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图片
山药图片
黄芪。山药。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
更多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用法用量:15~30g。md...
更多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既能鼓舞胃津上升,又能统摄下元气化,故善治消渴,黄芪偏于补脾阳;山药甘平,补脾养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而侧重于补脾阴。二药伍用,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脾胃、促运化,敛脾精、止漏浊,消除尿糖之功。
①糖尿病,表现为尿糖严重者;②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证属脾胃气虚者;③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久久不除者;④小儿遗尿、脱肛。
黄芪10〜30克;山药10〜30克。
黄芪、山药伍用,系施师临证经验所得。用于降低尿糖。意即取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实腠理之作用,与山药的益气阴、固肾精的功用相合,谓之相互为用,益气生津,健脾补肾,涩精止遗,使尿糖转为阴性也。近年来祝老师又有新的体会,他将山药易为生地,因山药含淀粉多是也。生地用量为30克,大便溏者酌减。黄芪、山药消除尿蛋白之理,职是补益脾肾,固涩肾精,充实腠理,防止尿蛋白渗漏。若与益母草、白茅根参合,不仅有利尿消肿作用,尚可调整免疫功能。盖脾肾气旺,气血流畅,尿蛋白即可消除。若与黄柏、黄连参合,不仅有清热坚阴,尚有协助激素减量之功。
主料:排骨、山药、胡萝卜2配料:红枣、黄芪、枸杞、葱、姜、香菜3调料:盐、料酒、醋ps:这块姜可真不小。用一点儿就行。山药用了3/5。排骨不到2斤。胡萝卜用了1根。黄芪用了1片。葱切段和丝、姜切片、山药和胡萝卜切块、香菜切末4做法:1、排骨泡20分钟,洗净。2、开水煮一下排骨,起到去血水的作用。3、排骨捞出再次冲洗血沫4、排骨、葱、姜放入砂锅,砂锅加水。滴入少许料酒和醋。大火烧开。5、大火烧开后。拣出葱,去掉表面的血沫。然后加入黄芪、山药和胡萝卜改小火慢炖。6、出锅前加入红枣、枸杞再炖一会儿。7、炖好后。盛入碗中,加葱丝和香菜末、撒少许盐即可~
用料
主料
黄芪5克
大米50克
山药20克
辅料
小米
10克
黑芝麻
5克
红米
10克
枸杞
15颗
黑糯米
10克
黄芪山药粥的做法
1.
黄芪洗净提前半小时用开水泡
2.
准备米和芝麻,提前半小时浸泡
3.
锅中适量冷水,倒入黄芪,煮开后放米,山药切片一起下锅煮
4.
煮至米开花
5.
放入枸杞搅匀即可
6.
补气健脾的黄芪山药粥就好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