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图片
赤茯苓图片
赤小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或赤豆(饭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本品性善下行,既能清热利湿、行血消肿、通利小便,令湿热从小便而出,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类似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脚气水肿、轻症湿热黄疸,如发热、无汗、身发黄(类似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又能行血降火、清血热之毒,用于治疗糖尿病、痈肿、泻痢。赤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味甘,性平。入心、脾、胃、肺、肾经。本品长于宁心安神、利窍行水、清利湿热,专泻心、小肠、膀胱之湿热,用于治疗心烦不宁、小便短赤、淋漓不畅、泻痢。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用法用量: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mdash;mdash;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
更多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行水,利湿热,健中和脾。
更多赤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下行走小肠,行津液,利小便,治下半身有形之水为主;赤茯苓色赤,入走血分,行血通脉,去水气,利小便为要。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小便、消水肿之力益彰。
①湿热为患,水肿腹满,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甚或尿血等症;②急性肾炎,急性膀胱炎诸症;③乳痈(乳腺炎);④泻痢。
赤小豆10〜30克;赤茯苓10〜15克。
赤小豆、赤茯苓为对,为施师所习用。《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肿除胀。赤茯苓色淡红,入心脾膀胱经,泻心小肠膀胱之湿热,利窍行水。二药参合,利尿行水消肿之力倍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