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痛怎么办
足少阳胆经痛是需要你及时的去通过药物的方式去进行治疗,另外也可以去通过针灸按摩的方式再去按摩这个足三里的地方,去进行有效的缓解和改善,来改善目前身体上所引起的疼痛的症状。
胆经分布在人身体的两个侧面,从头到颈,再下行至腰、腿、足。胆经是人身体气血活动的枢纽,平时按照胆经的循行位置,多拍打腿的两侧、身体的侧面,会觉得全身轻松。胆经的气血在子时最旺,也就是23时到凌晨1时,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敲胆经最好。晚上睡前拍打胆经还能促进消化,帮助减肥,美容养颜。
胆经胸腹髋部8个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22、渊腋穴
位置:在侧胸部,举臂,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主治:胸满,胁痛,腋下肿,上肢痹痛,臂痛不举。
23、辄筋穴
位置:在侧胸部,渊腋穴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主治:胸满,胁痛,腋肿,肩臂痛,气喘,呕吐,吞酸。
24、日月穴
位置: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胃脘痛,胁肋胀痛,黄疸,呕吐,吞酸,呃逆。
25、京门穴
位置: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腰痛,胁痛,脊强脊痛,腹胀,呕吐,肠鸣,泄泻,水肿,小便不利。
26、带脉穴
位置: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第11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主治:腰痛,胁痛,腹痛,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疝气。
27、五枢穴
位置:在侧腹部,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主治:腹痛,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疝气,便秘。
28、维道穴
位置:在侧腹部,髂前上棘的前方,五枢穴下0.5寸。
主治:小腹痛,水肿,月经不调,阴挺,疝气。
29、居髎穴
位置:在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足痿,疝气。
《黄帝内经》中提到“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上病下治在古书中早有记载,肩痛颈后痛偏头痛肩背痛,按摩这些小穴位,来跟疼痛告别。
上病下治的理论依据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084e9993e65367f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证。《四总穴歌》里提到,“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意思是,胃肠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头痛、项强可按摩列缺穴;面口部有病,比如牙疼,可按摩合谷穴。
肩痛按摩阳陵泉穴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f0ab650683d6b5d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老百姓常说的肩关节疼痛,主要指“疼痛”和“活动受限”两个方面。肱骨头是圆的,像乒乓球一样。正常情况下,它在关节腔里自由转动没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它的活动就受限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肩周炎。另有一种能够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疾病叫肩袖损伤,除了疼,它会伴有明显无力,这就需要手术干预了。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e4e6684bd031eb1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老百姓常说“伤筋动骨”,这个“筋”包括筋膜、肌肉、韧带、关节囊、肌腱等。中医认为,肩周炎、五十肩和肩袖损伤都是属于筋的病。中医讲“筋会阳陵泉”,阳陵泉穴在足少阳经上。因为足少阳经和手少阳经的经气是相通的,上病下治,所以手少阳的问题可以按摩足少阳上的穴位来治疗。
巧按阳陵泉穴缓解肩痛
颈后痛点揉昆仑穴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8be7987fb60daec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颈后疼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老低头刷手机,脖子受凉都会引起颈后疼痛。我们有一条经络,叫做足太阳膀胱经,它是从头上开始,到后背,大腿,一直到脚的位置。颈后的不舒服可以通过按摩脚上的昆仑穴来治疗。
巧按昆仑穴缓解颈后痛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c4b84a1a8abd8d2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先找到外踝骨头尖,再找跟腱,它们俩中间凹陷处就是昆仑穴。垂直用力,压进去,然后拨一拨,找到酸胀的感觉,揉两三分钟即可。
偏头痛巧按太冲穴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c1812090a3a5318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偏头痛在临床上很常见,而且中青年女性偏多,和我们的压力、睡眠、情绪关系密切。这个病也叫作少阳头痛或者叫胆经头痛。首先,足少阳胆经经过我们的侧头部,刚好跟偏头痛的位置重合。其次,肝胆主决断,当情绪起伏很大时,就会出现胆经的疼痛。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4fdea0067170ab2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中医认为,肝经和胆经是相互表里的,同样经气是相通的。《内经》里提到,“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就是说五脏有病的时候,取十二原穴。肝经的原穴就是太冲穴,在我们的脚上,所以可以“头痛医脚”。
