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鼻子下面红血丝怎么办,,,鼻子下面红血丝的治疗办法

时间: 2023-07-19 06:36:14

一、鼻子下面红血丝的原因

自身的原因

1、短暂的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面部潮红,过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但如果长时间反复出现就可能形成持续性两颊泛红。长期持续的毛细血管扩张就会出现红血丝,你可以看到脸颊,特别是鼻翼两侧有树枝状的红血丝,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的结果,有时透过皮肤可看到扩张的小血管呈树枝状,由于局部皮脂腺分泌旺盛,鼻子显得又红又亮。病情进一步发展,皮肤可增生肥厚,甚至长出皮疹或小脓疮,外观粗糙不平形成“酒渣鼻”。

其他原因

1、鼻子毛细血管扩张的原因非常复杂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毛囊虫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嗜酒,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消化,内分泌障等也可会诱发鼻子毛细血管扩张。

2、另外,长期的精神紧张,胃肠功能紊乱,吸烟、酗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也会诱发 鼻子毛细血管扩张。

3、引起酒渣鼻的主要因素是毛囊螨虫感染,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的皮脂腺分泌又会加重螨虫的生长,恶性循环导致鼻部皮肤变厚变硬,鼻子毛细血管扩张持续,症状继续加重。

二、鼻子下面红血丝的检查诊断

表现症状

1、鼻子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症状为:鼻翼两侧出现明显血丝。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鼻部的慢性炎症性皮损,多发生在中年男性。通常表现为外鼻皮肤发红,但以鼻尖最为显著。鼻子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的,有时透过皮肤就可以看到扩张的小血管呈树枝状,由于局部皮脂腺分泌旺盛,鼻子显得又红又亮。病情进一步发展,皮肤可增生肥厚,甚至长出皮疹或小脓疮,外观粗糙不平形成“酒渣鼻”。

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肺原性心脏病病人等,由于左心肥大,静脉血压增高,可导致鼻腔黏膜静脉曲张出血。若胸腔与纵隔发生肿瘤,因压迫心脏,也可导致静脉压升高和鼻腔静脉出血。

3、肝硬变、慢性肾炎或风湿热等慢性疾病,常引起凝血障碍或小血管损伤,可引起鼻出血。

4、鼻外伤:鼻中隔黏膜很薄,血管丰富,一旦遭受外伤,极易发生出血,挖鼻过重、剧烈喷嚏或用力擤鼻等,也皆可成为发生鼻外伤的原因,此外,鼻腔异物与鼻中隔偏曲等也可引致鼻出血。

5、鼻肿瘤:鼻窦或鼻咽部的肿瘤多富有新生血管,易于出血,肿瘤压迫临近组织,使之破坏还可能继发感染,可引起出血,鼻窦或鼻咽的癌症常表现为涕中带血,而鼻咽血管纤维瘤则可反复大量出血。

6、鼻部炎症: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均可引起鼻血管扩张或鼻黏膜糜烂,以致出血

三、鼻子下面红血丝的解决措施

1、给身体降降火

当有人喊:“着火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想绝大部分人的想法是“灭火”。同样,当我们的身体有火的时候,我们也要给我们的身体降降火。我们可以去药店买一些下火药,也可以吃一些下火的食物,更可用物理疗法用毛巾冷敷一下。

2、如果有出血的情况应止血

情况轻的时候,鼻子多表现为血丝,严重的时候会出血。如果有出血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先止血,把血止住以后,在根据情况喝点下火药或者消炎药。

3、经常抠鼻子出现的血丝

鼻腔分泌的粘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鼻涕,他对我们的鼻子有湿润保护的作用。如果经常抠鼻子,会破坏这层保护黏膜,而致使鼻子得不到湿润,鼻腔干燥,而出现鼻孔出现血丝或者出血的情况。所以,我们平时要少扣鼻子,以减少对这层保护膜的损坏。

4、环境引起的干燥性鼻炎

给自己所在的环境用加湿器加加湿,让空气湿润一下。平常饮食多补充 鱼肝油 维生素B2。太干燥的话尝试使用鼻油。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变成 慢性干燥性鼻炎的。

5、平时加强水分的摄入

在天气干燥,熬夜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水分的摄入。只有加强水分的摄入,我们的身体才不至于缺水,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才会湿润,鼻子才能够得到滋养,才不会出现鼻子有血丝的情况发生。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少熬夜,少抠鼻子,多喝水,辛辣食物少吃等等,以防伤及阴液。平时要注意对鼻腔的保护,天冷鼻子易于受刺激,可以带个口罩减少冷空气对鼻子的刺激。

四、鼻子下面红血丝应注意哪些地方

注意事项

1、治疗红血丝期间,不得用力按摩或挤压面部红血丝患处,更不得做热喷和超声波导入,否则,可能会引发皮下出血等严重后果。

2、有条件者可在冷喷(或冰敷)后再用祛红搭档红血丝精油涂抹在患处,注意:一定待脸上水分挥发以后才能涂抹祛红血丝精华素!早晚各一次,症状严重者最多可以一天使用三次。

3、在治疗期间,特别注意要有很好的防晒措施,尽量避免强冷空气的刺激,远离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加强对皮肤的保护;如有表皮发干现象,请配合优质补水面膜或补水喷雾使用,情况很快改善。

4、对于血管神经性紊乱者,应当积极加强锻炼,提高血管对外界刺激的耐受能力,可以常洗冷水澡、桑拿浴,也可以用热毛巾和冷毛巾交替敷面,先热后冷,如此锻炼皮肤,使皮肤恢复对温度的快速反应。

5、女性注意使月经通畅,调节内分泌平衡。合理饮食,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防治便秘,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防止血液集中到头面部形成淤血。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