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始载于《名医别录》,南朝名医陶弘景曰:金银花“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说:“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热病初起发热而恶风者,亦可治疗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等症。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不仅汤剂处方中常见,而且很多中成药,如银翘解毒丸、银黄片等都有金银花这味药。
在商品中,同属的山银花、腺叶忍冬、毛花柱忍冬、细苞忍冬、肚子银花等干燥花蕾,虽产地不同,均为正品入药,但也有用同科植物盘叶忍冬、网脉忍冬、短柄忍冬冒充正品出售,亦有不法药贩,在金银花中掺入明矾或盐以增加重量,获取不当利益,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金银花
干燥的花蕾呈长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约2~3厘米,上部较粗,直径约3毫米;表面白色或绿白色,贮藏日久色渐变深,混身密被短柔毛及腺毛,偶见叶状苞片;基部生有绿色细小的花萼,先端5裂,裂片有毛,剖开花蕾,则见5枚雄蕊及1枚雌蕊;花冠呈唇形,雌雄蕊呈须状伸出,花柱密被长柔毛;闻之气味芳香,口尝味淡微苦。
伪品金银花
干燥花蕾呈头状或略呈短棒状,盘叶和网脉忍冬花蕾均比正品长,约在7~8厘米左右,而短柄忍冬则身短,仅长1.1~2.1厘米;伪品花冠橙黄色,上部略带紫红色,管细长,外光滑,内生纤毛,网脉忍冬的花柱无毛;花萼小,呈三角形,萼齿短圆状披针形,齿缘有毛;闻之略有清香味,口尝味苦。
掺伪金银花
表面颜色呈灰黄色,花蕊松软膨大,部分花蕾外裹有半透明硬皮,质地较脆,易碎,折断面有白茬,易吸潮,质地湿重,手感有黏性发涩且有颗粒感,落在台面上响声大,闻之有股刺激性味道,口尝味咸微涩。
金银花的功效很多,伪品金银花未入《药典》,不具备真品的各项功效,而掺伪品大大降低其药效,所掺异物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贻误治疗,使用时当慎辨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