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叶三七
(《中国药植志》)
【异名】纽子三七(《中国药植志》),复羽裂参(《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羽叶竹节参(《中药志》),黄连三七(《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羽叶三七的根茎。
【植物形态】羽叶三七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70厘米。根茎细长横卧;茎圆柱状,表面有较深的纵条纹,疏生刺毛,下部近于光滑。掌状复叶3~5枚。轮生茎端;叶柄扁压状,长5~13厘米,上面呈纵浅槽,两侧及背面疏生刺毛;小叶5~7片,小叶柄亦有刺毛;小叶片呈羽状分裂,长3~8厘米,宽1~3厘米,两端裂片较中部者为小,顶端裂片先端渐尖,裂片边缘有锯齿,叶片薄,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上面叶脉上及齿尖均有刺毛。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柄远较叶柄为长,表面近于光滑无毛,有纵条纹;花柄丝状;花两性,或单性与两性共存;花萼钟状,先端5裂;花瓣5枚,卵状三角形;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基部合生。核果浆果状。花期7月。
野生于山坡森林下。分布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采集】9~10月。挖取根茎,去净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炕干。
【药材】干燥的根茎细长,节部膨大如环,旁生少致纤细不定根,节间呈细柱形,长4~6厘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浅棕黄色,有浅的纵皱纹,近节处稍宽。质较坚硬,断面黄白色,有多数细小孔隙。气微,味苦略甜。
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等地。
【功用主治】止血,散瘀。治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劳伤腰痛。
①《中国药植志》:"有疗伤止血之效,可作三七代用品。"
②《中药志》:"治疗跌打损伤,或作补药。"
③治鼻衄,吐血,小儿惊风,骨蒸虚劳,劳伤腰痛。(陕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汁涂。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