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不仅是一种中药材,而且其食疗价值也是很大的。鸡内金可以煎服,也可研磨成粉吞服,吞服一般剂量是4至5克,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鸡内金吃法有哪些吧。
鸡内金的吃法介绍:
鸡内金粳米粥
将焙干的鸡内金和蝉蜕一起研磨成粉,然后将适量的粳米清洗干净,并加水煮成粥,等粳米粥快熟的时候,倒上研磨好的粉末,再煮几分钟,关火后放上少量白砂糖。这款鸡内金粳米粥就算是做成了。这款粥可对小孩夜间啼哭不止、小儿佝偻病等具有不错的缓解作用,而且对成人还能安神补气,缓解神经衰弱等病症。
鸡内金赤小豆粥
首先将赤小豆和粳米放到锅里煮,然后等熟的时候放上鸡内金粉末和白糖,就可以了。鸡内金赤小豆粥,对尿路结石具有非常好的功效,能缓解小便不通畅、小便疼痛的症状,而且还能帮助结石的顺利排出。
鸡内金山楂红枣汤
将鸡内金和新鲜的山楂清洗干净,并用开水将红枣清洗干净,然后将三者一起炖煮,半个小时后,喝汤就可以了。这款汤能起到祛痰的功效,对久治不愈的咳嗽,具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鸡内金西红柿鸡蛋
首先要将焙干的鸡内金研磨成粉,随后将西红柿清洗干净,并切成小块,然后将鸡蛋打碎,并加入少许的盐和鸡内金搅拌均匀,然后就像做番茄鸡蛋的做法一样,这样就可以吃了。
鸡内金炖鸡蛋,将鸡蛋打破和水、食盐和料酒一起搅拌均匀,然后放上鸡内金粉末,并放到锅里蒸煮,彻底熟了后,就可以吃了。
1、首先可以将鸡内金研末冲服,但是由于鸡内金味道苦涩,所以难以下咽,可以选择将鸡内金研成的粉末装入空胶囊中温水送服即可。
2、其次,可以将鸡内金和其他蔬菜一起炒,也可以将鸡内金粉与面粉、鸡蛋等一起煎成饼、或煮粥中加入鸡内金,这都是日常可选的鸡内金的烹饪方法。
3、鸡内金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不管是对面食积滞还是对肉食积滞都有很好的消化作用,多种中成药中都含有此药。当出现不欲饮食、口中异味、大腹胀满、大便酸臭味、舌红苔黄厚腻等症状时,可以选择以上方法食用鸡内金,往往效果较好。
很多人不知道鸡内金是什么东东?鸡内金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是鸡胃最里面一层金色镀薄膜,属于消化器官,简单点说,就是鸡胗上面黄色的部分 。鸡内金可是好东西,主要有健脾、调理消化功能、缓解结石等多重功效,鸡内金在民间还有“一两鸡内金等于二两黄金”的说法,足见鸡内金的疗效。
鸡内金有很多种吃饭,常见的有把鸡内金磨成粉,和其他中药食材一起熬汤喝,还可以把鸡内金作为食材,炒菜吃等等。
鸡内金有哪些功效?鸡内金有哪些功效呢?据资料记载,鸡内金在健脾、调理消化功能、促进食欲、缓解结石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
从鸡内金的营养成分来说,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淀粉酶、微量微蛋白酶、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同时含有18种氨基酸。正是由于这些营养成分可以促进人体分泌更多的胃液,增加酸度和胃动力,对于治疗消化不良、肠胃不适、促进食欲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父母常常头疼的小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鸡内金就可以帮上大忙,把鸡内金磨成粉,每天给孩子吃,一段时间后,孩子的食欲就会恢复。
同时,鸡内金有缓解结石的效果,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 说明自古以来,民间中医就有用鸡内金来治疗结石的经验。
除了上面提到的鸡内金主要作用,鸡内金还有治疗遗尿,缓解腹泻,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的功效。
说了这么多鸡内金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是药三分毒”,不能单纯的过度依赖鸡内金,当作“百宝药”,要注意度,适量的吃。
鸡内金的吃法一般市面上,卖的比较多的是是炒鸡内金,炒鸡内金在健脾胃上的功效比较强,而生鸡内金在消食、缓解结石上的作用比较强。
下面介绍的几种鸡内金吃法,不管是炒鸡内金、生鸡内金都是一样的:
(1)第一种吃法:熬成汤
把鸡内金磨成粉是最普遍的吃法,可以搭配不同的中药食材熬汤服用。要注意的是,在民间流传的鸡内金方子有很多种,不同方子治疗不同症状,一定要遵医嘱。
比如说三金汤,鸡内金9g、海金砂15g、金钱草30g、冬葵子、石韦、瞿麦各9g,把这些中药食材放入锅里面,加水煮30分钟,就可以服用了,有缓解尿路结石功效。
鸡内金有些许腥味,特别是生鸡内金,很多人闻不来这种味道,如果熬成汤喝不下的话,可以把鸡内金磨成粉,弄到胶囊里面,这样比较省时方便。
(2)第二种吃法:做成主食
可以把鸡内金粉和大米一起熬成粥,当作主食来吃,也可以把鸡内金粉和面粉、水揉成面团,做成煎饼吃,这样既美味又可以治疗疾病。
(3)第三种吃法:炒菜吃
炒菜的时候,把鸡内金粉加入进去,比如说芹菜炒香干的时候,加入鸡内金粉。
结语鸡内金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是再次提醒,要注意适量哦,不要过度依赖鸡内金。在鸡内金吃法上,变着花样来,各种吃。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