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不仅可以入药治疗疾病,而且还是不错的保健的一种食材哦。是可以食用的。一般可以煲汤啊,泡茶啊或者是泡酒比较多,可以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补肝肾,来看看五味子泡酒的一些好处、
第一:西洋参五味子酒
材料:西洋参、五味子、灵芝、不老草、冬虫夏草、枸杞、山萸肉、黄精、白酒
做法:将所有的药材和白酒一起浸泡,两个星期之后服用。一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用量不少于十毫升,也不能够多余二十毫升。
功效:这道药酒的主要作用其实就是养血安神以及补肾益气,孕妇千万不要服用,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第二:壮阳益肾酒
材料:蛤蚧、五味子、淫羊藿、鹿茸、红参、海马、枸杞、白酒
做法:将所有的药材和白酒一起浸泡一个星期就可以服用,建议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服用三十五毫升,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很好。
功效:这道药酒服用之后可以有效提高性能力,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不过阴虚阳亢患者最好别喝。
第三:补血五味子酒
材料:人参、五味子、枸杞子、熟地、何首乌、桑葚、山药、白酒
做法:用白酒浸泡两周时间,然后揭盖服用。每天服用一两次,坚持服用效果更好。
功效:这道药酒建议患者能够经常服用,可以起到乌须黑发以及滋阴补血的效果,同时免疫力也会越来也好。不过,建议孕妇则是不要服用,避免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孩子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关于五味子泡酒的一些方法,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五味子的这些搭配泡酒的秘方保健的功效还真是不少哦,不仅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还尅呀滋阴补血,对于预防疾病也是有好处的,赶紧试试吧、
五味子是一种滋补肝肾的中药材种类之一,它的保健功效和养生的作用都是很强大的,而且中医除了入药以外,还能泡茶或者是泡酒食用,对于调理体质有一定的好处。五味子可以做保健酒,具有补肾的作用,来看看五味子的保健酒的制作。
八子固精酒
配方:菟丝子,沙苑,蒺藜,韭菜籽,金樱子,枸杞子各12克,白莲子,覆盆子,当归,党参各9克,五味子6克,山药30克,锻龙骨,牡蛎各18克,白酒1500克,冰糖50克。将龙骨,牡蛎打碎,当归,党参,山药切细,其余诸药砸破一起放入纱布袋中,用线扎紧袋口,放坛内,加白酒密封坛口,这样的方法浸泡十二天,开封以后取出药袋,药酒过滤一下,放入冰糖,熬成的汤汁放入酒梨,搅拌均匀,即可服用。这样的保健酒对于出现的肾虚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还能有缓解腰酸背痛的问题,对于出现的头晕耳鸣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还能提高免疫力。
扶衰五味酒
配方: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龙眼肉20克,党参30克,丹参10克,白酒1000克。将上述药物研碎,倒入白酒内,加盖密封。将酒放在阴凉处,每日晃动1次,14天后饮用。对于出现的气血不足,肝肾虚弱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缓解气血馈线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心悸不安的情况有改善,还能缓解失眠健忘的问题。
五味子保健酒的制作和他的保健效果,上面都介绍了具体的内容,这些都是关于五味子的保健酒,营养物质多,可以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预防疾病,提高体质有好处,还能有预防失眠,腰酸背痛的效果,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很多的中药材都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哦,只是大家缺少了对养生保健的一些认识。很多的中药材都有食用和药用的双重作用,比如说五味子吧,可以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补肾。泡酒喝就是不错的选择,来看看菟丝子五味子酒的制作吧,可以有强腰膝的功效。
营养价值:
每日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
适宜人群:
适用于遗精滑精、头晕脑涨、失眠健忘等
禁忌人群:
火热内盛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菟丝子五味子酒
所需材料
菟丝子3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
菟丝子五味子酒的制作方法
菟丝子、五味子去除杂质,用纱布包裹,放入干净的瓷罐内,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即成。
菟丝子五味子酒的功效与作用
菟丝子性温,味甘;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等作用;常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五味子性温,胃酸、甘;归肺、心、肾经;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作用;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菟丝子五味子酒二者与酒合用,共奏强腰健肾、收涩止遗之功。这样的一款保健酒结合了多种的中药材,这些中药材可以有缓解体质虚弱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这样的一款菟丝子五味子酒,可以有补肾壮阳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调理五脏,缓解失眠多梦的问题,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菟丝子五味子酒的制作方法以及这些中药材的保健效果,你都有所了解了吧。菟丝子五味子酒的好处有很多的呢,大家都要知道和去了解,适当的饮用这样的保健酒可以有缓解体质虚弱的作用,还可以补肾壮阳缓解失眠,大家可以试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