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中暑头晕恶心怎么办_,找准方法合理应对

时间: 2023-07-19 08:32:25

一、中暑的表现及其急救措施

中暑一般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类型。

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

轻症中暑较先兆中暑重,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升高到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出现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博细快等;

重症中暑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0℃基至更高,突然昏仆倒地,神志不清,手足痉挛,皮肤干燥无汗或大汗淋漓,血压骤降,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重视对中暑的急救处理。

中暑急救要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立即将病人扶到或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最好是空调的房间内。

第二,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上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帮助其散热降温。昏迷呕吐者,要让其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的假牙,慎防呕吐特误吸引起窒息。

第三,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腋下、肘窝、月国窝,以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博动处,以尽快冷却体温,使其降至此38℃以下。

第四,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给其饮服绿豆汤、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解暑。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还可给服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最后,要提醒注意的是,对于重症中暑病人,除应速将其抬至阴凉处,就地抢救外,要立即拨打120电话,尽早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千万不能拖延贻误。

二、中暑后的四大禁忌

①过量饮水:中暑后须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会更加大汗淋漓,反而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这是极其不可取的。严重时会引起抽风现象。如此便得不偿失。正确的方法应是少量多次,凉开水为宜,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②过量进食:不能吃油腻腥味的食物,过多地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所以应尽量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东西,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③偏食辣椒:夏季阳浮于外、阴液不足,而辛辣燥热的食物只会助热却阳,而且它还使你的肌肤上蹦出几颗不小疙瘩。因而,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

④冷食伤身:身体干渴的时候,冷饮和瓜果类食物常让人爱不释口,但中暑后这两样东西也不能多吃,凉性食品会损伤你的脾阳。

三、中暑应该吃什么好呢

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解毒、润肠。宜于肠燥便秘。

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欧洲人因它能解除忧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而且香蕉还是女孩子们钟爱的减肥佳果。香蕉营养高、热量低,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又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同时膳食纤维也多。从营养角度看,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因此不宜多吃,容易发胖)而从中医学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但脾虚泄泻者却不宜。

西瓜:味甘、性寒,归心、胃、膀胱经。

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

芹菜:味甘苦、性凉,归肝、胃经。

可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白菜:味甘、性平,归肠、胃经。

可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大白菜适合所有人食用。更适宜于慢性习惯性便秘,伤风感冒,肺热咳嗽,咽喉发炎,腹胀及发热之人食用。用大白菜叶贴脸可减少右部的粉刺生长。腹泻者尽量避免食用白菜。

四、中暑后的日常保养

保持生活规律

生活习惯就是健康绿色地去生活,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街边烧烤,少吃特别辣的,多吃水果,每天都保持晚上10点30睡觉。早上会自然醒来很精神。

每天适当锻炼运动

每天饭后都会散步或走动一下,帮助消化。然后每周至少有三四天每天专门抽出时间去运动1小时左右(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且能坚持下来。

多喝水

虽然一整个夜晚我们都在睡梦中没有活动,但是身体的各项机能还在持续活动中,也会消耗能量,也需要水分的,所以睡觉前可以喝杯温水,但注意别喝得太多,免得半夜想上厕所,影响睡眠质量。早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水,防止血液粘稠,但别喝冷水,对胃不好。在白天要尽量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饮食需清淡

平常应该多吃些红枣、桂圆、红豆、薏米之类的,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可以祛湿防便秘。平常可以熬点红豆薏米粥之类的当早餐,或是炖点桂圆乌鸡汤来喝,对调节身体都是很有帮助的,能改善气色。少吃些重口味的食物,少喝酒,多吃青菜水果。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