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失眠会带来哪些危害
1、首先,经常失眠的患者才智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为什么呢?一般睡眠好,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和营养补给,发育良好,大脑也就会变得发达,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人也就变得聪明了。而相反的话,人的记忆力就会衰退,脑神经也会产生相对的障碍。
2、长期失眠还会对我们的寿命有影响。由于我们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其是人生命中个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有可足够的睡眠时间后,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去进行生命活动及其他社会运动。因此,睡眠好的人相对而言也会长寿。如果七天不睡觉,那么也会导致出现死亡现象。
3、长期失眠的危害还包括会导致我们的精力不足。我们只有有很好的睡眠,才能有充沛的精力。睡眠可以使人体全身心放松,这时人的呼吸会随之平稳,心率也得到调整,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开始休息,但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并没有停止,这样就可以确保脑组织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为第二天的活动储存力量。如果长期失眠,这能量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储存。
二、长期失眠的人可以食用桂圆改善
一、桂圆——第一补脑的灵丹
《易经》中第一补脑的灵丹,每当疲劳、熬夜、用脑过度时,我立即煮一碗桂圆水喝,或者剥2、30颗干桂圆吃,这样,脑子立即就能恢复清醒,仿佛碧蓝的天回到了身体里一样。
二、吃桂圆能根除头晕、头胀、头痛
经常头晕、头胀、头痛的好方法,你可能想象不到吧,治头部不适的灵丹,竟然是——桂圆。
一斤干桂圆,取30颗,剥去外壳,把桂圆肉(带核的)加水煮,水开后继续煮20分钟,然后把桂圆水倒出,放温后喝下。不到2个小时,人就觉得特别神清气爽。
每当您疲劳、熬夜、用脑过度时,就立即煮一碗桂圆水喝,或者剥2、30颗干桂圆吃,这样,脑子马上就能恢复清醒,仿佛碧蓝的天回到了身体里一样。
三、桂圆能治长期失眠、高度近视,还能提高人的智力
长期失眠就像一个炸弹一样,让人痛不欲生。桂圆补心养脾,所以对睡眠有很大的帮助。
桂圆又名龙眼。据民间传说,很像龙的眼睛。但不管是否真的像龙的眼睛,桂圆对眼睛确实有好处。
建议有近视眼的朋友不妨经常喝用桂园核、桂圆肉、枸杞一起煮的汤,这种汤,对眼睛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三、针灸对于长期失眠的治疗效果
西医治疗失眠症时往往利用镇静催眠药物,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诸多的不良反应,可能损害肝、肾功能,长期服用还可能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不宜长用。相比之下,中医治失眠在这一方面优势明显。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在明显改善睡眠状况的同时还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以下对失眠症的治疗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综合疗法,博采众中医疗法之长,治疗更是安全有效。
中医在临床上用针刺相应的脏腑经络之原穴、背俞穴治疗不寐症。治疗时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安眠穴为基础方。胃不和则不眠者加胃俞、脾俞、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肝俞、太冲;心肾不交者,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除肝火上扰用泻法外,其余多用平补平泻法及补法。经过3天针灸后,患者睡眠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顽固性失眠,中医主穴选用印堂用滞针法,虚证加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实证加肝俞、丰隆、行间。用常规针刺手法。此外,还有利用针刺风池穴,疗效都十分显着。穴位针灸与中药相配合。
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就可利用番泻叶泡水当茶饮外加针灸进行治疗。针刺取风池、百会、印堂、太阳、肝俞、头维、合谷、行间等穴,用泻法;
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时,可在服用黄连温胆汤的同时针刺中脘、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可饮黄连阿胶汤同时针刺神门、内关、三阴交、太溪等穴。
四、穴位按摩改善长期失眠的现象
1、安眠穴
位置:安眠穴在颈部,风池与翳风连线的中点。在家取穴时可以取坐位,头略低,耳后有两个大筋的凹陷处或枕骨下凹陷处即是。翳风在耳垂的后方。
按揉方法:按揉前可以结合头部的左右侧弯各3次拉伸经络后,用同侧食指按揉同侧安眠穴,由轻到重,至指压处产生酸麻重胀感为佳。左右交换,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2、神门穴
位置: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原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有安定心神的作用。
