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有痰针灸有用吗
痰湿针灸是有效果的,针灸可以起到温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扶正祛湿,调理脏腑,功能等多种的作用,所以暂时的患者可以通过中医配合口服药物来进行改善症状,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二诊患病危险,同时要做好饮食结构的调理,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肥甘厚腻的食物
1 痰湿按摩哪里可以清肺
痰湿是指一种病症名,长期不进行治疗的话,可能会对人体的肺部造成影响,导致人体出现肺热的情况,而肺热会导致咳嗽、咳痰,清肺等不适发生。此时如果需要按摩进行缓解,那么首选肺经的穴位,以及大肠经的穴位。
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沿着手臂对肺经和大肠经进行敲打,并且可以选择大肠经的合谷和曲池穴,对其进行按揉,有很好的清肺的作用。
同时通过按揉肚子保持大便通畅,会起到清肺的效果,要是儿童出现肺热的表现,可以选择分推肩胛骨两侧,沿着肩胛骨的内侧向下向外推拿,也会有较好的作用。
2 痰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痰湿作为一种病症名,是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其中“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
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
3 痰湿体质应该怎么样调理身体痰湿体质者可通过以下做法调理自己的身体:
情志调理痰湿体质的人群,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情志调理,保持心情愉悦,多听激情高亢的音乐,多看一些表现力量、对抗性强的体育比赛,行为上应改变过去久卧、久坐、久躺的习惯。痰湿体质的人一般来说脾胃功能不好,而思伤脾,因此不能过度思虑,要调节自己的情志。
饮食调理痰湿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应多吃一些能够宣肺、健脾、补肾、化湿的食物,可常吃的食物有冬瓜、荷叶、山楂、赤小豆、燕麦、白菜、苋菜、海带等。应少吃肥肉和甜、腻的东西,比如蛋糕、点心等。其次酒类也不宜多饮;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是很不错的,因此对于痰湿体质的人群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等。
中药、按摩调理痰湿体质者,在身体需要的情况下,可使用中医调理缓解病情,可选择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药物调理,还可以选择具有化痰祛湿作用的穴位按摩,常用的是丰隆、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
4 痰湿体质怎么减肥痰湿体质者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减肥:
适当的运动痰湿主要是困在脾脏中间,脾脏受亏以后对物质的吸收和消化就会更差一些,当饮食物中的精华得不到利用转化成脂肪和废物就容易出现痰湿,每天运动半小时是很有必要,可以起到减肥作用。
饮食调理对于痰湿体质的人群来说,要想减肥,那么就需要戒除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如油炸食品,甜品等都是不能吃的,多吃高蛋白、热量偏低的食物,同时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入量,比如吃薏米、山药,当做主食就可以,少吃精米精面。
针灸减肥对于痰湿体质的人群来说,适当的进行针灸疗法,可以起到减肥作用,因为针灸通过取脾经胃经的穴位,可以清化痰湿,有利于废物的排出,从而对于减肥具有一定辅助治疗的作用。
一、痰湿体质
体型偏胖,腹部松软肥胖,容易困倦。皮肤易出油,眼睛容易浮肿;喉咙里有痰,口黏腻或甜,爱吃肥肉、甜品,舌苔厚腻,脉滑;四肢重,排泄浊,浑身腻;不喜欢喝水,喝多了水,就会不舒服,腹胀、面部虚胖、手脚肿胀、体重增加、大便不畅;小便混浊、起泡沫;胸闷、头晕脑胀、嗜睡、赖床、喜欢睡回笼觉。
二、穴位调理
1.调理痰湿体质的穴位
足三里、阴陵泉、中脘、丰隆、脾俞和胃俞。
2.操作方法
按揉、按捏、按压、艾灸、针灸。
3.穴位图
三、综合调理
1.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胃经上,刺激足三里穴位的作用有:补中益气、止泻、止痛、安神、促进食欲、祛除风湿;
2.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脾经上管理人体水液的一个重要穴位,刺激这个穴位能促进小腿气血通畅,消除水肿,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等。
3.中脘穴:
(1)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有和胃健脾,通腑降气,降逆利水的作用;按揉可以防治胃痛、腹痛、腹胀、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以及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
(2)自查中脘穴异常:轻度:有痛点,有节点;重度:反跳痛。
(3)指压: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4)揉中院穴法:用指端或者掌根在穴位上揉揉2-5分钟即可。
(5)摩中脘穴法:用掌心或者四指摩中脘穴,5~
10分钟。
(6)艾灸,保养脾胃,通腹降气。治疗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反酸、呕吐、便秘;治疗食欲缺乏、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
4.丰隆穴:
(1)丰隆穴: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活跃胃肠道;祛湿化痰;提升精气神。
(2)按摩:用手指指腹点按丰隆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胸闷、眩晕等。
(3)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咳嗽、痰多、胸闷。
(4)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痰多、胸闷、眩晕。
(5)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往下刮拭丰隆穴,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热病、下肢瘫痪。
5.脾俞穴:
(1)脾俞穴:有益气健脾、运化脾脏、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血液中血糖的数值;
