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本经》)
川芎为《本经》上品,原名芎穹,其味辛温,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为治头痛的要药,可用于治疗多种头痛,如风寒型头痛可用川芎茶调散,风热型头痛可用芎芷石膏汤,风湿型头痛可用羌活胜湿汤,血虚型头痛可用四物汤,血瘀型头痛可用通窍活血汤,故有李东垣“头痛必用川芎”之谓。
外感风寒,邪气上犯,凝滞血脉,络道不通,不通则痛,表现为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者,余常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具体用药为羌活45克,川芎15克,白芷30克,天麻15克,菊花15克,蔓荆子30克,藁本30克,薄荷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本方辛温略燥,气味香烈,疏风散寒止痛作用较强,凡风寒上受诸般头痛皆可酌情加减用之。
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表现为头痛而胀,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宜疏风清热止痛,余常用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药用川芎10克,白芷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黄9克,藁本12克,羌活15克,菊花15克,炒山栀3克,黄芩10克,防风6克,知母9克。
偏头痛是临床另一类常见的头痛,其特点是疼痛暴作,痛势甚剧,一侧头痛,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胀痛、刺痛或跳痛,可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痛止如常人,可因情绪波动或疲劳过度而引发。偏头痛的病因多样,但与肝阳偏亢、肝经风火上扰关系最为密切,余治疗偏头痛,多选择清肝潜降、疏风散火之品,药用川芎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羌活10克,赤芍12克,白芍15克,生地黄18克,当归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地龙12克,延胡索18克,生大黄6克,甘草6克。此方疗效之关键,在于川芎之量大也,常规剂量(9~15克)治疗痛势剧、病程长的偏头痛一般很难取得显著疗效,大剂量(30~45克)其效方显。另外,由于大剂量川芎辛温走窜,易耗气伤阴,故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若因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可发为瘀血头痛,其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舌紫黯,有瘀斑,脉细涩。凡见此类头痛,余常以王清任所创通窍活血汤治疗,然原方中麝香常不可得,仅能以藁本、羌活、蜈蚣替代。将赤芍9克,川芎12克,桃仁15克,红花9克,藁本12克,羌活9克,红枣5枚、葱白6克,用黄酒与水各半煎服或者全用黄酒煎服,同时将蜈蚣2条研末,每日分3次吞服。考藁本、羌活虽无麝香之力锐,其实入太阳及厥阴经,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引诸药上行头面;蜈蚣走窜,尤能搜剔头面久郁之瘀血与风气。若寒气犯脑,头痛连齿者,可加川乌9克;兼痰,加石菖蒲、远志;兼热,加黄芩、生石膏;兼有气虚,加补中益气汤。
川芎既入气分,又入血分,活血的同时兼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可用于多种血瘀气滞导致的病症,“主中风入脑、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皆此类也。
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属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者,宜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若兼有血压偏高、头痛眩晕等肝阳上亢的症状,则应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增加平肝潜阳之药,余常用此法治疗中风后遗半身不遂诸症又兼血压偏高者,疗效多令人满意,具体用药为黄芪15克,当归尾6克,赤芍9克,炙地龙9克,川芎6克,桃仁6克,红花4.5克,珍珠母18克,白芍15克,天麻12克,桑叶9克。若兼有痰,可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等;若兼有热,可加黄芩、菊花;若有时肌肉抽动跳痛,甚则颈项及头部掣痛者,为血虚生风,可加生地、鸡血藤、秦艽等养血、祛风之药。
风寒湿痹必因素体阳气亏损,腠理空虚,触冒风雨,风寒湿邪乘虚袭之,流注经络,气血不畅,血瘀滞阻,风寒湿瘀相互纠结而成。余于此类痹症,常嘱患者服药酒治疗。茴香根9克,香樟树根9克,五香血藤9克,制香附9克,红牛膝9克,红荨麻6克,搜山虎3克,铁筷子6克,青木香9克,石菖蒲9克,见血飞9克,朱砂莲3克,川芎6克,小血藤6克,山矾根9克,草乌1.5克,白龙须3克,前胡6克,制川乌6克,伸筋草9克,各药细切,加好酒750克,浸泡3个月即可饮用,每日3次,每次15克。上药均为贵州民间常用草药,性多辛温,均有舒筋活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利水消肿之效。其中白龙须即八角枫的须状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但有大毒,本方用量3克当属安全,切不可大量使用。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湿邪所致的痹症虽疼痛不甚剧烈,但关节、肌肉酸楚,重着麻木,缠绵难愈,余常用五积散加减治疗,药用穿山甲18克,全蝎6克,苍术24克,桔梗18克,麻黄15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厚朴12克,干姜12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9克,白芷9克,白芍3克,川芎3克,肉桂9克,当归12克,各药研为极细末,搅拌匀净,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下。五积散乃除湿散寒祛风之剂,山甲、全蝎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其药力可达骨骱之间,为五积散使药也。
金创,即金属利器对人体所造成的创伤,凡遭受金创必有气滞血瘀,故可用川芎治疗。其他很多外科病诸如跌打损伤、骨折者,与金创病机类似,亦可用川芎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妇人血闭无子”即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胞宫,导致经闭而不孕。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论瘀血证甚详,注重分辨瘀血的不用部位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创立了很多活血化瘀方剂,都用到了川芎,诸如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其中他称少腹逐瘀汤“种子如神”。他还创对经服药法,即月经来潮之日起连服5天以祛瘀生新、调经种子治疗。余受此启发,在少腹逐瘀汤基础上据临床实际情况配伍补肾、化痰、清热之剂,疗效颇丰。另外,余认为,对经服药法尤宜使用桃红四物汤。
