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疾病会引起月经过多的现象
【子宫粘膜下肌瘤】:
凸向于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的面积,经量会增加。
另外,肌瘤在宫腔内占位,会影响到经血排出,引起子宫异常的收缩,产生痛经。常会引起贫血、不孕等。
【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息肉】:
由于患者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无排卵,使子宫内膜增生过盛,突出于子宫腔内、光滑、肉样硬度、蒂长短不一,长的可突出于宫颈外口。
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不孕、超声可诊断。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内,称为子宫腺肌病,其病因是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向肌层内扩散,
其诱因可能是妊娠分娩及过度刮宫等创伤,生殖道阻塞使经血不能向外引流,内膜挤压进入肌层。
【子宫增大,内膜面积增大】;
子宫肌层肥大,失去收缩力,无力控制充盈的血管,致出血较多。
常表现为:经量增、痛经、子宫增大。
【宫内节育环所致】:
节育环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
它本属于人体异物,而人体内的异物会造成局部组织机械性的损伤和慢性炎症。
特别是含铜离子的节育环,具有细胞毒性和溶血性。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伴有腰腹部不适。
【炎症】:
当存在盆腔炎症时,主要是子宫内膜炎时,局部血管变的脆弱,行经时出血不易凝止,经量往往过多。
【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一些药物】:
错服、漏服避孕药等。
二、月经过多会给女性带来哪些危害
月经过多,从原因到结果都对身体有影响、有危害。
当月经过多时,造成月经过多的原因正提示身体的健康出现了问题。
造成月经过多的原因很多,我们后面讲。先说出血过多造成的结果而导致的危害。当月经过多时,所引起的结果是失血过多、贫血。
我们身体里的每一滴血都是宝贵的,每一滴血都是粮食精,是通过我们吸收营养而制造出来的身体成分、细胞。
贫血
血液中有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蛋白质等等,慢性失血过多最明显得表现是贫血。有些月经过多的女性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贫血,血红蛋白会低至3-5g/L。贫血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等症状。青春期贫血会影响身体器官的发育。
心脏功能受损
而严重当然贫血首先伤害的是心脏功能。
严重的贫血会表现为头晕、无力、心率增快,这些都是心脏功能受损的表现。长期会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心肌增厚、心脏增大等。这叫做贫血性心脏病。
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很多,但每一项都是健康风险的提示,有些对健康的影响大,有些稍小。
三、中医如何对症调理月经过多现象
气虚型经血色淡清稀如洗肉水;血热型经血色鲜红或深红,黏稠或有血块;瘀血型则经血色紫暗有块,或伴痛经,瘀血排出后则经量会减少。气虚宜益气摄血,血热当清热凉血,血瘀应活血化瘀。气虚型月经量多,经色淡红,质地清稀,经期延长,兼见面色无华,或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怔忡,舌淡苔薄,脉象细弱。治以补气摄血。
莲子花茶:花茶3g,莲子30g,冰糖20g。将莲子用温水浸泡数小时后,加冰糖炖烂备用;将花茶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后取汁,与莲子汁冲匀,即可饮用。《玉楸药解》说:“莲子甘涩,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象。”莲子甘可补脾,养心益肾,涩可固脱;辅以冰糖补中益气;花茶为佐使,理气解郁。三药合用,补而不滞,而达气行则血行,补气以摄血之目的。
黑木耳红枣茶:黑木耳30g,红枣20枚,茶叶10g。煎汤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7日。功能补中益气、养血调经,适用于气不摄血之月经过多。 血热型经来甚多,经色鲜红或深红,质稠黏有光泽,小腹作胀,血流出自觉有热感,可见唇干红,口渴,心烦,小溲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以清热凉血,止血固冲。
四、月经过多的食疗调节方
1、两地膏
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15克,阿胶30克,白蜜40毫升。
把前五味煎取浓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开水将阿胶月经来临症状烊化,兑渗入渗出药汁内,加白蜜,置文火上调,候凉,装瓶。
每服20毫升,每日3次。有滋阴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内扰所致的月经过多,色红,头晕,心烦口渴,舌质红,脉细弦。
2、地黄煮酒
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把黄酒倒渗入渗出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有活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痛苦悲伤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3、母鸡艾叶汤
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有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功效,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量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意气消沉痛,舌淡脉细。
4、归地烧羊肉
羊肉500克,当回、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有温中补虚,益气摄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虚所导致的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有些人提出可以调理月经食疗方法,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调理呢?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过度进补,因为这样会造成身体状况突变,月经可能紊乱。在食疗上,温和为主。另外,注意作息时间规律。下面来看看调理月经食疗方法有什么?
