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药材

灸甘草的功效以及灸甘草的副作用

时间: 2023-02-25 03:48:00

灸甘草的功效以及灸甘草的副作用

中药材甘草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主要治疗一种与呼吸疾病有关系的疾病,其中灸甘草的功效就很大,能够补中、缓急、止痛、益气、和胃,那灸甘草的功效如何?灸甘草的副作用如何?下面祝由网天然养生专家就给大家介绍。

灸甘草的功效:炙甘草以生甘草用蜂蜜炒至可以有很好的养生效果,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对人体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抗炎及抗变态反应有作用,对抗肿瘤和止痛有作用,对抗惊厥、止痛有作用,灸甘草补气作用补血有作用等等,甘草经炒后其功效更有利于吸收,还可以与人参、白术、茯苓配伍做成四君子汤,对人体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药理作用。那灸甘草有副作用吗?

灸甘草的副作用:过量的使用甘草会导致血压升高、身体越来越疲劳、头痛脑胀、肌肉软而无力、男性睾丸酮水平降低等症状发生,所以要适当的使用,不要过量了。长期的使用甘草还有可能引起异常的体重增加,所以要短期使用。孕妇忌用甘草,临床发现孕妇过度的使用甘草会引起大量出血,严重会引发早产发生,孕妇在用于各种药物都要严格一些。灸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激素,如果此种激素过高的话会阻碍钠的排泄,使钾从尿液中排出,最终致使肌肉损伤及血压升高。钾的流失也会导致保水,造成水肿。

根据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了解了灸甘草的功效、灸甘草的副作用,正确的使用灸甘草对身体有利,但是不要长期和过量的使用,那样对身体是有影响的,此外,性功能障碍、肥胖、糖尿病、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人群都要避免服用灸甘草。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分别是怎么样的?

因为炙甘草的药性作用,要是月经期不正常的用户不要食用炙甘草。

炙甘草的功效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临床上经常用炙甘草调和药性,可以治疗脾胃的症状、心脏的症状以及解附子的毒性。现代医学认为炙甘草具有以下作用:

1、可以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内膜炎、贫血、交感神经兴奋、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以用炙甘草和其他药物相配合进行治疗。

2、炙甘草在某些患者是不适合应用的,因为炙甘草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水肿,对于心力衰竭的、水肿严重的患者是不适合应用的,而且脾胃虚弱、总是腹泻的人用炙甘草也应该谨慎一些。

扩展资料:

炙甘草使用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炙甘草不宜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因炙甘草能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与利血平等降压药相拮抗,这样不仅导致药效没有办法发挥出来,还会因此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需要注意炙甘草是用来补气用的,比如老年人身体气虚平时可以配和黄芪泡水喝,达到补气增强抵抗力的效果。

需要注意炙甘草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易中毒。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这几味中药,不可与这些中药同服。对炙甘草片成份过敏者禁用,这样就容易导致中毒过敏的情况出现,不利于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炙甘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炙甘草汤

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灸甘草是利用甘草炮制加工而成,具有一定的香味,最重要的是它对人体健康的帮助很大,具有很强的功效和作用。那么,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灸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炙甘草汤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四点:

1、阴阳并调,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

2、补阴为主的功效,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指出“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清代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

3、气血双补的功效和作用,以《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

4、补血为主的功效,以清代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

现代研究,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炙甘草的毒副作用较小,但若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及血钾减少等症状并有脘腹胀满,纳呆等消化障碍。因此,偶尔泡一泡水喝可以,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