川芎不仅可以用于妇人血闭无子,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癥瘕、经行头痛、产后出血、产后腹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妇产科常用药,代表方除王清任的五逐瘀汤外,还有温经汤、圣愈汤、清热调血汤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出血性疾病需要慎用川芎,用量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边用边观察,以防造成出血不止。
现代临床在《本经》的基础上对川芎的治疗范围有了更广的发挥,诸如气滞血瘀之胁痛、腹痛,心脉瘀阻之心悸、胸痹,气血壅滞之喉痈、咳嗽,肝郁血瘀之肝炎、肝硬化,瘀阻下焦之尿路感染,血黏度高之糖尿病等,都常用到川芎。
总之,川芎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头痛以及气滞血瘀导致的内、外、妇、儿诸病都可酌情运用,但不可长期大量使用,易“走散真气”,症状消失后,应迅速减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还可巩固疗效。
川芎恶黄芪、山茱萸、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川穹的功效与作用2、川芎的功效与作用3、川芎入药,具体有什么功效?川穹的功效与作用川芎是我国一种历史非常悠久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川芎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在很多中药配方中都能够见到川芎的身影。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川穹的功效与作用。
川穹的功效与作用
1.抗菌
川芎是一种功能非常丰富的药材,尤其是对于抑制细菌有非常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川芎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行气活血
川芎辛香行散,温通经脉,机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并且善于止痛。
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肋疼痛,心脉闭阻导致的胸痹心痛,肝血淤积,引起的胸肋刺痛以及各种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3.祛风止痛
川芎既能活血行气止痛,有善于祛风止痛,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不适症状。
常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头痛,无论风寒、风热还是血瘀等原因引起的头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4.镇静安神
川芎对人类的中枢神经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单能营养神经元,提高中枢神经的作用,还能提高脑细胞活性,能镇静安神,可以稳定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症状出现,另外人们出现极度兴奋或者焦虑时,及时服用一些中药川芎也能让症状明显减轻。
5.通络止痛
川芎辛散温通,能够旁通经络,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可以用来治疗各种风湿疼痛,肢体关节疼痛等症。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是一味比较常见的中药,虽然知道有这么一味比较好的中药,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它的具体效果如何,也不知到具体的作用如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吧。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止痛
川芎既能祛风止痛,还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不适症状。
常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头痛,无论风寒、风热还是血瘀等原因引起的头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2.解痉
川芎具有相当不错的解痉作用,因为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
3.活血行气
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憋气,心痛频繁人群。
此外,还可以用于治疗气血瘀滞所引起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的女生们。
对于经常痛经的女生,川芎真的是一块宝。
4.通络止痛
川芎辛散温通,能够旁通经络,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可以用来治疗各种风湿疼痛,肢体关节疼痛等症。
5.抗菌消炎
川芎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6.镇静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
7.促进呼吸
当川芎所含的挥发油剂量较大时,会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呈现兴奋作用。
所以川芎具有促进呼吸的作用。
以上就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介绍,尽管川芎对人体来说又这么多好处,但是也不是什么人群都能用的,比如阴虚火旺、舌红口干、多汗以及月经过多是不宜使用的。
特别是孕妇禁用。
川芎入药,具体有什么功效?川芎入药,其味极为辛香走窜,而这辛香走窜之味也正是它能够行气活血的动力。
历代医者在记载川芎的时间,对其行气活血的功效都是大为称赞。
若要使用一句话总结川芎的功效,那就是“上可止巅顶头痛,中则缓胸腹痹痛、下能行血海瘀滞”。
1、川芎上行头目,解头痛诸疾。
气血瘀滞于上,外邪上扰于顶,头目经络阻滞者,最常见头痛诸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颇为峻烈,对于多种巅顶头痛之症皆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比如气血瘀滞于上引起的头痛眩晕、眼昏耳弱等症,以川芎入药,辅以当归、赤芍、地龙、天麻、红花等药材同用,颇有行气散瘀以解头痛的作用。
而若是风寒等外邪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等情况,则可以用川芎配伍防风、羌活、白芷、荆芥穗、细辛等入药,有明显的祛风散寒以解头痛的效果。
2、川芎中开郁结,解胸腹痹痛。
血瘀气滞于中焦者,常伴有胸腹满闷胀痛之感,尤其是以胸口、两胁、腹部等胀满痹痛之感最为明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行于中焦则可以起到较好的‘中开郁结以止痹痛”的作用,对于上述之症有很好的缓解之效。