调理月经食疗方法
月经失调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难道只是单单的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引起的吗?殊不知其我们的不良习惯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其实靠药物治疗,毕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小编并不建议各位女性同胞们使用药物调理,最好进行饮食治疗,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远离疾病。中医推荐可用肉苁蓉鲜干片调理月经不调。肉苁蓉鲜干片具有滋补肾阳、暖宫养胃、调节月经不调、润肠通便、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肝、抗衰老的功效。肉苁蓉鲜干片的用法:肉苁蓉那个鲜干片可用于泡茶、泡酒、熬粥、炖肉、煲汤等。
经期前多吃些红枣、多喝些红糖姜水、多煲些补血的汤水,多吃含铁的食物,心情保持愉快。月经前三天避免洗头,如果在吃药、用药调理的话就要提前三天停药了,因为经前三天子宫是很脆弱的,用药的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就不好了。平时多注意休息,长期不按规定时间睡觉,每天没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和月经不调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月经来了半个月量少怎么回事
月经来了半个月量少,这是典型的月经过长或者月经量过少引起的。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属于月经不调的一种。现在的很多女性都存在着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女性每月月经量的多少情况与女性每月内膜的脱落情况有关。当女性子宫内膜较厚时,在脱落时的量则会相对较多,于外在则表现为女性月经量较多。反之,女性的内膜若是较薄。那么,每月女性子宫内膜脱落时的月经量则会相对较少。另外,一些妇科病症的罹患也会对月经量带来影响,一些女性因此月经量开始变的很稀少。
其次,我们在来对女性月经总是不走问题进行介绍。中医上指出,女性月经总是不走、一直存在淋漓不尽情况,多是因为其存在气虚或是血虚情况。另外,女性在月经来潮时若是一直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等,以会导致月经不走,月经来潮时间便会出现过长情况。
女人月经不调吃什么可以调理?大家都知道,生理期来的时候,如果是有月经不调的情况的女性们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呢,但同时也是一件非常损害女性朋友们身体的事情。不过现在的女性朋友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月经期间的女性朋友们吃什么调理会比较好呢,又有什么食物是有调理月经不调的功效的呢,今天小编就根据这样的问题来和大家讨论讨论。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女人月经不调吃什么可以调理?
月经不调食疗1:桃仁牛血羹
桃仁12克,鲜牛血(已凝固者)200克,精盐少许。桃仁去皮、尖,研细,与鲜牛血同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同煲成汤后,调入精盐即可。佐餐食,适用于血瘀型闭经症。
月经不调食疗2:黑豆红花汤
黑豆50克,红花5克,红糖适量。将黑豆、红花同加水适量煮汤,至黑豆熟透,放红糖融化即成。食黑豆,饮汤。每日2次,适用于血虚气滞型闭经症。
月经不调食疗3:桃仁红花粥
桃仁1O克-15克,红花6克-10克,粳米50克-100克,红糖适量。先将桃仁捣烂如泥,与红花一并煎煮,去渣取汁,同粳米煮为稀粥,加红糖调味。温热服,每日1-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闭经症。
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不规则子宫出血。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以上几种情况可由局部原因、内分泌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②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③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
④闭经。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个周期以上,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只有了解症状之后才能进行更好地治疗,对症下药,月经不调不再是烦恼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