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藤常用别名:钻骨风,八仙草,血糊藤,钻石风,天青地红,五香血藤,滑藤,爬岩香,满山香,香血藤。
四轮草不是小血藤。
四轮草一般指茜草,别 称:血茜草、血见愁、蒨草、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等。
小血藤常用别名:钻骨风,八仙草,血糊藤,钻石风,天青地红,五香血藤,滑藤,爬岩香,满山香,香血藤。
又名:南五味子、土木香。
【出处】:出自《草木便方》《重庆草药》:小血藤,性味、效用、用法同大血藤,香气较大血藤浓,效用更好,但生长较少。中医处方中常将大、小血藤并列,并用等分,没有小血藤时,即以大血藤多用一份以代替。
【拼音名】:Xiǎo Xuè Ténɡ
【别名】:钻骨风、八仙草、钻石风、五香血藤、滑藤、爬岩香、满山香、香血藤、天青地红、血糊藤、钻岩尖、香巴戟、土巴戟、川巴戟、秤蛇根、老蛇斑、野五味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的茎藤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Var.Sinensis Oliv.
【采收和储藏】:10~11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或半落叶木质藤本,长2-3m。根圆柱形,木质而坚硬,略弯曲。老枝灰色,小枝棕褐色。单叶互生;叶革质;叶柄长0.5-1c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呈圆形,边缘具不明显的疏齿,上面绿色,嫩叶上面有时有浅色斑纹,下面略被白粉,侧脉6-8对,不明显。花雌雄异株;花单生叶腋或簇生,直径约1cm;花被6-9,排成3轮,最外3片较小;雄蕊6-9,花丝基部稍连合,雄蕊嵌于肥大的花托缝穴中;雌蕊群球形,心皮10-30,离生,结果时花托伸长约3-7cm。小浆果球形,直径5-7mm,熟时鲜红色。种子肾圆形,种皮光滑。花期6-8月,果明7-10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葎草,桑科葎草属一种野生的攀藤植物,径上面有刺,俗称剌剌央(拉丁名: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别名:有锯锯藤、拉拉秧、拉拉腕、娃娃拳、拈拈草、小活血、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拉狗蛋、沙沙秧根等多个。
拉拉草别称:拉拉秧、锯锯藤、拉拉秧、拉拉腕、娃娃拳、拈拈草、小活血、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拉拉缨、拉狗蛋、沙沙秧根等多个。
拉拉秧,桑科葎草属一种野生的攀藤植物,径上面有刺,俗称剌剌央(拉丁名: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中文学名葎草。
生于耕地,尤其在沟边,路旁和荒地,长势旺盛常形成单一群落,是麦田和果园中的主要害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华东、台湾等。
扩展资料:
拉拉秧形态特征:
为一年生或多年生常绿缠绕草本,长达4m多。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茎淡绿色,有纵棱。
叶近肾状五角形,直径7~10cm,掌状5深裂,稀为3或7裂,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叶两面生粗糙刚毛,秋季开花,花小,果穗绿色,类似松球状,瘦果球形微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拉拉秧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等的藤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3.1 血藤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血藤的用法用量 3.6 化学成分 3.7 血藤的药理作用
4 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的茎藤·《中医大辞典》·血藤
4.1 血藤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归经 4.4 功能主治 4.5 使用注意 4.6 化学成分 4.7 血藤的药理作用
5 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5.1 血藤的别名 5.2 来源及产地 5.3 性味 5.4 功能主治 5.5 血藤的用法用量 5.6 化学成分 5.7 血藤的药理作用
6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辞典》·血藤
6.1 出处 6.2 拼音名 6.3 血藤的别名 6.4 来源 6.5 原形态 6.6 生境分布 6.7 性状 6.8 炮制 6.9 性味 6.10 功能主治 6.11 血藤的用法用量 6.12 注意 6.13 附方 6.14 摘录
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血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血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血藤 * 血藤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uè téng
2 英文参考
henry magnoliavine stem or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等的藤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血藤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1]。
3.1 血藤的别名
小血藤、活血藤、黄皮血藤、气藤[1]。
3.2 来源及产地
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larke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等的藤茎[1]。前者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后者分布山西、陜西、甘肃及华中、西南地区[1]。
3.3 性味
辛、酸、苦,温[1]。
3.4 功能主治
功在活血行瘀,理气化湿[1]。主治跌打损伤,痨伤吐血,心胃气痛,筋骨肢节酸痛,脚气,痿蹙,月经不调[1]。
3.5 血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孕妇忌服[1]。
3.6 化学成分
翼梗五味子含翼梗五味子木脂素,果实含五味子酚(Schisanhenol)[1]。
3.7 药理作用
本品可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其中成分对实验性肝损害的小鼠有一定的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1]。
4 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的茎藤·《中医大辞典》·血藤
血藤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浙江中药手册》记载的红藤之别名[1]。
4.1 血藤的别名
血藤、大活血、大血通、血木通[2]。
4.2 来源及产地
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的茎藤[2]。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2]。
