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图片
浮小麦图片
黄芪。浮小麦。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
更多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收涩、益气、解热、固表止汗。补心,除虚热:浮小麦性凉可除热,味甘、咸可降燥并益气。据《本草纲目》记载,可有效补心气、除热、止烦。用于心烦意乱、烦躁不安、五脏烦热等症。...
更多浮小麦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入表温分内、实腠理,以固护卫阳而止汗;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敛心液而止汗,质轻而浮,又固表止汗,二药参合,相辅相助,标本兼顾,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力益彰。
表虚自汗诸症。
黄芪10〜15克;浮小麦10〜30克。
黄芪、浮小麦与黄芪、牡蛎伍用均可止汗。但各有其不同机制,黄芪与浮小麦伍用,系养心固卫以止汗。汗为心液,汗出过多,每易影响心气,宜黄芪、浮小麦;黄芪与牡蛎伍用,系敛阴固卫以止汗。盖卫气虚不能外固,营阴虚不能内守,宜用黄芪、牡蛎。若浮小麦暂缺之时,施师经验,可以小麦麸或糠皮代之,疗效亦佳。
黄芪瘦肉汤的做法
在寒冷的冬天,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实在是温暖不过了,其实我们选择一些滋补的药材来煲汤,比如黄芪,黄芪跟猪肉煲汤也是十分有营养的'哦。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是黄芪瘦肉汤的做法,一起来看看吧,喜欢的话就收藏。
黄芪瘦肉汤的做法1 食材:
猪里脊150克,黄芪4片,红枣3颗,枸杞2克,姜1块,盐。
步骤:
1、猪里脊洗净切片,黄芪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钟,姜1块切片,红枣3颗对半切开,去除枣核;
2、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肉片焯水半分钟,捞出待用;
3、锅中放入肉片、黄芪、姜片、红枣、枸杞倒入300ml清水烧开,换小火焖煮90分钟,放入盐1勺拌匀后即可享用。
黄芪瘦肉汤的做法2 黄芪瘦肉汤的做法一
材料:红参、当归各5克,杞子、牛膝各10克,黄芪25克,甘草2片(中药房均有售),猪瘦肉300克。
烹制:各物洗净,中药稍浸泡;猪瘦肉可切块或不切块。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黄芪瘦肉汤的做法二
材料:黄芪、浮小麦各20克、牡蛎10克(中药店有售),猪瘦肉60克、生姜1片。
烹制:药材稍浸泡用煲汤袋装好;猪瘦肉洗净,切小块。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1000毫升(约4碗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1少儿1日量,分2次进饮。
1、原料:浮小麦30克,生甘草10克,大枣5枚,黄芪20克,生牡蛎30克。
2、做法:将浮小麦,生甘草,大枣,黄氏,生牡蛎清洗干净后,同时放入沙锅内,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去渣。日3次。宜常服。
3、功能:止汗固表。适用于肺结核盗汗症。见《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