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痈的要药是什么
乳痈就是急性的乳腺炎,要根据症状判断使用何种药物。轻度的患者停止哺乳,并且服用抗菌药物,比如头孢克肟。对于有脓肿形成时,建议去正规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切开排脓,并静脉输入抗菌药物。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蒲公英《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鲜用或生用。
【性能】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主要用于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痈、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使用注意】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蒲公英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主要包括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香豆素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绿原酸、咖啡酸、酚酸类、胡萝卜素类、色素类、挥发油类,此外还含有多种脂肪酸、糖、胆酸、维生素、矿物质、果胶、蛋白质等
2.药理作用:
蒲公英所具有的抑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利尿、抗过敏、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健胃、免疫促进等作用。
3.临床应用
3.1单味药: 李景华等[61] 认为蒲公英鲜品取汁、捣烂外敷,与白酒同煎,或制成口服液对各种炎症疗效显著,如扁桃体炎、腮腺炎、急性乳腺炎、中耳炎等,其提取物可使慢性胆囊炎及结石症得到改善。另有研究表明:单味蒲公英对前列腺炎、湿热性便秘、产妇缺乳疗效确切。 蒲公英单方应用对妇女淋证、青春痘痤疮和肝火旺盛卓有功效。
3.2复方: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其清热不伤胃,可助胃气之和降。 研究表明蒲公英复方制剂还对慢性胃肠道炎、阑尾炎、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结膜炎、黄疸型肝炎、泌尿系感染及结石、口腔炎、牙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痈疽疔疮、足癣等疾病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使用蒲公英多煎汤内服或外用.一般敷涂诸疮疔毒都取鲜品捣烂后用。
蒲公英配伍
1. 蒲公英配伍青皮:蒲公英配伍青皮而成的橘皮散,可解妇人忧郁,能除乳中核。
2. 蒲公英与金银花配伍: 蒲公英与金银花配伍而成的名方五味消毒饮对各种痈、疮疔毒疗效颇验。
3.配清热通络药治乳痈:蒲公英、鹿角片、黄酒、红糖配伍而成,治热毒之气敏乳汁瘀滞.乳络不畅,乳管阻塞,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治肝郁胃热肝气不舒、经络阻塞、气血瘀滞。以疏肝清热通乳消肿。初起同时外治取鲜蒲公英捣烂加白酒少许外敷。
4.配健脾、理气药、治胃痛:临床上蒲公英为治疗胃痛之要药.多与健脾、理气消食之品山药、内金、木香等同用,以增强消食健脾作用。黄芪建中汤载有用蒲公英、淮山药、鸡内金等药,用治“胃溃疡痛,隐隐作痛”。蒲公英治疗胃脘痛是一味难得的养胃止痛之品。
4.配解毒凉血药.治温热病:蒲公英亦为治疗温热病之常用药,临床上多与其它解毒之品如地丁草、夏枯草、金银花、板兰根等同用,以增强解毒消肿散结之效;内伤火毒邪偏胜者。症多见灼热烦躁,舌质红绛则多配用赤芍、牡丹皮等凉血解毒药物,以增强救阴而泄邪,邪解而毒自祛之功。外感热邪初起者.蒲公英当与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牛蒡子等清热解毒之品配用.治疗疗毒恶疮,亦常于土茯苓、甘草、银花、萦地丁加蒲公英。可加强解毒除腐的作用。
5.配利湿退黄药治惫性传染性肝炎及尿路感染:蒲公英还常被用来治疗湿热之邪亢盛,热耗津液,膀胱为邪热所扰,气化不利所致的尿路感染,亦取蒲公英的清热利湿作用,以达泄下、除退黄之化浊之功。如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全目俱黄,多配茵陈、栀子、虎杖、大黄清热泻下,并酌加茯苓、滑石、猪苓等渗湿之品,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
6.其它配伍应用
蒲公英的清热解毒作用在临床还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热毒症.如配鱼腥草、芦根、冬瓜仁治肺痛;配赤芍、牡丹皮、大黄素治肠痛;配五灵脂、红花、蒲黄等治慢性宫内膜炎、盆腔炎;与板兰根、元参同用,治咽喉肿痛。此外,采用本品治目赤肿痛,老年齿摇,须发旱白等。
方药组成:金银花15克,忍冬籐15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15克,柴胡10克,青皮6克,陈皮6克,天花粉15克,白芷10克,浙贝母10克,川楝子10克,瓜蒌皮15克。余以此方治疗乳痈,多在3剂取效。
加减运用: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加赤芍15克、乳香6克, *** 胀痛明显加香附15克,局部肿块硬痛难消加皂角刺10克,全身热毒症状明显加黄芩15克、野菊花15克。
