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风寒感冒按什么穴位
对小儿风寒感冒的治疗使用穴位来进行按摩,可以选择列缺穴,合谷穴,风池穴以及大堆穴对患儿引起的风寒感冒头痛,肢体的酸痛以及发热有很大的缓解作用,平时也要注意多喝水。
1 小儿风寒感冒主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流涕,喷嚏,咳嗽,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2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处方治则:解肌散寒。
推拿处方:揉风池,风府,双凤展翅,揉小天心,拿列缺,黄蜂入洞,拿肩井。
3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方法揉风池:用拇指,食指用力Tina风池,有节奏的一松一放20次,然后食指按在风池上,以顺时针方向揉按3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揉风府:将拇指指腹放于风府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30圈,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30圈。
双凤展翅:用双手食指,中指夹住患儿两耳,并向上提3-5次之后,再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端掐按印堂,太阳,听会,水沟,承浆,颊车穴,每穴3-5次。
揉小天心:中指端放于患儿大小鱼际交接处,顺时针揉按100次,再逆时针揉按100次。
拿列缺:将拇指置于列缺上,用指腹按揉或弹拨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黄蜂入洞:食指,中指分开,用两指夹住鼻翼根部并固定,然后上下揉按穴位。
拿肩井:将食指与中指相对,拿捏肩井100-200次,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4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方解风池,风府为汗法必取之穴;黄蜂入洞温而散寒,配小天心,一窝风通经络,解肌表,可奏发汗祛邪之功;双凤展翅为温肺散寒要法,列缺宣肺散寒,拿肩井升提以助诸穴,如此治疗汗出,肌解,邪去儿安,但手法宜重,疗效方佳。
1、风寒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风寒感冒头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门、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风府、太阳、印堂。
3、风寒感冒兼咳嗽: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池、列缺、外关、尺泽、天突。
4、风寒感冒身痛较重: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府、风门、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咯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
6、风热感冒咽痛较重者: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口干渴,咳痰黄稠,舌尖红。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尺泽、风池、合谷、少商、商阳。
7、气虚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倦怠乏力,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风门、气海、足三里。
8、阳虚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语音低微,舌淡胖有齿痕。
艾灸穴位:大椎、足三里。
9、流行性感冒:
症见: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症状。
艾灸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风府。
10、胃肠型感冒:
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艾灸穴位: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关元、中脘、足三里。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肢体穴位每次灸20分钟,躯干穴位每次灸30-40分钟,病重可一天多灸几次,一个礼拜休息一两日。
小儿风寒风热感冒推拿手法一 小儿风寒感冒
主要症状是:
多见于冬春季节,其主要症状为发热轻、恶寒(怕冷)重,鼻塞,流清涕、头痛无汗、咳嗽喉痒、痰稀白、全身筋骨酸痛、舌苔薄白等。
开天门:
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两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线,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若自眉心推至囟门,约30~50次,称为“大开天门”。)
推坎宫
位置: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手法: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分推24次。
运太阳
位置: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手法:用两大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推运该穴24次。
揉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揉50-60次。
平肝清肺
位置:肝穴位于食指指纹面,肺穴位于无名指指纹面。
手法:平肝清肺就是清肝经+清肺经,两穴同推。使孩子掌心向上,一手握住孩子的中指,使孩子无名指、食指暴露于前,宝妈用另一手的拇指或中指由孩子无名指和食指指根向指尖同时直推300次。(温馨提示:速度要轻快,一气呵成)
掐揉二扇门
位置:一手有二穴,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两旁。
手法:用两手拇指或一手拇指和食指掐揉30-50次。
揉外劳宫
位置:位于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手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揉50次。
温馨提示:有很多宝妈反应找不准,小亲给大家介绍个简单的方法:让孩子握拳,这样就很容易找到2、3掌骨。(大致是孩子掌背中点位置)
揉一窝风
位置: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
手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揉一窝风50次。
小儿风寒风热感冒推拿手法二 小儿风热感冒
主要症状是:
发热重,恶寒轻,恶风,微微有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声重,痰稠色黄,咽红或咽喉肿痛,口干唇红,舌质红,苔白薄或薄黄等。
开天门 30-50次
手法:同风寒感冒。
推坎宫 24次
手法:同风寒感冒。
运太阳
位置: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手法:用两大拇指推运24次。
揉耳后高骨
手法:同风寒感冒,用拇指或中指揉50-60次。
平肝清肺 300次
手法:同风寒感冒。
掐揉二扇门 30-50次
手法:同风寒感冒。
清天河水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
手法:食指中指并拢直推300-500次。
下推天柱骨
位置:位于颈后发际线正中上一寸到大椎成一直线。
手法:以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直推30-50次。
小儿风寒风热感冒推拿手法 注意事项
1、小儿感冒推拿一定要辩证治疗哦,切不可盲目操作。
2、如果孩子有鼻塞,可以加推迎香穴;如果孩子风热感冒高烧,可加推退六腑。如果孩子咳嗽气喘,可加推肺腧。
3、每次推拿后要注意休息,居室要保证空气干净新鲜、温度适中、防止空气干燥 *** 鼻咽引起咳嗽以及避免再度受风寒侵扰。
4、感冒期间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粥、羹等等,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
5、预防感冒宝妈们可以这样做:每晚临睡前,让孩子躺下,隔着衣服将孩子的背部轻轻搓热,再盖被保温,能起到预防作用,如果孩子有轻微的鼻塞(但是没有其他感冒症状),可以将孩子的耳朵稍微搓红,对调治鼻塞有益处。
相关文章
小儿夜啼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手法
小儿预防感冒推拿手法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