(2)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100-200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有效地治疗腹胀、呕吐、泄泻等病。
(3)艾灸:将艾条点燃置于脾俞穴上,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处进行施灸,以穴位皮肤温热,但无明显灼痛感为度。温和灸脾俞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用于治疗胃寒、寒湿泄泻等病症。
(4)拔罐:用火罐吸拔在脾俞穴上,留罐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呕吐、腹胀、水肿等病症。
(5)刮痧:用面刮法从中间向外侧刮拭脾俞穴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痢疾。
6.胃俞穴:
(1)胃俞穴:和胃健脾,理中降逆、和胃调中、祛湿消积;
(2)艾灸: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对于胃寒、寒湿泄泻等病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3)姜艾斗:在穴位处及其周围一圈的位置贴上5-7粒姜艾斗,艾灸2-3遍,每天可艾灸1-2次。
(4)按摩: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胃俞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有和胃降逆、健脾助运之功效。
(5)按揉:用拇指的指腹置于脾俞穴穴位上,用力按揉100-200次,每日一次即可,能够有效的治疗各种脾胃疾病。
在调理以上穴位时,可以沿着所在经络找“痛”点,一并按揉、按捏、按压、艾灸或针灸。
(1)指压疗法
[取穴]主穴:太渊、肺俞、脾俞、丰隆。配穴:胃俞、足三里、阴陵泉、列缺。
[操作]太渊穴位:手太阴肺经之“输穴”和“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挠侧凹陷中。压法:切压法、扪压法;
(2)针灸疗法
[取穴]中脘、丰隆等穴。
[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按加用中脘、丰隆等穴。
(3)针灸疗法
[取穴]太渊、太白、丰隆、肺俞、脾俞,配穴:胸脘满闷加中脘。
[操作]针用平补平泻法,并可加灸。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穴大渊与脾原穴太白,配肺俞调理肺脾之气,运湿止咳化痰;脾俞、丰隆健运中州,运化水湿而珐痰。中烷为胃之募穴,有健运脾胃,化湿除满之功。
1 宝宝咳嗽有痰灸哪里1、肺俞穴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止咳化痰。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功效:伤风感冒、止咳化痰、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止咳化痰。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让宝宝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取穴方法:让宝宝坐着,在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取穴。
2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艾灸1、温和灸准备施艾灸前要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对准应灸的穴位,大约距离宝宝皮肤2—3厘米的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通常灸到宝宝皮肤出现红晕即可。
2、按照步骤艾灸(1)温和灸肺俞穴、风门穴,每穴每次灸15分钟,每天1次。
(2)温和灸尺泽穴,每次15分钟,每天1次。
(3)温和灸天突穴,每次灸15分钟,每天1次。
(4)温和灸合谷穴,每次15分钟,每天一次。
3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针灸1、肺俞穴操作方法:斜刺0.5—0.8寸即可。
2、风门穴操作方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及肩部即可。
3、尺泽穴操作方法: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针刺时掌握肘弯深度,太深可刺过穴下陷脉,导致出血,深度不宜超过1寸。
4、合谷穴操作方法:直刺0.5—0.8寸即可。
5、天突穴操作方法: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
4 宝宝咳嗽有痰灸疗+护理好得更快1、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25—28℃,可使呼吸道粘膜收缩,减轻充血、肿胀,保持气道通畅,缓解咳嗽有痰打喷嚏流鼻涕。另外,过于干燥的环境,宝宝痰液不易咳出,因此,气候干燥时,妈妈可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地上洒些水或防止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
2、及时增减衣服宝宝新陈代谢比大人快得多,而且活泼好动,往往蹦几下跳几下就一身汗,静下来的时候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加重病情。因此,家长切记不要将孩子捂得过厚,包得过严,要关注天气冷暖变化,及时给并不增减衣服,帮助宝宝感冒尽快治愈。
3、保证睡眠的充足尽量让孩子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因为睡觉时,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有利于各种器官机能恢复和疾病的康复。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咳嗽有痰打喷嚏流鼻涕有痰睡觉时,家长可用枕头将其后背和头撑起,以防痰液滴落到喉咙里,造成窒息。
4、保持空气清新宝宝咳嗽有痰打喷嚏流鼻涕时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在家里要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污浊的空气对呼吸道粘膜造成刺激,从而加重咳嗽有痰打喷嚏流鼻涕,大人切记不要抽烟。
5、注意饮食清淡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宝宝咳嗽有痰打喷嚏流鼻涕时更应避免食用荤腥、油腻、辛辣等“重口味”食物,而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恢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