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药材

半夏--夏枯草

时间: 2023-01-22 20:37:04

半夏

半夏图片

夏枯草

夏枯草图片

单用功效作用

半夏。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带花的果穗。于夏至之日即枯,故得名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入肝、胆经。它既能清泄肝火,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目赤肿痛、眼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症;又能清热泻火、解郁散结,用于治疗痰火郁结所引起的瘰疬(类似淋巴结结核)、瘿瘤(类似单纯甲状腺肿);还能清热泻火、平肝降压,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病,症见头痛、耳鸣、眼花、烦热汗出、性情急躁、失眠者。经动物实验,本品有延缓主动脉中粥样斑块的形成,即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另外,还可治疗慢性咽喉炎、舌炎、乳腺炎、浸润性肺结核、小儿暑疖(即小儿夏季患的疖疮),以及癌肿初期。《本草纲目》:“黎居士《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痛,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冲内热、缓肝风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痛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逆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或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草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用法用量: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

更多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

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癭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用法用量:9~15g。mdash;mdash;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更多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配伍功能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夏枯草辛寒,清肝火,散瘀结。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和调肝胆,平衡阴阳,交通季节,顺应阴阳,引阳入阴而治失眠。

主治

①痰热为患,遏阻中焦,以致胸闷、头昏、头痛、失眠等症;②神经衰弱,证属阴阳失调者。

常用量

半夏6〜10克;夏枯草6〜15克。

相关经验

施老临证处方时,习用清半夏。清半夏是将生半夏放入缸内,于阴凉处用凉水浸漂,按天气冷热及药的多少等具体情况适当掌握漂的天数及换水次数。一般来说,漂1?2周,每日换水1?2次,隔1?2天翻动1次,在浸漂后期如起白沫时,须加白矾(每100斤加白矾2斤),有时要加2次,加白矶后泡1日,再换水,漂至口尝微有麻辣时捞出,再用白矾水将药煮透至内无白心时捞出晾干备用。通季节,顺应阴阳也。清·陆以湉《冷庐医话》引《医学秘旨》谓:“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笔者体会:诸凡半夜易醒,醒后不易再睡者用之更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