巧按太冲穴缓解偏头痛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69fd26bd83e5fc8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用针刺、按压或点揉太冲穴,可以清肝胆有余之火,疏通经络气血。血脉畅通之后,通则不痛。我们要交叉取穴,左侧头痛,找右脚。从脚第一趾和第二趾中间,往上推,推到骨缝儿,在两个骨头交接的位置就是太冲穴。推两三分钟即可。
拉伸颞肌缓解偏头痛
肩背痛找准肺心穴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15a7e38d35c199c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由于伏案所带来颈肩疼痛很常见。治疗颈肩疼痛可以用第二掌骨的全息疗法。
第一,手是身上最灵敏的地方,手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域很大。
第二,手是手阳明大肠经经过的区域。
第三,扎手很方便。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911435bd1148002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第二掌骨和人是怎么对应的呢?相当于一个人站在这个地方。头对应头穴,脚对应足穴,肺心穴对应心肺和背部。
巧按肺心穴缓解肩背痛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17b476e1e3c06fd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找准肺心穴,然后沿着骨缝儿推。肩背痛得很厉害的时候,按摩肺心穴会有沙粒感。
铍针治疗缓解肩背痛
健康之路" img_height="608"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09/03ef30c3176f0bd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铍针非常短小,和针灸的小针是一类,都属于古代九针的一种。但铍针的针尖是扁平的,更有利于软组织压力的释放。治疗时,患者手握空拳,医生找到肺心穴扎进去,几秒钟之后拔出,效果立竿见影。
(CCTV 健康 之路)
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性质介于阴阳明之间。下面是我整理的胆经不通怎么调理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一、三个动作:
踮脚、拍掌、拍胆经。
二、方法:
1、双脚与肩同宽站立;
2、踮起脚跟同时双手迅速举起至头顶拍掌;
3、双掌随着双脚跟着地下拍到大腿两侧的胆经处。双脚跟下落时咬牙并轻震地面。一起一落为一遍。
三、踮脚拍掌扶阳功的作用
(一)、踮脚跟的作用
1、振奋阳气的作用。因为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交汇于脚趾,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保平衡,十个足趾必然是紧抓地面,这样就能刺激相关经络,调节相应脏腑功能。此外,落地的轻震可适度刺激下肢和脊柱,使全身肌肉、关节放松复位,有助于解除肌肉紧张。脊柱为督脉所行,督脉为“阳脉之海”,轻震可促进督脉的气血运行。所以有振奋阳气的作用。
2、可以抗抑郁。抑郁是三阴经的疾病,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以润养脑髓导致脑部的气血循行不畅,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踮脚跟即可让更多的气血上达头面,边踮脚跟边深呼吸,可使阳气快速上充脑髓,阳气宣通则浊阴自降,让抑郁的病人恢复阳光。
3、可以补肾扶阳。脚后跟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阴跷脉、阳跷脉的循行之处,轻震脚跟还可以刺激督脉。综合这些经络的功效,脚跟运动可促进肾气通阳化气。
4、可以治疗小便不畅。小便不畅从中医角度来说,多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运动脚跟可以健运膀胱、通畅小便。刺激脚跟也可治疗前列腺的疾病,而前列腺疾病还会导致阳萎、早泄、性功能下降等,因此踮跟还可以改善上术症状。
5、可以治疗颈椎病、腰痛。由于风寒湿邪客入足太阳膀胱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刺激膀胱经可以开通经气,通则不痛,从而治疗颈椎、头项、腰背等足太阳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疼痛。
6、可以降低血压血糖。脚跟运动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高血糖、中风等因虚火上浮的疾病治疗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拍掌的作用
1、拍掌有排毒的作用。拍手疗法又名声纳气功,其作用类似中医针灸推拿、足疗,拍掌时能刺激双手掌的经络穴位和手反射区,这些穴位和手反射区对全身健康状况均有反应。通过疏通经络,振荡脉气,加强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把身上的阴寒和污秽之气从十个手指的尖端排出去。
2、陈教授说,拍手功可以说功效非凡,几乎所有急慢性疾病都可拍手而愈。
如“可以治疗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鼻水、咽痛、咳嗽;可以提升免疫力;可以改善和治疗癌症;还可以改善一切慢性病,包括全身关节酸痛、冬天手脚冰冷、头晕头痛、身体虚弱、心悸冷汗、忧郁恐惧肥胖、血压高、低血压、糖尿病、尿毒、肝病、胃病、气喘、心肌梗塞、恶梦、反应迟钝、老人脑力退化健忘、女人经痛、神经衰弱、脾气暴燥、皮肤病、近视远视、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目视不清、眼痛、眼涩、干眼症、耳鸣、重听、下痢、便秘、口臭、口苦、口干呃逆、梦遗、滑精......”
