鲤鱼1尾(1000克以上),赤豆100克,陈皮、花椒、草果各7.5克。
做法:将鲤鱼去鳞、鳃,抠去内脏,洗净。将赤小豆、陈皮、花椒、草果洗净,塞入鱼腹,再将鱼放入沙锅,另加葱、姜、胡椒、食盐、灌入鸡汤,上笼蒸1.5小时左右,鱼熟后即可出笼,再洒上葱花,即成。
功效:有行气健胃,醒脾化湿,利水消肿,减肥的功效。
冬瓜赤豆汤
原料:冬瓜500克、赤豆40克。
做法:将冬瓜、赤豆加水两碗煮沸,用小火煨20分钟即可。
用法:不加盐或少加盐,日服2次,食瓜喝汤。
作用: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
车前子赤豆甜羹
原料:车前子200克,赤豆250克,糯米500克。
做法:车前子煎水,用车前子水煮赤小豆,至半烂,再放入糯米中,煮至糯米熟即可,加冰糖或白糖。
功效:具有健脾,滋阴,补血,利水的作用。
赤小豆有哪些作用2红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赤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干燥成熟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收获。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又称相思豆,煮熟后会变得非常柔软,而且有着不同寻常的甜味,风味相当强。红豆原产于中国,是一种一年生灌木的种子,由于具有医疗效用,所以在远东一带颇受重视,数千年来一直将它加入米饭及汤里食用。也由于它们的甜度,所以红豆在东方甜食里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红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红豆不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中医学认为,红豆气味甘、酸、平、无毒,有化湿补脾之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适合,在食疗中常被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及消暑、解热毒、健胃等多种用途。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2、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蛇咬伤者,忌食百日。
注意事项
鲤鱼与红豆同煮,两者均能利水消肿,在用于治疗肾炎水肿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为利水功能太强,正常人应避免同时食用二者,尽量隔几个小时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体质不同而异。
用法用量
赤小豆宜与其他谷类食品混合食用,一般制成豆沙包,豆饭或豆粥,是科学的食用方法。
红豆的功效:
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养生也是护肤的重要的一部分,外调加上内养,才能造就一个水灵灵的女人。
红豆在传统医学上,主要应用于行水——去水肿、利气——去脚气、健脾,如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红豆与扁豆、薏仁同煮,可治疗腹泻。另外,红豆还可与中药同用,如红豆配连翘和当归煎汤,可治疗肝脓肿;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汤,可治疗肠痛等。
中医专家认为,红豆具有消肿、轻身的功效。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患者食用。夏季天气闷热,有些人会出现水肿的现象,这个时候喝些红豆汤,对于水肿有着非常好的食疗功效。如果能在刚出现水肿的时候喝红豆汤来调治,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水肿的减退,再连服8天左右,就可以使水肿现象完全消失。
红豆的作用:
1、红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
2、红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3、红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赤小豆又名赤豆、红饭豆、饭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脾、小肠经,具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调经通乳、退黄补血之功。多用于治疗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产后恶露不净、乳汁不通、腮腺炎、痢痰、痔疮等。
现代研究表明,赤小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植物甾醇、三萜皂苷、维生素A、B1、B2 及钙、磷、铁等成分。
药理作用:赤小豆含有的皂角苷可刺激肠道,有良好的通便、利尿作用,还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调血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减肥的作用;赤小豆富含叶酸,产妇、哺乳期妇女多吃有催乳的功效;维生素B1含量丰富,能使糖分更容易分解燃烧,具有预防肥胖的效果;赤小豆含有的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赤小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佳品,在民间具有很久的应用 历史 。如治乳汁不通,取赤小豆250g,加水煎汤代茶饮,或加粳米煮粥食用。治流行性腮腺炎,取赤小豆适量,研细末,以温水或蛋清、蜂蜜等调敷患处。治脚气水肿,可制作赤小豆煨鲤鱼,或一同煲汤作为食疗方。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赤小豆在我们这边称为「红小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药,有多方面的功效。
农村每到秋天的时候,到处忙碌碌,丰收的季节里,除了玉米,稻谷和黄豆之外,别忘了赤小豆。赤小豆和我们平时吃的红豆,有些许不同,整体上还是差不多的,赤小豆中的「小」就说明了问题,红豆相对而言要大一些,较粗大。
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
在中药学里,赤小豆一般被归类到利水类的中药,主要是针对水肿这方面的问题,作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等。而解毒排脓的功效,可以应用于疮痈,肠痈的方面的各种毛病,但是阴虚津伤者慎服。
想要把赤小豆的功效发挥出来,就需要科学化的采收,采收标准就是成熟时期,还没开裂时采收,就像决明子一样晒上那么一段时间,大多数赤小豆在摇动时能听到碰撞的声音,就该打下种子了。为保证质量好,得到的赤小豆还需要晒干,变硬即可。
我在工作时,倒是摸过赤小豆,和红豆分不开来,接触时间久了,就熟悉其区别了。赤小豆可是一种好药材,而且有一定的食用价值,愿我的分享对您有一定的帮助,觉得有用的话不妨点赞,收藏起来,或是分享给更多的人。
赤小豆又叫赤豆,如果没有听过,红豆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赤小豆与红豆外形相似有些细长,赤小豆对人体有很多功效,而且有些时候还被拿来药用,那赤小豆到底有什么功效呢?
1.缓解水肿 赤小豆有利湿消肿的作用。可以缓解体内运化力不足引起的腿肿、手肿。另外赤小豆对于心脏性、肾脏性水肿,脚气病浮肿,肝硬化腹水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而且红小豆配白茅根食用,在增强利水消肿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的作用。
2.调节血压,血脂与血糖赤小豆在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的方面也有很好的功效,对于降三高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以改善微循环,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通肠胃赤小豆中有很多的植物纤维,会起到增加粪便体积的作用,能促进肠道蠕动,能够防治便秘。
4.解毒红小豆中含有很多可以治疗便秘的纤维,及促进利尿作用的钾。这两种物质都可以将胆固醇及盐分等物质排出体外,所以可以说是有“解毒”的效果。
5.催乳 赤小豆中含有叶酸,适合产后乳汁分泌较少的产妇食用,有催乳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的是,赤小豆也有禁忌人群,形瘦体虚及久病者忌食;内热火旺,津血枯燥消瘦,尿多者忌食。
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具有良好的利尿的作用。同时赤小豆含丰富的叶酸有补血气,生乳作用。
中国药典中的介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收载了赤小豆这个中药, 它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制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它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 /3 ,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
药理作用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 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主要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每次使用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现代研究表明, 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钙、磷、三萜皂苷等,具有有抗菌、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点击右上角关注~ 获取更多医学相关知识,让你在医学的道路上少走冤枉路!
1、利尿消肿。赤小豆中含有一些利尿消肿的成分,所以说对于一些由于人体运化不足而导致的一些水肿现象,赤小豆都能够药到病除,比如说手肿,腿肿或者由其他病导致的水肿,都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2、润肠通便。很多人不知道赤小豆其实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赤小豆有这种作用的原因是因为它里边含有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我们都知道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消化的作用,这样就对于一些有便秘问题的人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也可以起到减肥瘦身的效果,这一点是爱美女性非常关注的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