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药材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浙贝母的图片样子

时间: 2023-02-23 17:49:02

贝母的味道是苦的吗

川贝母的味道是微微带有一点苦味的,这是真正的川贝母的味道,但是虽说它是苦的,但是戚薇很好闻,让人觉得心神很清爽。不过,如果是没有闻过的朋友,估计就会觉得这个味道有点腥了。

川贝母怎么煮

1、首先准备一些川贝母、料酒、蛤蜊、葱、味精、姜、盐、鸡油等。

2、将所有食材清洗干净放在一边,先将川贝母粉、蛤蜊肉、姜葱料酒安静锅里,加水煮半个小时。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浙贝母的图片样子

3、半个小时后,再加入剩下的调料,或者是自己想吃的其它口味,就可以出锅了。

川贝母能和什么一起吃

川贝母可以和多种食材一起吃。但是要注意的是川贝母不能和辛辣有你的食物一起吃。如果是对川贝母过敏的人也千万不要吃川贝母。总之自己如果是病人,就一定要在医生的叮嘱下合理用药,不要自己“发明”药,最后却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川贝母可以直接吃吗

川贝母不能直接吃,因为它的味道有些苦,再就是川贝母是不能生吃的,一定要加工。一般情况下是磨制成粉,或者是切成片,再用开水泡一下就可以喝了,当然要是想过得精致点,就可以用雪梨一起炖,或者是其它食材一起煮都可以。

浙贝果实是长在地下吗浙贝果实是生长在?

你说的是浙贝母吧,我们入药用的是它的鳞茎,长在地下。它的果实在地上,花落后开花结果。

浙贝母开花图片

浙贝母(拉丁学名:Fritillaria thunbergii),多年生草本。

浙贝母的鳞茎为半球形,直径1.5~6cm,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竖立,圆柱形,高50~80cm。

浙贝母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cm,宽6~15毫米;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

贝母与知母的区别

知母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 能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主 治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浙贝母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土贝母,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临床常与牡蛎、天花粉、薏苡仁、鱼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上述三类贝母常用量均为6~12克,因其反乌头,故不能与乌头及其“兄弟” 天雄、附子同用。

浙贝母——你可能没见过这么萌的原植物

第一次看到别人发浙贝开花的图时,就被这个萌萌的小卷须给吸引住了。充满了欧洲宫廷的画风,有点像小丑的帽子,又有点像国王的胡子。

所以这次有幸和萧董,以及美女林总一起去磐安浙贝母种植基地的时候,心中还是万分期待的,可以一睹这个小萌物的真容。

(浙贝母,摄影:网络上的风)

因为行程的原因,第一天先去了大盘山药用植物园,第二天才赶到浙贝母基地。现在正处于浙贝母的花期,本来以为能看到满眼的浙贝花开,一株株浙贝像一个个小卷须的列兵整整齐齐站在田垄间的场景。

(浙贝母,摄影:网络上的风)

但到了基地,只见绿油油的植株覆盖着田垄,却看不到一点开花的迹象,我心中不由得充满了疑问?

随行的萧董向我介绍,原来为了让植物的营养能尽量地集中在浙贝的鳞茎上,农户在浙贝植株的生长过程中,会摘掉浙贝母上面的花茎,防止营养流失到花中。

(浙贝母,摄影:网络上的风)

听到这样的介绍,我心中不由得哭笑不得。不过农户为了保证商品的质量,这么做也属正常。参观了不少种植基地之后,愈发觉得农户们赚钱不易,常常付出艰险的劳作之后,还要看天时,以及市场变化。

好在田间还有一些漏网之鱼,偶尔还是能发现几株正在开花的浙贝,赶紧拍照留念。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是百合科贝母属的植物。叶近条形及披针形,叶在最下面的对生或散生,向上兼散生,对生和轮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

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顶端的花有三到四枚叶状苞片,先端卷曲,其余的具两枚苞片。我们看到的小胡子,是它的苞片而不是叶片。

(浙贝母的果,图片来源于网络)

浙贝母的花枯萎之后,它的蒴果渐渐长大,长约2-2.2厘米,宽2.5厘米,棱上的翅宽约6~8毫米。

(浙贝母,摄影:zh)

浙贝的鳞茎由2-3枚鳞茎组成。新鲜鳞茎是白色的,在干燥之后,表面会变成灰褐色或黄褐色。

(浙贝母,摄影:zh)

浙贝母的繁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种子做有性繁殖,一种是用种鳞茎做无性繁殖。作为商品种植时,一般采取无性繁殖的方式。在每年的9、10月份将种鳞茎种下,第二年的初夏,五月份下旬植株枯萎后采挖。

浙贝母作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主产于浙江省,江苏(南部)和(湖南)。浙贝种于宁波象山的,块头比较大,称为“象贝”、“大贝”。在东阳地区有一种浙贝的变种,称为“东贝”。

(浙贝母,摄影:网络上的风)

很多人听到浙贝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我只听过川贝,浙贝是什么鬼?实际上,浙贝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川贝的使用则是在明朝末期才开始出现。

两者都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浙贝清热散结,化痰止咳,药效偏于散,更适用于急性咳嗽,而川贝养阴润肺,清热化痰,药效偏于补,更适用于久咳不愈。

其实除了浙贝,川贝之外,作为药用的还有平贝,伊贝等等。

由于篇幅的原因,将在下一章详细讲述不同品种的贝母及原植物的区别。这里就不再累述。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