比如中焦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痛,以川芎配伍丹参、当归、红花、黄芪、党参等药同用,可有效缓解胸腹血瘀气滞之疼痛。
而对于血瘀气滞引起的两胁胀痛之症,则常用川芎配伍柴胡、香附子、枳壳等以疏肝行气,再辅以红花、桃仁、当归等以活血止痛,效果也是很好的。
3、川芎下行血海,解女科经痛。
对于女士而言,因为生理原因常会导致血瘀之症。
当血海瘀滞不通的时间,就多会出现经期疼痛、经期不稳、经闭等情况,这种情况在很多女士身上都有发生。
而川芎的辛香走窜之力下行于血海之时,可有效通畅血海之瘀滞,快速缓解多种女科血瘀滞痛之症。
比如血海瘀滞之经闭、小腹疼痛等情况,以川芎同当归、桂枝、阿胶、人参、吴茱萸等同用,有明显的温经散瘀以止痛的作用。
而若是血海瘀滞引起的经期不稳、时间紊乱等情况,则还可以用川芎同益母草、当归、熟地黄、白芍等药材同用,能起到调经止痛之良效。
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中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川芎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川芎有什么功效与作用?服用川芎谨记这些禁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川芎的功效与作用2、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3、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川芎的功效与作用4、川穹的功效与作用5、川芎有哪些保健作用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你知道的有哪些呢?川芎在生活中是一件比较常见的药材,它的功效与作用涉及很多方面,对于调理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还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以下是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1
川芎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
用川芎煎剂25-50g/kg灌胃,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对小鼠的镇静较大鼠更明显;它还能延长戊巴比妥的睡眠时间,但不能拮抗的兴奋,也不能防止五甲烯四氮唑、的惊厥或致死作用。
日本产川芎的挥发油部分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脊髓反射具有兴奋作用,剂量加大,则皆转为抑制。
2、对心脏的作用。
研究发现,川芎有增强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使动物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扩张,这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
而且,川芎有非常明显的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川芎浸膏的10%水溶液对妊娠家兔离体子宫,微量时能刺激受孕子宫,使其张力增高,收缩增强,终成挛缩;大量则反使子宫麻痹而收缩停止。
4、抗痉。
川芎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
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及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而藁本内酯则是解痉的主要成分。
iv藁本内酯还能明显解除乙酰胆碱、组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
5、抑制肺血管收缩。
川芎嗪亦能抑制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对肾上腺素或氯化钡引起的血管收缩也有抑制作用。
从离体组织和细胞对川芎嗪作用机制表明,川芎嗪对主动脉平滑肌的松弛效应与异搏停的特性非常相似,推测川芎嗪可能为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6、抗菌作用。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抗放射作用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ip比im给药效果好,im给药较ig效果好。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2
1、抗放射作用。
川芎水溶性粗制剂对大鼠、小鼠及犬的放射线照射与氮芥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川芎对大鼠的抗射效果比小鼠好。
2、用于胸胁疼痛。
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3、调经。
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
4、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
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
此外,近年来临床常用该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川芎是一种重中药植物,川芎是一种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它的功效与作用更是有很多。
对人的身体健康更是有很大的好处,下面分享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相关内容。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
1、活血行气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
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
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
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
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
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川芎的作用
抗菌作用
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2
川芎的由来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累了,便在混无顶的青松林内歇脚,忽见林中山洞边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嬉戏,药王正看得出神,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
