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药材

紫苏种植技术

时间: 2023-11-02 21:02:37

一、地整地

紫苏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壤土。整地把土壤耕翻20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和沟宽160厘米,沟深15—20厘米。

二、直播方法

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士。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亩1公斤,直播省工,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

三、田间管理

1、松土除苗

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长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长,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

2、追肥

紫苏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在封垄前集中施肥。

苗高30厘米时追肥,在行间开沟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或硫酸铵8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垄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叶子。

3、灌溉排水

播种或移栽后,数天不下雨,要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业道,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

四、采收加工

食用紫苏叶:采摘做菜食用新鲜紫苏叶片要选择晴天,香气足。摘紫苏叶应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进行。全年每株紫苏可摘叶36一44片,每亩可产鲜叶1700—2000kg。

药用苏子梗:9月上旬开花前 ,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用镰刀从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挂在通风背阴的地方晾干。

药用苏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割下果穗或全株,扎成小把,晒数天后,脱下苏子晒干,每亩产150-180公斤左右。

紫苏怎样种植

紫苏在养护时要给予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夏季生长旺期要在及时给水的同时做好排水的措施,高温时必要的遮阴。在生长期是要注意3~5次的追肥,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处理病叶并配合药物治疗。

紫苏养护方式

1、温度光照

紫苏怎么养才能长得更好呢,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是紫苏生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养护时尽量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耐阴生长的,但是在高温期间要做好遮阳措施。把植株放在通风位置,要时常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2、水分追肥

紫苏喜潮湿,忌积水。夏季更是紫苏生长的旺盛期,水分蒸发快,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在雨季要做好土壤排水工作,避免有积水造成紫苏烂根或涝死。紫苏分枝能力很强,在栽培时就应该施够足量生长的底肥,后期再根据生长的情况进行3~5次的追肥,也可以适当结合喷施沃叶叶面肥。

3、常见病虫害和防治

(1)斑枯病:发生后叶片上会出现大片的病斑,危害叶片,刚发现植株病状时应及时采用可湿性代森锌药物来解决。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要保证放在足够通风的生长环境,注意植株的土壤排水。

(2)红蜘蛛:这种病状不同于斑枯病,红蜘蛛多是出现在叶片的背面,黄色和白色的小斑点,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植株掉叶的情况。察觉到病状发生时应该尽快把病叶修剪清理掉以免危及到整个植株,并使用乐果乳剂来进行喷洒。

4、修剪

紫苏的生长速度是比较快的,生长出的过多的分枝会吸收过多的养分,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适当的进行修剪,这样可以让植株更好的生长,整体也会比较美观有型。

紫苏的栽培技术

紫苏古名荏,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等,它要如何栽培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紫苏的栽培技术。

紫苏的栽培技术

(1)栽培方式及栽培季节 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可于3月末至4月初露地播种,也可育苗移栽,6~9月可陆续采收,保护地9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种或育苗栽种,11月至次年6月收获。

(2)种子处理及催芽 紫苏种子属深休眠类型,采种后4~5个月才能逐步完全发芽,如果要进行反季节生长,进行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均能有效地打破休眠,将刚采收的种子用100微升/升赤霉素处理并置于低温3℃及光照条件下5~10天,后置于15~20℃光照条件下催芽12天,种子发芽可达80%以上。

(3)播种育苗 江南地区育苗以3月中旬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法最佳。每公顷用种量3千克。按种植面积的8%~10%准备苗床,苗床播种量为10~14克/平方米。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一层见不到种子颗粒的薄土,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10天即发芽出苗。注意及时揭除地膜,及时间苗,一般间苗3次,以达到不拥挤为标准,苗距约3厘米见方。为防止秧苗疯长成高脚苗,应注意及时通风、透气。进入4月份即可揭除小棚薄膜,促使植株粗壮,增强定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4)整地定植 土壤在定植前10~15天进行深耕晒垡,每 公顷施复合肥1500千克,

人粪尿45000千克,垃圾肥75000 千克作为基肥。整地做成1.2米毛垄,净垄面0.9米,要求垄面平整。在定植前喷洒除草剂都尔,用量1500克/公顷,喷药后除定植穴外,尽量做到不破坏土表除草剂液膜。2天后进行定植,这样可使整个生长季节没有草害发生。定植一般在4月中旬,秧苗有2~3对其叶时进行。每垄定植6行,株行距均为0.15米。除露地栽培,紫苏可根据不同食用目的,利用保护地进行栽培,如:

①芽紫::将种子播于用3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湿润过的苗床或一些简易的育苗盘,当紫苏长至具有4片真叶时,齐地面.剪断,收获芽紫苏。

②穗紫苏:北方冬季利用温室生产,由于日照短,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南方地区可用黑.膜覆盖,使日照缩短至6~7小时琦当长至6~7片真叶时抽穗,穗长至6~8厘米时可以收获穗紫苏。

(5)田间管理 生产期间看长势及时追施尿素7~8次。在整个生长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利于植株快速生长。定植后20~25天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摘下腌制。有效节位一般可达20~23节,可采摘达出口标准的叶40~46张。紫苏分枝力强。对所生分枝应及时摘除。

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及时打杈。由于紫苏的分枝力强,如果不摘除分杈枝,既消耗了养分,拖延了正品叶的生长,又减少了叶片总量而减产。打杈可与摘叶采收同时进行。对不留种田块的紫苏,可在9月初植株开始生长花序前,留3对叶进行打杈摘心,此3对叶片也能达到成品叶的标准。

紫苏的病虫防治及采收

病虫防治

病虫害很少出现,如出现锈病,可用50%托布津1500倍进行防治,连续喷药两次,每周一次。

为害紫苏的害虫,主要是蚱蜢和小青虫,使叶片穿孔失去商品价值。在防治上,可采用敌敌畏、速灭杀丁等残效期短的强力杀虫剂喷治。喷药一定要在叶片采摘后立即进行,为降低农药残留量,可延后下一次采叶时间,2对叶片同时采摘。

叶片的采收

菜用嫩茎,可随时采摘。作出口商品的紫苏,需按标准采收,其采收标准是:叶片中间最宽处达到12厘米以上,无缺损、无洞孔、无病斑。一般于5月下旬或6月初,若秧苗壮健,从第四对至第五对其叶开始即能达到采摘标准。6月中、下旬及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叶片生长迅速,是采收高峰期,平均3~4天可以采摘一对叶片,其他时间一般每隔6~7天采收一对叶片。从5月下旬至9月上旬,一般可采收20~23对合格的商品叶,腌制后可达株产120克左右。

作药用的苏叶,于秋季种子成熟时,即割下果穗,留下的叶和梗另放阴凉处阴干后收藏。

采种

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应适当进行摘心处理,即摘除部分茎尖和叶片,以减少茎叶的养分消耗并能增加通透性。在花蕾形成前需追施速效氮肥一次,10千克,过磷酸钙一次,10千克。由于紫苏种子极易自然脱落和被鸟类采食,所以种子40%~50%成熟时割下,在准备好的场地上晾晒数日,脱粒,晒干。如不及时采收,种子极易自然脱落或被鸟食。

注意事项

紫苏种子属深休眠类型,应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育苗以3月中旬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法最佳。整地下种后,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幼苗长出后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幼苗移栽后,在表面喷施新高脂膜,有效保证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定植后要浇足定植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促进新根发生成活。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面疏松无杂草,且可避免土壤板结。为了使枝叶不相互遮光 ,要及时导引地上茎和地下茎的生长方向,使不至于拥挤。并适时喷施蔬菜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对各种病虫害实施针对性药物进行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