尤其感冒的人,拍手拍到流汗为止(约二十分钟),感冒立刻痊愈;
喝醉酒的人,拍手拍到流汗,酒醉就会全退;
开车爱困的人,把车子停妥,拍手一阵子,睡意会消除;
心脏无力、心律不整的人,拍手二、三个月,就有改善;
糖尿病的人拍手,血糖指数会逐渐正常;
手指酸麻或颤抖的人,拍手一、二个月就会痊愈;
高血压的人拍手,血压会下降;
低血压的人拍手,血压会上升;
痛风、头晕、头痛、鼻子过敏的人,拍手会逐渐痊愈;
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火气大的人,拍手会慢慢改善等等。
(三)、拍腿两侧胆经的作用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说:“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心肝脾肺肾和其他五腑大肠、小肠、胃、三焦、膀胱等,有一个裁判,有一个老板,有一个总理,那就是胆。可见拍胆经对其他脏腑的重要性。
通过拍胆经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油性头发——由于胆汁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分解吃进去的油脂,加上肝热的因素,就从头发排出来油了。
2、早生白发——人体的能量不足所致,中医有一句话:“发乃血之末”由于营养供应不足才会造成白发。
3、面部眼角位置长斑——毒素堆积。
4、胆经沿线问题,偏头、肋下、腿、脚踝、脚疼或冷等。
5、胆囊问题——结石,炎症等。
6、肝脏问题——毒素无法顺利排泄,堆积形成,脂肪肝等。
7、敲胆经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因此,这个运动直接就会使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减少,大约一至二个月就会感觉裤管变大了。常拍胆经可以驱除人体内的寒气,是促进胆汁分泌排毒,补充血气的,缓解大腿的水肿或者是静脉曲张。坚持十天半个月,大腿就能瘦2-3CM,同时臀部也会见瘦。
8、常拍胆经有助预防乳腺疾病:中医认为,胆与肝互为表里,肝的生理功能是“疏泄”,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情志,因此女性常敲胆经,可以调节以上功能的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等乳腺疾病的功效。
9、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的人,这个方法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改善健康的方法。
四、踮脚拍掌功的地点与时间:
1.拍掌地点:最好地点是山上林木茂密以及无人之处,其次是空气清新的公园,及校园操场;再次是自家的客厅、书房、卧室,只要空气流通,不会影响周围的人,都适合练习。
2.时间:上班族——可利用早饭前或晚饭后半小时。晚饭后半小时,踮脚拍掌可帮助消化,又可消除每天累积的身心污染。正常人——每天清晨踮脚拍掌十分钟,可启动一天的活力。亚健康或慢性病患者——每天踮脚拍掌半小时。
五、注意事项:
1. 不可在睡前踮脚拍掌,否则既会导致自己失眠,更会影响邻居休息
2. 踮脚拍掌后要喝约300~500ml的温开水。
3. 刚吃过饭不宜踮脚拍掌,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
4. 不要怕痛(尤其是在冬季,痛感更强),踮脚拍掌功效贵在坚持,一般要两周至一月后会有明显的效果,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六、建议:
选择在家中踮脚拍掌时,可播放旋律欢快节奏适合的音乐或歌曲,边听边踮脚拍掌,既可减少枯燥感,又能愉悦心情,更有宜于长期坚持.
腑证来说,像口苦,这是胆火上炎的表现;像咽干,这是少阳郁火伤
津的表现;像目眩,这是少阳郁火上扰清窍的表现;心烦,这是少阳郁
火扰心;喜呕,这是胆腑郁火犯胃;嘿嘿不欲饮食,这个嘿嘿是精神抑
郁,心情不爽的一种感觉,这是少阳胆火内郁,情志不爽铁特征;不欲
饮食,那更是胆火犯胃,胃气不和的表现。但是对少阳病来说,经证和
腑证往往同病,所以在治疗上都用小柴胡汤,用小柴胡汤统一治疗。
除此之外少阳还可以有兼证。
本来少阳本证中就可以有兼证,比方说兼轻度的太阳不和,兼轻度
的阳明不和,兼轻度的太阴不和,当然有时候兼证特别突出,我们在这
里可以说有兼太阳的,有兼太阳表证的,光用小柴胡汤在治疗上就可能
有些困难,那我们就要用柴胡汤来配合解表的方子、治疗太阳病的方子
来治疗,可以兼太阳表证。
可以兼阳明里实,那光用小柴胡汤也不行,那就配合承气汤类来治
疗,像大柴胡汤它就是小柴胡汤去掉补的药人参和甘草,然后加上半个
承气汤,那就是兼阳明里实。
还可以兼太阴脾虚,像柴胡桂枝干姜汤,它就是少阳不和,兼有太
阴脾虚,又兼有津液不足。
还可以兼心神不宁,由于少阳经别是过心脏的,所以当少阳郁火上
扰心神的时候,出现了突出的心神不宁的证候,光用小柴胡汤也是不行
的,那就应当加镇心安神的药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