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痰核怎么回事
瘰疬痰核,一系列小的结,不红不痛,结块多少不一,如果是由于上火引起的,还会出现口干口苦,便秘等症状,如果是湿热引起的,可以选择活血化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相当于现在的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体征,可局部肿大,也可全身肿大,或开始为局部肿太而后发展为全身肿大。可由恶性血液病引起,也可由许多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恶性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该证当属祖国医学“瘰疬”、“痰核”等范畴。
淋巴结肿大病因病机多为外感邪气、情志内伤、饮食失宜、体质因素等致痰湿郁结、寒凝血脉、瘀血内停,从而形成痰核、瘰疬。其中,气滞、痰浊、热毒或邪毒相互交织,瘀阻血脉、经脉受阻,气血不通,痰浊内停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
该证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及伴随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胸片和腹部B超检查等。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1)痰湿凝滞:颈项、耳下、或腋下、鼠蹊有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如常,坚硬如石,推之不移,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证可予阳和汤加减治疗。
(2)气郁痰结:颈项、腋下、鼠蹊有多个肿核,不痛不痒,皮色如常,按之结实,畏寒发热,口苦咽干,头晕耳鸣,纳呆,心烦易怒,便于尿黄,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该证可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3)痰火蕴结:颈项、腋下有多个肿核,皮色如常,按之结实,畏寒发热,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于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该证可予导痰汤加减治疗。
(4)血瘀痰结:消瘦腹胀,颈部腋下有肿块,腹痛纳呆,时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午后潮热,便干或黑便,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弦涩。该证可予鳖甲煎丸加减
治疗。
(5)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胁痛耳鸣,颈项痰核累累,坚硬如石,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遗精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该证可予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
(6)气血两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颈项、腋下痰核累累,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纳减消瘦,唇色淡白,畏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该证可予八珍汤加减治疗。
亦可运用外治法和中成药如小金丹等治疗。
应该是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于慢性淋巴结炎,多发生于颈侧、颌下、颏下、耳后等处,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单个或数个成串,小者如豆粒,大者如花生米,触之略硬,表面光滑,推之可移,可有轻度压痛,多继发于头、面、颈部的炎症病灶,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时也可发展成脓肿,伴有全身感染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属于中医“瘰疬”“痰核”的范畴,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中医认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邪毒流注于经脉,与内蕴之痰湿交结,致使营卫不和,邪郁化热,气血凝滞,经脉阻遏而成痰毒;也有因乳蛾、龋齿、头面部疖肿感染毒邪而诱发。
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当于中医外科的“颈痈”
病因病机
一、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外伤染毒或疮疡火毒炽盛,循经脉流窜所致。
二、颈痈责于风温风热或肝胃火毒夹痰上攻;
诊断
一、一般情况:常有不同引流区域远端原发病灶的存在。
二、局部表现:初期,仅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微压痛,一部分人常能自愈;一部分人则淋巴结红肿热痛,此时治愈则留下一小硬结;严重者,肿大的淋巴结互相粘连成团,疼痛更加明显,呈暗红色,出现波动感,脓肿形成。
三、全身表现:可有发热、畏寒等热毒表现。
治疗 一、内治:初期颈痈宜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
组成:牛蒡子10克 薄荷10克 荆芥12克 连翘12克 山栀子10克 丹皮10克 石斛10克 元参15克 夏枯草10克
功效:解肌清热,化痰消肿。 主治:头面风热,或颊项痰毒,风热牙痛等。二、外治:积极治疗原发病灶。
此症一般在患有痰湿,气滞血瘀的基础引发,偏颇体质致病千奇百,常兼并多种症交叉作乱,令医院束手无策;主要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在此基础下加上后天生活接触 饮食习惯和感染成病;对先天遗传性疾病,中医术中有洞悉先天禀赋不足加予调理的办法.属于易医脏腑气数诊法.是解决先天遗传病在后天继而扩大病情的良法,只要你找到有此医术的中医,不论遭遇什么疑难杂病都可以通过诊查预判和未病先除。当今流传扁鹊见魏文王故事一则,当中,扁鹊的大哥惯用的医术,应该就是此类吧?几近失传的医术如今只有凭福报 而望医和缘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