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桑寄生的作用与功效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2、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等。
3、桑寄生既能祛除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对于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4、桑寄生专入肝肾,为补益肝肾要药,所以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常常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
5、桑寄生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导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1、祛风湿,强筋骨。桑寄生能驱风养血,有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症状的功效。一些有风湿病的人阴雨天会坐立难安,浑身难受,不妨多喝桑寄生茶和用桑寄生作为食补,可能会对风湿病有一定的效果。
2、降压利尿。与氨茶碱相比,桑寄生毒性比较低,并且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加上桑寄生能够舒张冠状血管,对抗脑垂体后叶素,所以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很多高血压药成分里也都会含有桑寄生。
3、抗病毒。桑寄生能够有效且快速地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提高身体免疫力。
4、安胎养血。桑寄生能养血安胎,补肾固胎元,常与一些因血虚胎动不安的药剂同用,如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
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治久咳,舌纵眩晕。
桑寄生(学名:Taxillus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别称桃树寄生,苦楝寄生等。嫩枝、叶密被褐色或红褐色星状毛,有时具散生叠生星状毛,小枝黑色,无毛,具散生皮孔。产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贵州、湖北、湖南等地。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扩展资料:
临床应用: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将桑寄生制成冲剂,每包相当于生药1.3两。日服2次,每次0.5包,少数病例每次1包。观察64例,疗程4周至5个月不等。治疗期间,有高血压者继续服降压药,原用复方硝酸甘油者,仍继续服用。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76%,其中显效(心绞痛程度减轻二级)率占24%;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44%,显效者占25%。另报道,桑寄生对降低胆甾醇亦有一定作用。
治疗冻伤:取桑寄生1斤,加蒸馏水10斤,煮沸3分钟,过滤,滤液用文火熬制成膏。Ⅰ度冻伤用桑寄生膏2.5克,加入蒸馏水35毫升,酒精8毫升,白陶土4.5克,混合后涂敷患处(不能用于溃疡面);Ⅱ、Ⅲ度冻伤用桑寄生膏3克,加入甘油10克,单软膏35克,锌氧粉2克,调匀敷于局部。药物配制时须按处方顺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桑寄生
【桑寄生】
别名:茑、寓木、宛童、桑上寄生、寄屑、寄生树、茑木
【桑寄生的基本介绍】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四川寄生、红花寄生、毛叶钝果寄生的枝叶。冬季至次春季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桑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
【桑寄生的营养价值】
枝、叶含广寄生甙即蒿蓄甙,并含槲皮素等。
【桑寄生的选购】
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1cm;表面红褐色或灰色,具细纵纹,并有众多细小皮孔,小枝有棕红色细毛。有时逞叶,多卷缩,完整者呈卵圆形,全缘,棕色,革质,幼叶亦被棕红色细毛。茎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榈色较浅。无臭,味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