按揉方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各50次,以按揉时不感到酸痛为佳。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3、神庭穴
位置: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按揉方法:拇指指腹按揉50次。每天睡前按揉数次。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眼睑的开合主要由阴阳跷脉负责,阴跷脉起于足踝内侧的照海穴,阳跷脉起于足踝外侧的申脉穴,因此适当按揉这两个穴位对改善失眠有较大的帮助。
4、申脉穴
位置: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脉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失眠。
5、照海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照海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失眠。
穴位治失眠的方法
穴位治失眠的方法,良好的睡眠对人们白天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很多人会因各种原因而失眠,失眠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了解穴位治失眠的方法。
穴位治失眠的方法1治疗失眠,单独灸百会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做一做。先将百会周围的头发分开,让头皮露出来,然后将艾条点燃,置于离头皮2厘米左右处温和灸,以头皮感觉到温热为度。如果感觉有点儿烫可以将艾条移远一点儿。每天晚上灸15分钟左右,有利于入睡。这个方法对妇女产后失眠效果尤其好,患产后失眠的人,使用这个方法,每天灸1次,一般连续灸四五天就能治愈失眠问题。
安眠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擅治失眠之证,看名字就知道。安眠是经外奇穴,在项部,翳风与风池之间。取穴的时候,先找到耳垂后下方的凹陷处的翳风,再找到项部大筋外侧缘的风池,用手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线的中点就是安眠。
这4个穴位是治疗失眠的基本穴位,自我治疗,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分别对它们各按摩3~5分钟,每天1~2次。用艾灸的效果更好,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0~20分钟,可以睡前灸,这个方法对入睡困难的人效果尤其好。
上述4个穴位大约相当于人体里的安眠药,用它们治疗失眠,主要是治标,要想从彻底解决失眠的问题,还应该结合上文我们说的失眠的几种病因,在用上述4个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几个“治病根”的'穴位。如果是心脾两虚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心俞、脾俞、三阴交3个穴位;如果是肾阴虚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太溪、太冲、涌泉3个穴位;如果是肝火旺盛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行间、太冲、风池3个穴位;如果是脾胃不和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中脘、丰隆、内庭3个穴位。这些穴位使用的方法也很简单,可以分别按摩3~5分钟,或者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治病要标本兼治,唯有解决了诱发失眠的原因,才能彻底解决失眠问题。
当自己的失眠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上面我们介绍的这些方法来给自己对症的治疗,同时还要记得在治疗失眠的时候让自己从自己的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中来改善,失眠很多时候其实都跟原因有关系,如果晚上老是看手机,那么也会失眠,长期熬夜的话也会失眠,将这些症状改善好了之后就可以治疗失眠的现象了。
穴位治失眠的方法2 按摩头部治失眠有什么方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用指尖折起来用来敲击头部,找到适合自己的力道,然后敲击,一排排的敲。
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5、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这也是一种中医按摩调理的方法,在调理失眠的时候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有失眠的情况后,我们也要注意心情的调理,特别是在平时的时候也要适当的进行运动,睡前也可以热水泡脚。
穴位治失眠的方法3 艾叶泡脚治失眠方法有什么
1、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就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数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但要停掉所有寒凉的食物,不要再让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
艾叶泡脚
2、艾叶泡脚具有驱寒作用,我们每天回家洗脚或洗澡的时候,会感到浑身舒服,为什么呢?因为,热水泡脚本来就能促进血液流动,加速血液循环,赶走体内的寒气。并且,艾叶能够调理阴阳,疏通十二经络。这样经络就通畅了,气血也就跟着通畅了。
有的人看到用艾叶泡脚有这么多的好处,就经常用艾叶泡脚,有的人几乎每天泡,这样就过了。因为用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等。