4.3 性味归经
苦,平[2]。入肝、大肠经[2]。
4.4 功能主治
功在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2]。
1.治肠痈,乳痈,风湿痹痛,四肢酸楚,痢疾,经闭,痛经,钩虫病,蛔虫病[2]。煎服:9~15g[2]。
2.治跌打损伤[2]。捣烂,敷伤处[2]。
4.5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2]。
4.6 化学成分
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毛柳苷、鹅掌楸苷(Liriodendrin)等[2]。
4.7 血藤的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明显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能显著增加心脏正常搏动及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2]。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2]。
5 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茎·《中医大辞典》·血藤
血藤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昆明鸡血藤之别名[1]。
5.1 血藤的别名
网络鸡血藤、血藤、蓝藤、土鸡血、松藤、白骨藤、硬壳藤[3]。
5.2 来源及产地
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Millettiareticulata Benth.的茎[3]。分布长江以南及台湾等地[3]。
5.3 性味
苦、微甘,温,有小毒[3]。
5.4 功能主治
功在养血补虚,活血通经[3]。主治气血虚弱,月经不调,经闭,遗精,盗汗,白带,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小儿麻痹后遗症,放射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3]。
5.5 血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9~30g[3]。
5.6 化学成分
茎含7羟基8,4’二甲氧基异黄酮等[3]。
5.7 血藤的药理作用
昆明鸡血藤煎剂或酊剂对子宫有直接的兴奋作用[3]。小剂量能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剂量增大或对受孕子宫则较易引起痉挛性收缩[3]。
6 木兰科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辞典》·血藤 6.1 出处
《四川中药志》
6.2 拼音名
Xuè Ténɡ
6.3 血藤的别名
大血藤(《草木便方》),活血藤(《天宝本草》),黄皮血藤(《四川中药志》),紫金血藤(《重庆草药》),气藤(《贵州草药》),香石藤、铁骨散、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
6.4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3~6月间,砍取藤茎,锯段晒干。
6.5 原形态
①翼梗五味子,又名:峨嵋五味子。
攀援灌木。当年生幼枝淡绿色,光滑无毛,上被白粉,五棱形,棱上具翅膜;一年以上者紫棕色,略呈方形至圆形,具狭翅或无翅,皮孔淡棕色,显明;芽鳞卵形,宿存于小枝基部。单叶互生,半革质;阔卵形或近于圆形,长9~11厘米,阔5~8厘米,先端尖尾状或短尖尾状,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稀细齿;上面绿色,被少许白粉,下面淡绿,白粉较浓厚;叶柄红色,被白粉,长2.5~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单生于叶腋间,径约1.5厘米,白色,花梗细长,长4~5厘米,基部有细小苞片1枚;萼片3,圆形,大小略等,淡绿色或黄绿色;花瓣3,形同萼片;雄蕊多数,花药白色,内向。雌花着生于长约7~8厘米的花梗上;花萼、花瓣与雄花相同;子房光滑无毛,花柱极短。果实圆球形,红色,长4~5毫米,具极短柄;种子棕黄色,常呈半圆形。花期5~6月。
生于林中或林边。分布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地。
②华中五味子又名:楔药北五味子。
攀援灌木,长约5米余。小枝圆柱形,红褐色,无毛。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面苍白色,无毛.花单生于叶腋,黄绿色,直径约1.5厘米;雄蕊10~15,花药楔状倒卵形,顶端微凹或平截。果实红色,卵状球形,长6~9毫米。
分布山西、陜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作五味子使用,商品称"南五味子",参见"五味子"条。
6.6 生境分布
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6.7 性状
干燥藤茎呈圆柱形,粗壮;少有分枝。一般锯成长约30~60厘米的段落,径约2~6厘米不等。表面棕褐色微带黄色,皮质粗糙,但少里鳞片状者。质坚实,木质性强,切断面皮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气味微弱。以条大、色红身干、无杂质者为佳。
6.8 炮制
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6.9 性味
辛酸,温。
①《草木便方》:"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麻酸涩苦,无毒。"
③《重庆草药》:"辛,温,无毒。"
6.10 功能主治
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草木便方》:"入血分,破瘀生新。疗损伤积血,止痰血,鼻衄,臌胀,金疮。"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通气,又治恶毒。"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舒筋活络,通经破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调月经。"
④《贵州民间药物》:"治心气痛。"
⑤《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强筋壮骨。治五痨七伤,跌打损伤,风湿血痹,筋骨肢节酸痛及脚气,痿躄。"
⑥《贵州草药》:"除湿,理气止痛。治胃气痛。"
6.11 血藤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6.12 注意
《四川中药志》:"血虚气弱的孕妇忌服。"
6.13 附方
①治痨伤吐血,喉头发痒,腰痛:大血藤一两,龙胆草五钱,血胆三钱。泡开水服。
②治贫血: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三钱,金樱根一两,黄精四钱,石豇豆五钱。煎水服。妇女加天青地白草一两,白指甲花三钱;男性加左转藤四钱。
③治吐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大血藤一两,小血藤一两,杜仲一两,木瓜一两,五加皮一两,鸡矢藤根一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④治风湿关节痛:气藤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神经衰弱,胃痛:香石藤根二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6.14 摘录
《*辞典》
7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