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

手脚冰凉怎么办,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时间: 2023-07-20 09:12:23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一到冬天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专家提醒,手脚冰凉除了可因雷诺氏病、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引起外,主要是因为冬天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外界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等部位的末稍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如能注意保暖、多吃温补食物、多泡脚、多运动、多晒太阳,就能有效破解手脚冰凉的问题。

手脚冰凉常见三大原因

原因一:经络不畅

冬季手脚冰凉多是由经络不通畅所致。这里所说的经络不通畅,不同年龄的人群导致的原因不同。老年人手脚冰凉的原因可能是心脏、肾脏功能衰退,导致动力不足;而对于年轻人来讲,压力过大、情绪不好、生活习惯不良或者是末梢循环不好等都可能造成经络不通畅,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原因二:阳虚体质

大多数人手脚冰凉是阳虚体质所致。如果在添加保暖衣物之后,手脚仍然感觉寒意,就应该注意自己是否出现了中医所说的阳虚体质。阳虚也称为虚寒,顾名思义,指人体的阳气不足,多为脾肾阳虚。

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至手脚等肢体躯干的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因此,缓解手脚冰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调理身体、补阳气。

原因三:气血两虚、脾阳不振、肝气郁结

除了阳虚之外,根据症状不同,中医认为手脚冰凉还可能是由于一些虚症或实症造成的。虚症,如气血两虚、脾阳不振和脾肾阳虚都可能引发手脚冰凉,而且不分季节地出现。实症,则有可能是人体感受寒邪导致气血淤积或肝气郁结所致。寒邪导致的气血淤积,在受凉时四肢冰凉,颜色青紫,严重时甚至会觉得疼痛。如果出现肝气郁结,平常情绪不稳、心情抑郁时会出现手足不温,心情平复后症状可消失。

怎样破解手脚冰凉

衣:防寒保暖

冬天天气寒冷,一定要注意加强保暖,尤其是脚和腿的保暖。天冷的时候外出时,最好将各种保暖措施,如外套、帽子、手套、围巾等都穿戴齐全,避免身体受凉。同时,女生平时不要穿太紧的衣服,以防因紧缚阻碍血液循环,进而加重手凉脚凉的情况。

食:多吃温补食物

冬季多进食温性的东西、夏季不要贪凉喜冷是首要原则,因为夏季吃冷饮非常容易损伤阳气。另外,冬季可在一些菜品和汤品里放些姜片以驱寒、补阳气。此外,气血不足的人可以多食用大枣、肉桂、黄芪、当归等药膳来补养气血,也可以用来泡水喝。

如果阳虚引起的腹泻、胃寒等症状比较明显,很难改善,最好口服些中药补阳气。

泡:多用热水泡手泡脚

热水泡手脚是调理手脚冰凉的好方法。冬季用热水泡脚是补充阳气的好办法,泡脚水温度以使脚面红润为宜。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泡脚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也可以在水里加些生姜或者干姜,让热力从脚底涌泉穴循经上行来补养阳气。如果同时口服药膳补阳气,那么煎药后剩下的药渣也不要扔,可以再煮一锅热水用来泡脚。

动:加强运动多锻炼

加强运动能调动阳气、补充阳气,从而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抵抗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段时间里如果经常运动,身体很快就能驱走寒气。这是因为运动能调动身体里的阳气,而缺乏运动的人体内缺少阳气而抵抗力较差。

久坐办公的上班族平日缺乏运动,不妨一早起来就热热身,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这样一整天都不容易发冷。建议多做些有氧运动(如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能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使血液循环畅通,促进新陈代谢,缓解末梢循环差的情况,有助于缓解手脚冰凉。但要提醒的是,切不可运动过度,锻炼时以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出汗过多,有可能会使阳气发泄过度,起到相反的作用。

晒:多晒太阳

针对阳气衰弱引起的手脚冰凉,平时可多晒晒太阳。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天气寒冷时晒晒后背,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上午10点至11点晒太阳最好,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较弱。

推荐三款养生靓汤

暖身防寒

1.三红汤

材料:红豆250克,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

做法:把红豆洗净,挑出杂质,浸泡两小时。红枣洗净,去核。锅中放入红枣、红豆,加入600毫升左右的水,倒入红糖。大火煮开,保持沸腾状态约半分钟左右,香味散出开小火。焖到红豆熟烂,就可以喝了。

功效:红豆性平,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女性尤其适合吃红豆,因为其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红糖性温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红枣富含钙和铁,是补铁补血的不错选择。这三类食物相互配合,能增加铁的摄入,提高身体耐寒能力。需要提醒的是,三红汤含糖量较高,不适合糖尿病人喝,腹胀、体质燥热的人也不适合饮用。

2.黄芪当归生姜羊肉粥

材料:黄芪30克,当归20克,生姜10克,生羊肉250克,粳米80克,陈皮丝5克。

做法:黄芪、当归先煮20~30分钟,将药渣捞去,留汁炖羊肉,待羊肉炖烂后,放入生姜、陈皮丝、粳米煮30~50分钟,即可食用。

3.大枣姜汤

材料: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

做法: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

功效: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促进气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手脚自然就温暖起来了。

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应怎样调理?

您好!

手脚冰凉从中医角度来讲主要是阳气不足引起的。

手脚冰凉,中医称手脚厥逆,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或郁滞不通,从而不能布达四肢所致。这种现象常发生在20-30对的年轻女性身上,由于她们平日里不注意保暖,加之过食寒凉、缺乏运动,导致手脚冰凉症状。如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失眠、心悸、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等。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阳气不足,手脚冰凉更为普遍。

当然,以上的症状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调节的。首先,要注意保暖,保暖是调节的重点,要根据天气情况增添衣服,特别是注意对腿、脚的保暖。其次,要少食寒凉食物,多吃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品,如:牛羊肉、辣椒、葱、蒜等,还可用莲子、桂圆、山药、薏米等熬粥食用。第三,要配合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除此之外,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很重要。对于个别情况较严重者,最好还是请医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药物治疗。

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怎么办?老中医告诉你驱寒经方,助你“升温”

“身体肢冷、怕寒喜暖”,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属于寒证,应该使用温热药治疗。但是还有一种症状热盛于内,选用清热凉血药物进行治疗。

周某,入夜身冷、手足凉2年余,冬季明显,喜暖,月经量少,2日净,色暗有血块,行经小腹凉,末次月经28日,痤疮满脸,下颌重,经前加重,便秘,2日1行。脉沉滑数。痰热内郁。宜:火郁发之。

方用:升降散加减。

二诊:经后手足凉减轻,大便正常,痤疮如前。脉弦濡滑数,舌暗少苔。肝经湿热。宜疏肝清湿热。

方用:四逆散合白头翁汤。

三诊:手足凉好转,月经量增多,带经4天,痤疮除下颌外已无新生,现口干,便干。脉弦滑濡数,舌暗红少苔。证属:湿热内蕴。宜清透郁热,利湿解毒。

方用:银翘散合升降散加减。

初见上述症状一派阳虚寒凝之象,其脉应沉而无力,然诊其脉沉滑数,沉主里,气血郁于内不能外达以鼓荡血脉,故脉沉。

数主热,热郁于内,不肯宁静,激扬鼓荡血脉,故脉数;热邪阻遏,气血欲行而与热邪搏击,则激扬气血,故脉滑。故而脉沉滑数为热盛于内,欲鼓荡气血外越之象。

既是热盛于内,为什么表现为阴寒之象呢?盖因感受外邪,阳气为之郁闭于内,不得外达。

故治宜宣散透邪,调畅气机。方用升降散加清热凉血之品兼治痤疮。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