这一套艾叶泡脚治失眠的方法不仅仅可以去掉人体当了严寒,又可以调理气血对于内分泌紊乱有着非常好的功效,与此同时,艾叶还可以去掉人身体当中的热气和寒气,让身体不再感觉到炎热烦躁。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通常都会感觉到自己失眠睡不好,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想要采取一系列针灸的做法,能够让他们达到一个非常好的睡眠状态。而且这个时候会发现,如果他们真的是失眠睡不好的话,的确是能够用针灸的方式让他们自己睡得更好的。这个时候也对于他们的健康来说有一个推进作用,不让他们自己面临着失眠这样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想去采取针灸治疗的话,就可以用这样的一个电针刺激我们的头部的血管。
可以进行电击
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血管的话也是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在这样的一个针刺到我们血管的时候,能够帮助我们自己的血管能够血液流通,而且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也是能够达到一个更加健康的状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感觉到,针灸的确是能够降低我们大脑皮层的一个兴奋性的。而且对于我们自己的大脑皮层来说,也是能够起到一定镇静的作用,让我们自己夜晚的时候,大脑皮层不那么活跃。
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健康
而且也能够促进我们自己的睡眠更加的好。它就是可以去刺激我们自己的一些百会穴这样的一些地方。对于这样的一些血管来说,的确是能够帮助我们自己来得到一定健康的标准的,并且对于这样的一些血管来说,的确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在针灸这样的一些血管之后,的确让一些他们感觉到自己夜晚睡得更加安心,而且对于自己来说也是能够得到一定健康。
还有就是我们在刺激我们的四肢穴位的时候,通常都能够去刺激我们的太冲,足三里这样的一些穴位。能够帮助我们自己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能够疏通我们的经络。对于我们自己的阴阳来说也是能够得到一定的调理的,所以这样的话也能够帮助我们自己的机体进入放松的状态,从而进入睡眠。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失眠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失眠过,而针灸治疗失眠是许多患者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通常做完针灸,失眠的症状会很大的得到缓解,下面一起来看看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吧。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1 部分操作方法具体如下:
皮肤针
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耳穴压丸
取穴: 常用穴:心、缘中、神门。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刺血
常用穴:阿是穴。备用穴:内中魁。
操作: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大家详细的做了介绍,相关的穴位也一一仔细说明。不过建议大家尽管了解了相关的内容,也不可随意的在家里针灸治疗。有条件的朋友最好是按着治疗疗程前往中医医院进行针灸,另外睡前喝杯牛奶也可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2常用的针灸治失眠的方法有针刺治疗、耳穴压豆、隔药物灸、药物贴敷等。针刺治疗主要是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取相应的脏腑以及相关脏腑的背俞穴,配合特定的治疗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耳穴压豆除了可以运用中医理论选取穴位外,还可以根据西医学的'全息理论选取部位压豆;隔药物灸及药物贴敷均是结合了俞穴及药物的治疗作用。除此之外,常配以电针、红外线照射等辅助方法。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约需40分钟左右,失眠较为严重的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每日治疗一次或隔日治疗一次均可取效。
针灸治疗失眠的独特性:
1、针灸是医疗。医生要辨证各人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
2、针灸可以根治失眠。
3、针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它卓著的疗效,无副作用而闻名于世,流传千古。特别对某些药物疗效不好的病,症,有独特之处。现已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失眠食疗方
1、玫瑰花粥
原料:玫瑰花、橘皮、大米各适量。
方法:加适量清水熬成粥即可。
2、山药酸枣仁粥
原料:山药、酸枣仁、糯米各适量。
方法:酸枣仁捣碎先煮,加入山药和糯米煮粥。还可以加龙眼肉、大枣、核桃仁等。
3、枸杞地黄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30g(捣碎),地黄30g,枸杞30g。
方法:以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掉药渣,用药汁煮粳米,粥熟即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