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药王师徒又到青松林。
在离鹤巢不远的地方,巢内病鹤的`呻吟声清晰可辨。
又隔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但白鹤巢里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
抬头仰望,几只白鹤在空中翱翔,嘴里掉下一朵小白花,还有几片叶子,很像红萝卜的叶子。
药王让徒弟捡起来保存好。
几天过去了,雌鹤的身子竟已完全康复,率领小鹤们嬉戏如常了。
药王观察到,白鹤爱去混无顶峭壁的古洞,那儿长着一片绿茵,花、叶都与往日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
药王本能地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药有关。
经过实验,他发现这种植物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便让徒弟携此药下山,用它去为病人对症治病,果然灵验。
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
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
这药就叫川芎吧!”“川芎”由此而得名。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川芎的功效与作用1、川芎的功效是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在临床中,川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活血方面,可以治疗心脏的相关疾病,比如说冠心病、心绞痛,特别是对于心前区有明显的疼痛感,应用川芎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川芎还可以调节月经,对于女性月经出现延后,还有月经出现的痛经,都可以用川芎的进行调整;
2、川芎可改善循环,可以治疗一些跌打损伤,还可以治疗头疼、感冒等等,和防风等搭配治疗风热感冒效果不错;川芎还可以治疗一些风湿和类风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以及胆囊炎、胃炎等等。
川穹的功效与作用川芎是我国一种历史非常悠久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川芎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在很多中药配方中都能够见到川芎的身影。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川穹的功效与作用。
川穹的功效与作用
1.抗菌
川芎是一种功能非常丰富的药材,尤其是对于抑制细菌有非常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川芎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行气活血
川芎辛香行散,温通经脉,机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并且善于止痛。
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肋疼痛,心脉闭阻导致的胸痹心痛,肝血淤积,引起的胸肋刺痛以及各种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3.祛风止痛
川芎既能活血行气止痛,有善于祛风止痛,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不适症状。
常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头痛,无论风寒、风热还是血瘀等原因引起的头痛均有较好的效果。
4.镇静安神
川芎对人类的中枢神经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单能营养神经元,提高中枢神经的作用,还能提高脑细胞活性,能镇静安神,可以稳定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症状出现,另外人们出现极度兴奋或者焦虑时,及时服用一些中药川芎也能让症状明显减轻。
5.通络止痛
川芎辛散温通,能够旁通经络,具有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可以用来治疗各种风湿疼痛,肢体关节疼痛等症。
川芎有哪些保健作用川芎的功效与作用1、川芎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果有跌打损伤、气滞疼痛、淤血不散等情况,都可以使用川芎。
2、川芎还具有一定的祛风止痛的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治疗外感头痛、血瘀头痛等多种头痛症状。
3、川芎还具有通经络、祛风邪的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对于各种风湿疼痛、关节疼痛也有一定的治疗缓解的作用。
关于川芎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和川芎有什么功效与作用?服用川芎谨记这些禁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川芎入药,其味极为辛香走窜,而这辛香走窜之味也正是它能够行气活血的动力。历代医者在记载川芎的时间,对其行气活血的功效都是大为称赞。若要使用一句话总结川芎的功效,那就是?上可止巅顶头痛,中则缓胸腹痹痛、下能行血海瘀滞?。
1、川芎上行头目,解头痛诸疾。
气血瘀滞于上,外邪上扰于顶,头目经络阻滞者,最常见头痛诸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颇为峻烈,对于多种巅顶头痛之症皆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比如气血瘀滞于上引起的头痛眩晕、眼昏耳弱等症,以川芎入药,辅以当归、赤芍、地龙、天麻、红花等药材同用,颇有行气散瘀以解头痛的作用。
而若是风寒等外邪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等情况,则可以用川芎配伍防风、羌活、白芷、荆芥穗、细辛等入药,有明显的祛风散寒以解头痛的效果。
2、川芎中开郁结,解胸腹痹痛。
血瘀气滞于中焦者,常伴有胸腹满闷胀痛之感,尤其是以胸口、两胁、腹部等胀满痹痛之感最为明显。
而川芎辛香走窜之力行于中焦则可以起到较好的?中开郁结以止痹痛?的作用,对于上述之症有很好的缓解之效。
比如中焦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痛,以川芎配伍丹参、当归、红花、黄芪、党参等药同用,可有效缓解胸腹血瘀气滞之疼痛。
而对于血瘀气滞引起的两胁胀痛之症,则常用川芎配伍柴胡、香附子、枳壳等以疏肝行气,再辅以红花、桃仁、当归等以活血止痛,效果也是很好的。
3、川芎下行血海,解女科经痛。
对于女士而言,因为生理原因常会导致血瘀之症。当血海瘀滞不通的时间,就多会出现经期疼痛、经期不稳、经闭等情况,这种情况在很多女士身上都有发生。
而川芎的辛香走窜之力下行于血海之时,可有效通畅血海之瘀滞,快速缓解多种女科血瘀滞痛之症。
比如血海瘀滞之经闭、小腹疼痛等情况,以川芎同当归、桂枝、阿胶、人参、吴茱萸等同用,有明显的温经散瘀以止痛的作用。
而若是血海瘀滞引起的经期不稳、时间紊乱等情况,则还可以用川芎同益母草、当归、熟地黄、白芍等药材同用,能起到调经止痛之良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