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药材

八种麦冬的治疗偏方保健又养生

时间: 2023-02-25 09:39:46

八种麦冬的治疗偏方保健又养生

很多的中药材都有神奇的功能,不仅可以中药材入药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食用的,可以有保健养生的作用。中药材麦冬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它的养生保健的偏方吧。

1、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电图均有一定作用。

2、用于肺阴不足,温燥伤肺、干咳气逆,咽干鼻燥等证,如清燥救肺汤,即以本品配伍桑叶、杏仁、阿胶、生石膏等药;治肺阴亏损、劳热咯血及燥咳痰粘之证,如二冬膏,即麦冬,天门冬等分,加蜂蜜收膏。

3、用于胃阴不足,舌干口渴,多配伍沙参、生地、玉竹等同用。

4、用于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如清营汤;以本品配伍酸枣仁,生地等,可防治阴虚有热,心烦失眠,如天王补心丹。

5、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冬二两,过一夜,麦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6、吐血、鼻血:用麦冬(去心)一斤,捣烂取汁,加蜜三合,调匀,分二次服下。

7、齿缝出血:用麦冬煎汤漱口。

8、喉疮:用麦冬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冬煎汤送下。

关于麦冬治疗疾病的偏方,上面小编已经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从上面的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的是中药材麦冬的一些保健的作用,可以缓解肠胃不适,还可以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对于经常出现的流鼻血也有很好的疗效。

麦冬的治病药膳偏方有哪些

麦冬属于一种中药材,在很多的治病药膳方中都有麦冬这种成分,因为麦冬对于很多的病症具有的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药理作用较为广泛,用麦冬做成的治病药膳偏方也是有很多的,那么都有哪些呢?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将为大家展开介绍。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出现这些症状时,可以选择服用本方,改善效果极好。

2、治疗肠燥便秘:选用麦冬、生地、玄参各十五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本方可以润肠通便,尤其是对于出现大便干燥的患者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选择四十五克麦冬,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本方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准备麦冬、黄芪各九克,党参、玉竹、黄精各十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选用三十克芦根,十五克麦冬,十二克知母。先用小火煎煮半小时,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选用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九克,十克沙参。水煎服,每日1剂。出现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可以选服本方进行治疗。
选择以上介绍的这些麦冬的药膳偏方来治疗病症的话,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各位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出现的情况来选择对症的服用,才能够收获满意的效果,制作的方法可以参照上文的讲解来进行制作,当然为了确保其安全性,最好还是要听从中医的指导。

中药材麦冬的药用偏方 治疗疾病又保健

中药材麦冬大家都很熟悉的吧,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它可以有保健的作用,同时也是可以使用的哦,可以泡茶啊,煮粥啊,泡酒等等,一起来看看关于中药材麦冬的药用偏方,还可以治疗疾病的哦,来了解一下吧。

麦冬的药用偏方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5、慢性胃炎:麦冬9克,黄芪9克,党参10克,王竹10克,黄精10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6、肠燥便秘,大便于结: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7、暑天汗多口渴,体倦乏力: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二剂。本法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之症,用之也有良效。

8、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这样的中药材是可以有治疗疾病和保健作用的哦,不仅可以促进代谢,而且还能够增强体制的哦,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好处,同时也可以缓解便秘啊或者是糖尿病,胃炎等人群都是可以食用的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