乳痈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可见患侧 *** 红肿热痛,辨证多属肝胃郁热。方中金银花、蒲公英、夏枯草见于《串雅内编》之三妙散,有清热解毒、泻肝火散郁结之妙;忍冬籐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柴胡、青皮、陈皮、川楝子疏肝理气泻热;天花粉清热排脓;白芷专入阳明胃经,有辛散止痛排脓功效;浙贝母、瓜蒌皮化痰散结。
验案举例:患者吴某,女,29岁,产后半月患乳痈,双侧 *** 红肿热痛,局部硬块,高热39摄氏度,以抗生素静滴3天,疗效不著,伴口干口苦,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弦数,苔薄黄。以肝胃郁热论治,方如下:
金银花15克,忍冬籐15克,野菊花10克,夏枯草15克,柴胡10克,青皮6克,陈皮6克,天花粉15克,白芷10克,浙贝母10克,川楝子10克,瓜蒌皮15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3剂,水煎代茶频饮。3剂后患者 *** 红肿热痛消失,全身症状消失而痊愈。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食物,长期食用能抗疲劳,提高抵抗力,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与作用,还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下面是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1【处方用名】蒲公英、黄花地丁。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主治热毒疮疡,乳痈,内痈,湿热黄疸,热淋证等。
【临证运用禁忌】脾胃虚寒者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10~30克,鲜品加倍,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临证用药体会】蒲公英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凡热毒壅滞所致疮痈肿毒,无论内痈、外痈均可应用。因其既能解热毒,又能散滞气,故古今均视为用于治疗乳痈之要药,内服外敷皆有良效。可单用,亦可与瓜蒌、金银花、牛蒡子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品配伍。现有关其广谱抗菌及疏通阻塞之乳腺管作用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点。用于治疗其他皮肤疮痈疔疖肿痛,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同用。用于治疗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桔梗、芦根等配伍;用于治疗肠痈腹痛,可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合用。并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近代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本品对于体内外多种炎症属于热毒者均有良效。本品又能利尿通淋,对多种湿热证亦有较好疗效;用于治疗湿热淋证,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伍用;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多与茵陈、栀子、大黄等配伍;用于治疗泻痢可与黄连、黄柏等相配。并能清肝,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之目赤肿痛。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2【蒲公英的用量用法】
内服:10~3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蒲公英的使用注意及禁忌】
用量过大能致腹泻。
【蒲公英的本草摘要】
《本草备要》:“专治乳痈、疔毒,亦为通淋妙品。”
《本草正义》:“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也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
【蒲公英的现代研究】
成分:含蒲公英固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胆碱等。
药理:有抗菌作用,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致病真菌以及幽门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还有抗肿瘤、保肝、利胆、利尿、通乳等作用。
临床报道:蒲公英注射剂、煎剂、片剂、糖浆等用于多种感染均取得较好疗效,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肺炎、传染性肝炎、泌尿系感染、外科疾患、五官科炎症、皮肤科炎症,以及败血症、伤寒、胆道感染、腮腺炎等。
1.蒲公英,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
2.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3.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4.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