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药材

刘寄奴中药作用和用途,中药刘寄奴的功效的功效与作用-刘寄奴中药作用和用途,中药刘寄奴的功效的图片样子

时间: 2023-02-23 14:02:32

北刘寄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北刘寄奴的别名 4 来源及产地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使用注意 8 化学成分 9 北刘寄奴的药理作用 10 北刘寄奴药典标准

10.1 品名 10.2 来源 10.3 性状 10.4 鉴别 10.5 检查

10.5.1 水分 10.5.2 总灰分

刘寄奴中药作用和用途,中药刘寄奴的功效的功效与作用-刘寄奴中药作用和用途,中药刘寄奴的功效的图片样子

10.6 浸出物 10.7 含量测定

10.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0.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0.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0.7.4 测定法

10.8 北刘寄奴饮片

10.8.1 炮制 10.8.2 性味与归经 10.8.3 功能与主治 10.8.4 用法与用量 10.8.5 贮藏

10.9 出处

1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北刘寄奴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北刘寄奴的中成药

1 拼音

běi liú jì nú

2 概述

北刘寄奴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中药志》记载的铃茵陈之别名[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3 北刘寄奴的别名

金钟茵陈、黄花茵陈、北刘寄奴、园香草[2]。

4 来源及产地

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全草[2]。主产江苏、安徽、浙江、云南、广西等地[2]。

5 性味

苦,寒[2]。

6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祛瘀[2]。

1.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蚕豆病,泌尿系结石,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血痢,血淋,产后瘀滞腹痛,跌损瘀痛[2]。煎服:9~15g[2]。

2.治创伤出血,烧烫伤[2]。研末撒或调敷[2]。

7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8 化学成分

本品含芹菜素、木犀草素等,又含强心苷及挥发油[2]。挥发油含α柠檬烯,1,8桉叶素、薄荷酮等[2]。地上部分含阴行草醇、异茶茱萸堿、黑麦草内酯等[2]。

9 药理作用

本品有扩张胆管、促进胆汁排泄和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2]。对伤寒痢疾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2]。

10 北刘寄奴药典标准 10.1 品名

北刘寄奴

Beiliujinu

SIPHONOSTEGIAE HERBA

10.2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干燥全草。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0.3 性状

本品长30~80cm,全体被短毛。根短而弯曲,稍有分枝。茎圆柱形,有棱,有的上部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或有白色髓。叶对生,多脱落破碎,完整者羽状深裂,黑绿色。总状花序顶生,花有短梗,花萼长筒状,黄棕色至黑棕色,有明显10条纵棱,先端5裂,花冠棕黄色,多脱落。蒴果狭卵状椭圆形,较萼稍短,棕黑色。种子细小。气微,味淡。

10.4 鉴别

(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可见非腺毛,非腺毛2~4细胞。皮层由2~4列细胞组成。中柱鞘纤维成环状。韧皮部较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都10余列,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射线细胞单列。髓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具细密的纹孔。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试液,在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0.5 检查 10.5.1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10.5.2 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10.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0.0%。

10.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0.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3%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9nm。理论板数按木犀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10.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木犀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即得。

10.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l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0.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素(C15H1006)不得少于0.050%。

10.8 北刘寄奴饮片 10.8.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10.8.2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脾、胃、肝、胆经。

10.8.3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痛,瘢瘕积聚,血痢,血淋,湿热黄疸,水肿腹胀,白带过多。

10.8.4 用法与用量

6~9g。

10.8.5 贮藏

置干燥处。

10.9 出处

刘寄奴有哪些功效呢?

(南史》记载了宋武帝刘裕的一个传说:刘裕小名刘寄奴,他少年时打猎射伤了一条食人巨蟒。次日,散步山林见到几个青衣童子正在捣药,说是主人昨日被刘寄奴射伤,等着神草救命。刘寄奴吼了一声:“大胆妖孽,我正是刘寄奴!”青衣童子便倏然不见了。于是他拿走药臼里的药草,发现竟是愈伤奇药,后人便把它命名为“刘寄奴”。

这则故事虽是神话传说,但刘寄奴确实是—种伤科良药,它含有挥发油,具有消炎杀菌、利胆等作用。中医称其为疗金创、止出血之要药,外部出血局部肿胀可用本品煎汤淋洗创口,能够消炎止痛,防止感染。有人用刘寄奴10克煎汤治疗外伤后血尿、腹胀,3-5 天内收至满意疗效。刘寄奴汁兑人香油,是民间冶烫伤良药。

民间还流传着刘寄奴治病的验方,如治赤白痢疾,用刘寄奴、乌梅、干姜各等份,水煎服有良效;治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后空腹服6克也有效果。

化痰良药——鲜竹沥

我们在药店里经常能看到鲜竹沥口服液、复方鲜竹沥等中成药。鲜竹沥是从新鲜竹子中提取的汁液。它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饮品。

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寒,能清心肺之火,有清热化痰、豁痰润燥、定惊之效。关于它的由来民间还有一个小传说。

从前,天目山下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平日里积德行善,过着平和安宁的日子。这一日,老妇人得了痰欠症,咳嗽、气闷、痰多,,坐卧不宁。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有、心为老妇人解除病痛,于是化身为一走方郎中,来到老夷妇家。

他将青竹一头放入灶膛,不一会儿,那青竹后边竟然滴出好多水来。韩湘子接了大半碗,双手捧蛤老妇人,说:“这碗药水分三次服用,饮后便好,”果然喝下不久,头痛、胸闷、咳痰、气喘的症状就全没了。

于是,后人就将这种从鲜竹中烤出的药水称为“鲜竹沥”。

刘寄奴有哪些功效?

刘寄奴的药效:据《开宝本草》:“刘寄奴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现代临床研究证实刘寄奴外用治烧伤,外伤出血时用刘寄奴煎水汁洗伤口能消炎止痛。

为什么叫刘寄奴?传说此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当他尚未当上皇帝时,曾带兵打了胜仗,在追歼敌残兵到一山边时遇一大蛇挡路,他一箭射伤大蛇,次日又去那里看看,听见有人声在捣烂什么东西,发现有几个小孩在捣药,一打听,才知是他们的大王被箭伤,正捣药为之敷治,刘裕赶走小孩,把他们的药取回,就是治金疮的好药,人们不知此药名就叫“刘寄奴”了。

植物刘寄奴名字的来历

植物刘寄奴的名字源于,刘寄奴射蛇得来的药草甚为灵验,人们不知道名字,就把它叫做“刘寄奴”。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

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

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

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

扩展资料:

功效

1、对肝脏的作用 阴行草(即北刘寄奴)浓缩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下降;对麻醉犬和大鼠有明显利胆作用.刘寄奴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损害引起的大鼠高SGPT,是刘寄奴煎剂防治棉酚肝损害的有效成分.

2、抗菌作用 阴行草对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

3、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寄奴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