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有着很多年的历史文化,要比较西医早很多,而且它的理念是调理体质的过程中治疗疾病。其实现在人们都对于中医养生有了新的看法,很多的中药材都是有双重作用的,比如说五味子,可以有治疗失眠的作用,一起来看看食疗方法吧。
五味枸杞水
很适合工作繁忙,无暇煲煮食疗汤的人服用。每天只要将一些枸杞和五味子放入保温杯内,即可随泡随饮,直至味全无。此茶有助于养心健脑,坚持饮用,失眠可大大改善。材料:五味子二钱,枸杞三钱。做法:枸杞洗净,切碎;五味子取房中用醋加工好的,洗净;将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冲入开水,待稍凉后饮用。
五味子生地汤
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心阴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五味山药桂圆粥
做法:鲜生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粳米5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五味子同置于锅内,加入淘洗净的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加白糖调味即成。每日1剂,当早饭或晚饭食用。
五味子糕
将五味子碎成粉过筛备用,一次10克,再用糯米粉100克,发酵后把药粉加入拌匀,置笼上蒸熟,睡前趁热食用,每日一次。此方对遗精多梦、心悸失眠较有疗效。
关于五味子缓解失眠的一些食疗方法,大家都了解了吧,如果你也有失眠的情况,不妨利用起来,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还能缓解失眠,可以煮粥啊或者是煲汤,做一些甜品都是不错的选择,起到了养生的效果。
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治疗疾病和保健作用的食材,它可以有药用的作用,也可以食用调理体质,比如说五味子可以有治疗失眠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滋补肝肾的哦,来看看关于五味子的食用方法和小偏方吧。
五味枸杞水治失眠
五味枸杞水很适合工作繁忙,无暇煲煮食疗汤的人服用。每天只要将一些枸杞和五味子放入保温杯内,即可随泡随饮,直至药味全无。此茶有助于养心健脑,坚持饮用,失眠症状可大大改善。五味子可以和枸杞子一起搭配泡水喝哦,可以有改善失眠的作用,对于缓解疲劳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呢。取五味子二钱,枸杞三钱。枸杞洗净,切碎;五味子取药房中用醋加工好的,洗净;将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冲入开水,待稍凉后饮用。
五味子西洋参茶保肺滋肾
五味子10克,苏梗5克,西洋参3克。三味加水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液,加入适量白糖,代茶饮用。本茶适宜于肺气阴两伤,肾水不能上承所致的咳嗽、胸闷、口渴不欲饮、乏力食少等。五味子可以和西洋参一起泡茶,可以有滋补肝肾的作用,还可以缓解咳嗽咳痰。
五味子茶治愈肝虚目眩
北五味子3~5克,绿茶0.5~1.5克,蜂蜜25克。北五味子用文火炒至微焦,与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趁热加入蜂蜜拌匀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服。振奋精神,补肾益肝。适用于腿软乏力,耳鸣,精神衰弱,慢性肝炎,肝虚目眩,视力减退。五味子泡茶喝可以有缓解肾虚的作用,对于缓解乏力有很好的效果。
五味子怎么吃比较好呢,上面的这些食疗的小偏方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比如说五味子可以有缓解乏力的作用,可以泡茶喝,可以煮粥食用,可以缓解肾虚啊或者是肝脏疾病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的问题,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
1、本方用于阴血不足,心神失养引起的心悸失眠,养心安神止汗。
柏子仁、半夏、神曲各15g,牡蛎、人参、白术、麻黄根、五味子各10g,净麸5g,大枣五枚。
2、此两方用于滋养肝肾,养心安神。用于肝肾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健忘失眠,烦躁多梦,潮热盗汗。神瘦体倦,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等症。
(1)地黄10g,五味子10g,地骨皮7g,菟丝子8g,茯苓15g,石菖蒲5g,川芎5g。
(2)当归15g,制何首乌、女贞子、茯苓各10g,酸枣仁20g(生、炒各半)、黄精7g(九蒸九晒),合欢皮8g,墨旱莲6g,朱砂2g(后下),远志、桑叶各5g,
3、此方用于心脾两虚,食少倦怠,心悸失眠。
白茯苓15g,人参5g,白术、远志各10g,酸枣仁20g。
4、本方主用于惊恐所致的失眠。
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10克,石菖蒲、龙骨各8g,朱砂2g。
5、本方用于心火亢盛,灼伤阴血而成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夜睡多梦失眠。
黄连12g,朱砂2g(水飞),生地黄、当归、炙甘草各10g。
治疗失眠可需要对症下药,这样疗效才显著的噢。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