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不开水,但对喝水的时机似乎从未在意过,大多数人只是渴了才喝。其实,从健康角度来说,人体在某些时刻最需要水,若此时能及时补水,才有利于保证水分平衡。那么什么时候喝水养生排毒?下面,小编告诉你一天中最该喝水的时刻。
早上起床后
人体水分每晚约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晚上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需马上喝几口。
下班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喝水对人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在喝水的同时,还有很多人们不曾注意到的细节,那就是喝水的时间,其实喝水的时间对于人的健康也是有着一定的说法的,如果喝水时间对了,就可以使身体少患疾病,保持健康,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最好的喝水时间。
人在喝水的时候,一定要喝起床后的空腹第1杯水,这时的水可以对健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是一杯淡盐水那就更好了,它可以把人体的肠道清洗一遍,有着很好的排毒效果。每天早晨都要空腹喝这一杯水,那么人体的肠道每天都会清洗一遍,这样对于健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吃完早饭后,一般情况下8点就已经参加了工作,大约在10点左右的时候身体就处于一个比较疲惫的状态,而且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也会使身体里的水分消耗到很多,所以上午10点的时候就应该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喝上一杯水,这样既可以补充身体的水分,又可能够让身体得到休息调节身体的疲惫状态,自然也可以赶走疾病。
下午3点也是一个喝水的最佳时间段,因为这已经是午饭后几个小时了,这时喝水可以补充身体的能量,而且还可以让下午的工作能够更加注意力集中。并且这个时间段喝水以后,晚上就不用喝水了,因为晚上喝水会破坏睡眠质量,那样非常的不好。
科学饮水时间表:6:30晨起喝250毫升的淡盐水或凉白开水,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肠排毒。8:30到办公室后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这时候补水特别重要。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午餐前喝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活力。12:30午餐后喝水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14:0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劳,给身体充充电,这一杯水很重要。17:00下班前喝一杯,忙了一天,身体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水还能带来肠胃的饱胀感,减少晚餐食量,这一招特别适用于想减肥的人士。22:00睡前喝200毫升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才能睡得更好,这样你就完成了每天2100-2800毫升的补水量。
因此我们既要定时给身体补充水分,又要把握合时的时间与合适的量。那么什么时候补水,补多少才最合适,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首先问问大家知不知道一天要哪几个时间定时喝水? 今天告诉各位,一天有六个时间段要定时喝水。
二、具体讲解
首先是早上5点起床后要喝200毫升白开水或者淡盐水,这时喝水有两个必要,一是刚起床,血液相对粘稠,此时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栓的危险性,二是5点属卯时,大肠经当令,大肠主排泄,此时的一杯水,可以起到润肠的作用,更有利于排便。
第二是上午10点左右,这时脾经当令,脾与胃同受水谷,输布精微,是生命动力之源,所以也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食物经脾消化、吸收后转化为水谷精微,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归肺、散布于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这个时候,脾要吸收营养。而这时也大脑是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人的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上学的人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喝杯水可以帮助脾脏更好地吸收营养也更快地将营养输送到其它脏器,使全身更加协调地工作。
第三是下午1点到3点,这时我们的午觉已经醒了,这时小肠经值班。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得拥挤。你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用来稀释你的血液。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所以要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第四个时间是下午3点到5点,这时是申时,膀胱经当令,膀胱经市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胸部,是一条大的经络,比如说小腿疼就是膀胱经的问题
,后脑疼、记忆力减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造成的,膀胱是肾之腑,两者皆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喝水利排泄,,有助于膀胱排出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从而也达到一个全身气血的平衡,有助于改善头疼、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所以这时也建议大家空腹饮300毫升水。
第五个时间是下午5点到7点,也是空腹300毫升,因为这时是肾经当令,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人体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一天当中到了这个时候,身体该干的活都干了,该完的任务都完成了,需要稍事休息一下了,这时的一杯水就主要是帮助肾排毒,把一天吃啊运动啊所产生的毒素排出去,以便当天晚上更好的休息和第二天更好的工作,也避免得肾结石和肾囊肿。也就是这个时间是养精蓄锐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这时不要过度劳累,晚餐也别太丰盛,以免给身体造成负担。
最后一个时间是下午7点到9点,这时是睡前放松时间,应准备300毫升水,此时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脏正常工作的。在中医来讲心包经注泄、主血,人影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浅睡眠状态,这时及时给身体补充一杯水可以保护血管,减轻心脏的负担。
什么时候喝水最排毒 对于喝水,喝多都是渴了就喝,这虽然也没有错,但如果能够掌握住喝水的学问,按照最佳的时间段来喝,那不仅仅能解渴,还能排毒养生防病呢?那么,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时间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告诉你一天中最该喝水的十个时刻。 人离不开水,但对喝水的时机似乎从未在意过,大多数人只是渴了才喝。其实,从健康角度来说,人体在某些时刻最需要水,若此时能及时补水,才有利于保证水分平衡。 早上起床后 人体水分每晚约流失450毫升,早晨起床后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在尚未进食之前,空腹喝下一杯晾温的白开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能使血液得到迅速稀释,改善夜间脱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一片新鲜柠檬,能起到清除宿便、排除毒素的功效。 晚上睡前 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需马上喝几口。 下班离开办公室前 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建议这些人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因为,长期饮水不足,膀胱和肾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影响工作效率。此时不需要喝太多,一纸杯的量就足够了,否则容易在下班路上“尿急”。 吃咸了后 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最好是凉白开或柠檬水,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或者酸奶,糖分反而会加重口渴感。淡豆浆90%以上都是水分,并且含有丰富的钾,可促进钠排出,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一般人饭后半小时饮水,200毫升左右。喝时要小口小口地喝,否则频繁、大量饮水容易烧心。容易烧心的人宜在饭后2—3小时,每间隔20—30分钟喝3—4小口。 开空调半小时后 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鼻腔等处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因此,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就要及时补充水分,白开水、矿泉水、柠檬水等即可,水温以40℃左右为宜。 洗澡后 洗完澡,很多人常常觉得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殊不知,洗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尤其是老人,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 便秘时 缺乏水分是便秘的原因之一。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多喝点水,一定要大口大口地喝,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吃些韭菜、芹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缓解便秘的效果更佳。 发烧时 人在发高烧时,会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严重的会引起脱水。因此,发烧期间及时补水十分重要。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温开水或温葡萄糖水,大概每半小时喝一次。喝点小米粥、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心情烦躁时 肾上腺素通常被称为“痛苦激素”,当一个人痛苦烦躁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它如同其他身体毒素一样,可以随着水分排出体外。因此,在心情烦躁时,不妨倒一杯温开水,坐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把它喝完,心情会因此放松许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