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藤
(《广西药植图志》)
【异名】土甘草(《广西药植图志》),山甘草(《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相思子"条。
【采集】5~10月采摘带叶幼藤,切成约2厘米长的小段,晒干。
【药材】干燥的藤茎,细瘦,被有稀疏的细刚毛。叶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上面光滑,下面亦有稀疏的细刚毛,易脱落。气微,味甘。以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皂甙(为甘草酸等)。
【性味】《广西药植图志》:"味甘,性凉,无毒。"
【功用主治】生津,润肺,清热,利尿,治喉痛,肝炎,支气管炎。
①《生草药手册》:"生津,止渴,润肺,清热。凉茶料多用。"
②《南宁市药物志》:"叶:治乳疮。"
③《中国药植图鉴》:"叶:利尿,治支气管炎。"
④《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