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大家都很熟悉的吧,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的种类之一哦,也是可以食用的,可以有保健和药用的双重效果。黄精可以有很多的食用方法,来看看关于黄精的食用方法以及保健效果吧。
1、黄精米粥 :每次取黄精15克(鲜者30克)切细和米50克,并加水500毫升,冰糖适量,用文火煮至米仁开花,粥稠见油,调入陈皮细末2克,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补气益血、美容延寿,对体虚、气血不足有疗效。
2、黄精冰糖煎:鲜黄精、冰糖各30克,两味一同入锅,水煎30 分钟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咳血、妇女白带过多。
3、黄精枸杞汤:黄精、枸杞子各12克,将两味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病后和术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贫血等症。
4、黄精汤:黄精15克,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脾胃虚弱、精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咳嗽少痰、头晕目眩等症。这样的搭配方法可以有很好的缓解头晕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啊或者是食欲不振的人群有帮助。
关于黄精的食用方法以及保健效果等一些小常识大家都知道了吧,黄精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煮水,煲汤,还可以煮粥,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对于缓解脾胃虚弱有帮助的哦,大家可以试试这样的食疗方法。
黄精这种食材,在我们的生活中被使用得比较广泛,可以将黄精做成一些食谱来进行使用,不仅具有很好的保健用途,而且味道也是比较突出的,那么你知道黄精怎么吃可以保健养生呢?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将为大家展开详细讲解。
黄精粥
主料:准备二十五克黄精或五十克鲜黄精、一百克粳米,适量的白糖。
做法:
1、先把备好的黄精洗净后切成片,放入砂锅内,加水煎取浓汁,去渣。
2、再把米淘洗净,连同煎汁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沸,改为小火煮约半小时,放入适量的糖调味即成。
功效:经常食用黄精粥可以补肺气,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可以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黄精肉饭
主料:准备一百克粳米,二十五克黄精,半斤瘦猪肉,一百五十克洋葱。
调料:准备适量的料酒、精盐、味精、白糖、葱花、姜末。
做法:
1、先把准备好的黄精洗净切成薄片,猪肉洗净切丝,洋葱去掉老皮洗净切丝。
2、将锅烧热,放入猪肉煸炒至水干,加入料酒、味精、精盐、白糖、葱、姜。煸炒至肉将熟,加入洋葱和适量水,小火焖烧至熟烂。
3、再把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时加入黄精,煮至水将收干,倒人肉菜,改为小火焖煮到饭熟即可食用。
功效:黄精肉饭营养滋补,可以补中益气、润泽皮肤,美容养颜,此外对于心血管系统病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黄精的吃法是有很多的,上文介绍的这几种吃法是比较独特的,不仅味道好,而且保健,功效非常称赞,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如果想吃一些黄精来滋补养生的话,那么选择上文介绍的这些食谱是非常值得品尝的。大家不妨借鉴上文的讲述,来制作这些黄精的食谱。
生黄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精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很多,下面给大家来介绍下黄精的功效,黄精的作用,黄精的食用方法.希望大家可以来认真学习下黄精的功效,黄精的作用,黄精的食用方法的知识.
原理
1
对黄精的最早认识,应是小时候家里的黄精酒,从那时就有了黄精是补品的印象,因为一般只有补药才会用来泡酒的。的确,这黄精酒就有益精补血,健骨壮阳,抗衰延寿的作用,对体寒,肾虚腰痛等人士颇有疗效。 黄精是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是老年人较理想的补养之品,无大补温燥之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而且,黄精还具有降血压及降血糖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起降低血脂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入药黄精又分为生黄精,熟黄精,甜黄精,酒黄精等,功效略有不同,各有增减。 黄精除了入药,泡酒,还可以做药膳,像黄精炖瘦肉汤,黄精玉竹猪横?汤,黄精当归鸡蛋汤,黄精粥,黄精蒸鸡等。黄精粥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脾胃虚弱,黄精蒸鸡则对冬季体倦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等甚有疗效。
2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精的作用介绍:
END
步骤/方法
黄精的作用,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 能滋肾阴,润肺燥。治阴虚肺燥咳嗽,可单用熬膏服,或配川贝母,知母等同用; 治劳嗽久咳,可配地黄,天冬,百部等同用。
黄精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 黄精既补脾阴,又益脾气。若脾胃气虚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如脾胃阴虚而致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者,可与石斛,麦冬,山药等同用。
黄精的作用,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治肾虚精亏,常配枸杞子等同用; 治消渴,常配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精的食用方法: 黄精是老年人较理想的补养之品。因为老年人(特别是秋冬季)不仅阳气较弱,而且阴气多有不足。黄精其性平和,作用缓慢,可作久服滋补之品,既有补脾气,兼补脾阴,又有润肺生津,益肾补精的作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