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热入血室症的治疗方法有

时间: 阅读:5456

热入血室症的治疗方法有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2-01 21:09:10

出现热入血室情况的话,可以及时的遵医嘱用一些清热利水的中药来进行调理,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需要结合自身的舌苔脉象症状症状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因为中医是讲究望闻问切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3-08-15 04:04:23

  • 紫苏
    回复
    2023-08-15 04:04:23

    《伤寒论》中提到「热入血室」这一特定概念,后世医家把小柴胡汤作为治疗热入血室的专用方。
      《伤寒论》论小柴胡汤治热入血室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提到热入血室的还有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所谓「热入血室」,是指妇女经期外感,表现为寒热往来,甚则神志变化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特定病证。后世医家多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通常加用活血调经之品。
      后世视小柴胡汤为热入血室专方
    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治疗热入血室用小柴胡加地黄汤。附案如:「辛亥中,寓居毗陵,学官王仲礼,其妹病伤寒发热,遇夜则如有鬼物所凭,六七日忽昏塞,涎响如引锯,牙关紧急,瞑目不知人,疾势极危,召予视。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云:月经方来,病作而经遂止。得一二日,发寒热,昼虽静,夜则有鬼祟。从昨日来,涎生不省人事。予曰:此热入血室证也……医者不晓,以刚剂与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当先化其涎,后除其热。予急以一呷散投之。两时顷,涎下得睡,省人事。次授以小柴胡加地黄汤,三服而热除,不汗而自解矣。
    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指出:「妇人经水适来适断,伤寒杂病,易老俱用小柴胡汤主之,加以四物之类,并秦艽、牡丹皮辈,同为调经之剂。」
    当然,病证表现为寒热往来,治疗也应以小柴胡汤为主,所加活血调经药仅为佐使之品,而处方绝不可以以血药为主。
    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从另一角度强调:「如经水适来适断,往来寒热者,先服小柴胡,以去其寒热,后以四物汤调治之。如寒热不退,勿服四物……」
      瘀血所致寒热往来、神志异常不在此例
    清代医家钱潢在《伤寒溯源集》中论及《伤寒论》第143条、第144条时指出:「前后妇人中风两条,仲景虽分言之,以互相发明其义,而学人当合论之以悉其旨可也。但前以七八日而脉迟身凉,此以七八日而续得寒热,皆热邪已入之变症,又示人以热入血室之见症颇有不同,无一定之式,未可执泥以生疑二也。但不揣愚昧,意谓仲景氏虽但曰小柴胡汤主之,而汤中应量加血药,如牛膝、桃仁、丹皮之类。其脉迟身凉者,或少加姜、桂,及酒制大黄少许,取效尤速,所谓随其实而泻之也。若不应用补者,人参亦当去取,尤未可执方以为治也。」
    此论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临证可从。
    日本学者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中加按语谓:「小柴胡汤加牛膝、桃仁、牡丹皮之类,不如小柴胡汤合用桂枝茯苓丸之正当。」
    实际上,「小柴胡汤加牛膝、桃仁、牡丹皮之类」与「小柴胡汤合用桂枝茯苓丸」,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加用桂枝。汤氏之说明显不及钱氏之论。

  • 祝由师
    回复
    2023-08-15 04:04:23

    【答案】:C
    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热入血室证。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则经水不当断则断,寒热发作有时(C对)。少阳湿热证是少阳经脉感受湿热之邪(A错)。寒热互结指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虚实并见(B错)。黄疸见大便秘结由邪热入里,与脾湿相合,气机受阻所致(D错)。痰湿内阻膜原为痰湿阻滞在阳明半表半里之间(E错)。

  • 木槿
    回复
    2023-08-15 03:03:13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病因病机5症状6参考资料附:1治疗热入血室的穴位2治疗热入血室的方剂3治疗热入血室的中成药4古籍中的热入血室 1拼音

    rè rù xuè shì

    2英文参考

    heat invading blood chamb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at invading blood chamb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概述

    热入血室(heat invading blood chamber[1][2])为病证名[3]。是指以妇女在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寒热如疟,或胸胁、少腹满痛,或谵语,或伴经量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4病因病机

    妇女在月经期间或产后恶露未尽时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搏结而出现之病证[3]。

    5症状

    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3]。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如下记载:

    1.“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本条兼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2.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3.“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4.“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6

精神因素频繁遗精怎么办

怎样排除体内湿气毒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