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图片
鸡血藤图片
桑寄生。鸡血藤为豆科攀缘灌木密花豆(三叶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和香花崖豆藤(山鸡血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等的藤茎。味苦、微甘,性温。入肝经。本品既可补血活血,用于治疗血虚经闭、月经不调、痛经,又能舒筋通络,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等症。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用法用量:9~15g。mdash;mdash;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
更多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用法用量:9~15g。mdash;mdash;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更多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桑寄生苦甘平,补肝肾、强筋骨,舒筋通络又摄胎元,药理研究有强心、降压、利尿作用,鸡血藤苦甘温,补血活血,舒筋活络。二药伍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活血通络之力增强。
①糖尿病之下肢无力、沉重、酸痛等症;②中风偏瘫诸症;③妇女闭经,证属血虚有滞者。
桑寄生15〜25克;鸡血藤15〜30克。
桑寄生、鸡血藤伍用,为祝师之经验。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降糖对药方参合;治中风偏瘫,与补阳还五汤合用;治血虚经闭,与圣愈汤伍用。
鸡血藤竹丝鸡汤
原料:竹丝鸡1只,鸡血藤100克,生姜4片,红枣4枚。
鸡血藤竹丝鸡汤的做法
1.鸡血藤洗净,斩碎;红枣(去核)洗净;竹丝鸡活杀,去毛、肠杂,洗净,斩件,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河。
2.把全部原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鸡血藤竹丝鸡汤的功效:补血活血,调理月经。
鸡血藤当归鸡肉汤
材料
鸡肉500克,鸡血藤100克,当归20克,党参30克,葱、生姜、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鸡肉洗净,切小块;上药洗净,以纱布包裹。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1小时,去药包即可。饮汤吃鸡肉,每天1次,连用3~5天为1个疗程。
用途
补血调经 舒筋活络 妇女血虚经闭 月经后期经血量少 腰酸肢麻 筋骨酸痛 行走无力。
鸡血藤食疗药膳
1.牛大力
药物:鸡血藤,又称「美丽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多缠绕大树生长,主要用其根部。
功效:适用于腰骨痛、行路无力的人,有舒筋活络之效。
方法:可与猪骨、瘦肉一同煲汤。
2.鸡血藤木瓜豆芽汤
原料: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黄豆芽250克,猪油、食盐少许。
做法:鸡血藤、木瓜煎水去渣,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
功能:消除湿热、活血通络。鸡血藤舒经活络、行血,木瓜舒筋活络、除湿;黄豆芽清利湿热。用治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灼痛、麻木等症。
3.舒筋活络、降低血糖---强身壮体的功效,可以当作日常汤水饮用
材料 :三至四人份量
药物: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 桑寄生 18g、鸡血藤 18g、粟米须 18g、小环钗 18g。
配料:瘦肉
说明:牛大力、千斤拔有舒筋活络作用,桑寄生有降血压及胆固醇作用,鸡血藤有补血活血作用,粟米须有去湿降血糖、清肝热作用,小环钗有降血糖养阴。
4.治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
中医学上认为「肾主骨」,骨骼的发育和功能和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肾气亏虚,就会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牙齿是骨的延续,若年纪轻轻就觉得牙痹、牙齿松脱,就是骨质疏松的先兆,千万别置诸不理。补救的方法应从补血固肾入手。
药方: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鸡血藤 18g、桑寄生 18g、蜜枣适量配瘦肉。
此外,亦可多吃木耳、南枣、海参等有补肾功效的食物。
鸡血藤木瓜豆芽汤
材料:
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黄豆芽250克,猪油、食盐少许。
做法:
鸡血藤、木瓜煎水去渣,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
鸡血藤蛋汤
材料:
鸡血藤30克、鸡蛋两个
制法:
鸡血藤、鸡蛋,加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至剩一碗水,去药渣,饮汤食蛋。
杜仲猪腰汤
材料:
猪腰子300克,杜仲30克,鸡血藤15克,桑寄生30克,枣(干)10克,姜5克,盐3克。
做法:
(1)杜仲去粗皮;
(2)将杜仲、鸡血藤、桑寄生、猪腰、生姜、红枣洗净;
(3)猪腰去脂膜,切片;
(4)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鸡血藤炖猪蹄
材料:
鸡血藤30克,猪蹄1只,生姜、忽、胡椒、绍酒、盐、白糖、味精适量。
做法:
(1)将猪蹄上的毛刮洗干净、先将猪蹄放在沸水锅内焯去血污和腥膻味,再放入炖猪蹄砂锅内。姜拍松,葱切段。
(2)将鸡血藤切段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用清水浸漂过,放入砂锅内。加入姜、葱、绍酒、胡椒、盐、白糖,清水适量(漫过猪蹄)。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转用文火2~3小时,至熟烂。
(3)捞出猪蹄,切成块,再放入汤内煮沸,捞出纱布药袋不用,放味精调好口味即成。饮汤食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