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自赤石脂和血余炭看胃糜愈安汤

时间: 2023-07-20 08:49:44

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集野生瓜果,生食动物血肉为生,腥臊、恶臭充斥腹胃,经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当时的统治者神农氏为“宣药疗疾”,使疾病有治,一个人行遍三湘大地,以身涉险,尝遍百草。

神农氏在遍尝百草的过程中,将其中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药材记录下来,传给后人。据说,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经典之作《神农本草经》,就是以此为宗,发展而来的。

在《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众多药材中,有两种药材的药效尤为显著,这就是赤石脂和血余炭。

赤石脂

赤石脂,别名红土,性味甘、涩、酸、温。主要产于岩石的风化壳和粘土层中,为不规则的块状集合体,表面局部平坦,全体则凹凸不平。

赤石脂多呈浅红色、红色、紫红色状,也有红白相间花纹状,整体不透明,较轻,质软,断面平坦,有蜡样光泽,吸水力强,舌舔则粘舌,嚼之无沙粒感。《药性论》中说其可“补五脏虚乏”,《本草纲目》中则认为其有“补心血,生肌肉,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的疗效。

赤石脂有两大功效。一是止泻。赤石脂中含有大量硅酸铝成分,口服可有效吸收胃中的毒物,如磷、汞、细菌毒素、异常发酵产物及炎性渗出物等,同时还能覆盖胃黏膜,减少胃肠道所受的刺激,进而止泻。二是止血。实验表明,使用含有赤石脂成分的药物内服或者外敷,都能大大缩短凝血时间以及出血时间。

血余炭

血余炭,别名人发炭,主要成分是一种优质蛋白,性苦、微温。《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血余炭“能化瘀血、生新血,使血管流通最有斯效”。

《本草纲目》谓之曰“发者血之余,……故方家呼发为血余”,由此可知血余炭是由人的头发炮制而来的。它的具体制作步骤是先用硷水、肥皂水以及清水将头发洗净,晒干,然后放在铁锅内,填满压紧,上盖瓦盆,湿泥封口,慢火煅之,最后去杂,晒干,捣碎,就得到药用的血余炭了。

制作好的血余炭呈大小不规则的块状,色乌黑而光亮,表面较平坦但有多数小孔,状似海绵,折断面则成蜂窝状,质松,易碎,以火烧之则有焦臭气。

血余炭也有两大功效。一是止血。血余炭用作水煎汤剂或提取液内服,有促内源性系统凝血的功能,诱发血小板聚集,加速血凝,明显缩短肠胃出血的时间。二是抗菌。血余炭水煎汤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消炎杀菌。

赤石脂+血余炭

由上述可知,赤石脂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收口的作用,血余炭则有和血生血、厚肠防腐、通利小便的效果。两种药材,一敛一散,赤石脂以敛为主,血余炭以利为要,两相配合之下,可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目的。若赤石脂和血余炭组合用在肠胃糜烂、出血等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优秀的苗医、中医已经将这一组合应用在相关治疗中,典型的如胃糜愈安汤。胃糜愈安汤是一款苗药水煎汤剂,专用于治疗以呕血、吐血为主要症状的糜烂性胃炎。其主要组成材料除了赤石脂和血余炭,还包括白芍、甘草、车前草、旱莲草等多种天然野生药材,配以苗族特有的药物提炼方法,从而养治结合的治疗糜烂性胃炎疾病。

胃糜愈安汤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是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我国古代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仍然是相当宝贵。我们应当珍视这个伟大宝库,努力发掘出它更多的价值。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