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白图片
淡豆豉图片
葱白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近根部的鳞茎。味辛,性温。入肺、胃经。本品生辛而散,熟甘而温,外实中空,升多降少,功专发散,既能疏散风寒、发汗解肌(发汗之力较弱),用于治疗感冒风寒轻症,又能明目利窍通便、通阳气而散阴寒,用于治疗气血凝聚、头昏头痛、寒凝气滞、腹胀腹痛,以及膀胱气化失司而小便不利等症。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经加工发酵而成。制法有二:①通常于夏季将黑豆洗净、蒸熟,摊在席上,用桑叶、鲜青蒿盖在上面,使发酵成黄色后取出,去其桑叶、青蒿,拌以清水,放入瓮内,封口置于露天晒三星期,然后取出晒干备用。②每百斤黑大豆,用苏叶、麻黄各2000克,水浸汁,将黑豆煮透,药汁煮干,倒于竹匾内,晒至八成干后,装入大坛内,夏季三天,冬季五天,待其充分发酵,取出晒至将干,再行蒸透,然后晒干收存备用。本品前一制法,味辛、甘、微苦,性寒;后一制法,味辛,性微温。既能发散表邪、透邪外达,用于治疗四时感冒,发热、恶寒、恶风、头痛等症,又能散郁清热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后期的余热未尽,以致胸中烦闷、虚烦不眠等症。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通便。
更多葱白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用法用量:6~12g。mdash;mdash;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解表,除烦,解郁,...
更多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葱白辛而带润,温而不燥,升多降少,入肺宣散,发汗解肌,以通上下之阳;豆豉气味俱降,祛风散热,利水下气,活血解毒,散郁除烦。二药伍用,一升一降,直通上下左右,通阳发汗,解表散邪,祛风散寒。二药参合,通阳发汗而不伤阴,更无寒凉遏邪之虑。清代张璐云:“豆豉吐虚热懊憹,得葱则发汗。”可谓二药相合,相得益彰矣。
①外感病初起,邪在卫分者,症见恶寒发热(或微恶风寒)、头痛、四肢酸痛、苔薄白、脉浮数,或鼻塞、咳嗽等;②妇人妊娠,胎前、产后感冒;③虚人风热感冒、伏气发温。
葱白3〜10克;或2〜5寸。淡豆豉6〜12克。
葱白、淡豆豉伍用,出自《肘后方》葱豉汤。葱白辛温通阳发表,豆豉解表宣郁,二药参合,通阳发汗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感冒风寒初起,头痛鼻塞,邪轻病微者;亦治温病初起,而有恶寒者。笔者认为,二者参合,以解肌发汗,可代麻黄汤之用。清代张璐谓:“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著,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笔者体会:风寒为患,表实无汗,欲发汗解表对,亦可加地肤子,其效更捷。辽宁病友函告,巴某,女,30岁,2005年12月30日外出受寒,全身发冷,回家覆大被捂之,后又见发热、流涕、鼻塞,服感冒药不效,嗣后自购淡豆豉20克,葱白4寸,水煎服,一剂退热,病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