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出虚汗的中医调养方法,出虚汗的饮食调理方法

时间: 2023-07-19 07:18:56

一、出虚汗的原因有哪些

一、表虚邪侵

表虚之体,肌腠疏松,偶感风邪,留恋不去,以致营卫失调,卫外失司而 自汗。

二、肺脾气虚

病后体虚,或禀赋不足,肺脾气弱,则 肌腠疏松,皮毛不同,而致自汗。

三、心脾血虚

思虑太过,或血证日久,心血暗耗,以致津液不藏,引起自汗或盗汗.

四、 阴虚火旺

起居不慎,烦劳过度,精亏血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t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五、邪热郁蒸

情志不舒,肝气怫郁而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脾失健运,湿浊中阻,日久化热。邪热郁蒸,津液外泄顽致自汗或盗汗。

一概来说,自汗属气虚不固,责之于肺脾气虚或营卫失和,盗汗属心液不藏,责之于阴虚火动或心脾两亏。邪热燕追,津液外泄,则属实证。但病程久或病情重者,可出现由实转虚和虚实错杂的情况。

二、出虚汗患者生活中怎么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如属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 上得到恢复 。虚汗多的人,还可多吃点山药,山药具有补肺、健脾作用,还能益肾填精,治诸虚百损。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 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三、出虚汗的中医调养方法

肺虚自汗,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煎水服,每日2次

阴虚盗汗,天门冬、麦冬各10克,泡茶喝即可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的出汗,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就可以了,而虚汗出多了则会浑身乏力,手脚心烦热,怕风易感冒。

虚汗最常见的是肺虚自汗和阴虚盗汗。

肺虚自汗的表现是汗出怕风,易患感冒。

取中药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煎水服,每日2次。也可以选择服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这种药里含有益气固表的黄芪、祛风解表的防风和健脾补气的白术,吃十几天后效果就很明显。此外,还可服用虚汗停,不过它更适用于久病体虚的人、体质弱的人和老年人。

阴虚盗汗,汗会不自觉地出来,还会手脚心发热,口干,小便少,心情烦躁。这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能自制,导致汗液越出体外。治盗汗,先服用虚汗停,再取天门冬、麦冬各10克,泡茶喝即可。

四、出虚汗的饮食调理方法

1、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枚。黄芪和红枣加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补虚、补气、止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虚汗。

2、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3、麦枣糯米粥

小麦60克,红枣15克,糯米15克。将小麦、红枣、糯米分别洗净,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每日一次,连服5~7天。补脾和胃、敛汗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出虚汗等症。

4、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5、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出虚汗患者。

6、泥鳅汤

泥鳅100克左右。泥鳅用温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肠洗净,用油煎至黄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钟,盐调味,一天内分次吃完。(幼儿可饮汤不吃泥鳅)。连吃3-5天。此方有补虚、暖脾胃、止虚汗之功效。

7、黑豆桂圆大枣汤

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将上述材料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补血、安神、健脾、补肾、益阴,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