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图片
甘草图片
白芍。甘草。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用法用量:6~15g。mdash;mdash;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
更多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法用量:2~10g。mdash...
更多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酸苦,入肝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甘草甘平,入走太阴,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润肺去痰,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有酸甘化阴之妙用,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用。
①气血不和,筋脉失养,以致下肢无力、拘挛、疼痛等症;②腹中疼痛诸症(类似肠痉挛);③血虚头痛、三叉神经痛;④胃脘痛、胃痉挛,证属胃气不降,腑气不行,中焦郁结者;⑤过敏性结肠炎;⑥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⑦消渴;⑧风寒久咳不愈,不论是失治还是误治均可选用;⑨妇人痛经,证属阴血不足、气滞血瘀者。
白芍10〜60克;甘草6〜10克。
白芍、甘草伍用,名曰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治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实验研究:有镇静、镇痛、松弛平滑肌等作用。白芍、甘草伍用,治脚挛急之理,近代医家曹颖甫云:“一以达营分,一以和脾阳,使脾阳动而营阴通,则血能养筋而脚伸矣。”笔者体会,治疗血虚头痛,宜与制首乌、白蒺藜、白僵蚕参合。治疗三叉神经痛,宜与生地、细辛、全蝎、蜈蚣伍用。芍药甘草汤善治小腿肚转筋(腓肠肌痉挛),日本三浦义报道:用此方治疗糖尿病并发疼痛性腓肠肌痉挛12例,其中8例痉挛完全消失,3例痉挛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上。白芍、甘草各等份,《普济方》名曰神效散。主治:消渴。盖白芍酸凉,甘草甘平,合而用之,除有酸甘化阴之外,尚有清凉泻火之功,故可治消渴。白芍、甘草为对,治风寒、咳嗽为朱良春大师之经验,二药为对,酸甘合化,既能益肺津,又能敛肺气,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之功,故可治久咳不愈。
配方:白芍药30克炙甘草10克白糖30克
制作:1.将甘草、芍药润透切片;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
2.将锅置中火上,煎煮20分钟,滤去渣,在药汁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酸甘化阴,和里缓急。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白芍药(学名: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in Journ.)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根并入药。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功效与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白芍有镇痛作用
4、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副作用: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白芍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白芍有解痉作用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