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怎样应用小柴胡汤治颈椎病

时间: 阅读:10394

怎样应用小柴胡汤治颈椎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2-01 21:41:22

颈椎病的话小柴胡汤治疗不一定效果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脊柱退变性疾病,这个一般正常情况下是由于长期的劳损,过度的活动受伤或者受凉等原因导致的,这个林全传治疗的话,一般考虑首先需要避免长期的低头,可以考虑用消炎止痛的药物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再结合一下牵引,推拿,针灸的资料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3-08-17 03:03:57

      脊椎病期神经细胞萎缩消先,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腔质细胞增生.以至形成纤维瘫痕,最后脊髓萎缩变细。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中药治疗脊椎病,资料仅供参考。

      中药治疗脊椎病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若冒眩,泽泻汤主之。?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头晕、目眩、心烦喜呕、纳差、口苦,笔者常用泽泻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泽泻常用至20?30g,加葛根30?60g,川芎30?40g。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见颈项及上肢疼痛,遇冷加重或夜间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予甘草附子汤加味。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腰腿冷痛,阴雨天加重,得温痛减,触诊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予乌头汤加味治疗效佳。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病人腰腿疼痛剧烈,下肢乏力,但无明显畏冷感,无口渴,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亦可予乌头汤加减。

      四、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

      原文:?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可与大承气汤。?腰椎骨折后局部形成血肿,刺激交感神经节,导致肠蠕动减慢,大便秘结,甚至一周未下,伴汗多口渴,舌红,苔黄燥少津,脉弦数。辨证为阳明腑实证,予大承气汤合桃红四物汤,一剂通便,连服数剂,舌苔转润,腹胀腰痛亦减。

      颈椎病(颈椎综合症)的简介

      1、概念: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继发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如关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椎体边缘增生、韧带变形肥厚和继发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并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2、病因:内因椎间盘的退变、骨关节的退变,外因外伤、慢性劳伤。

      3、分型:

      (1)神经根型:症状是颈背部及一侧上肢疼痛麻木,随时可有象触电的感觉,有时抬举后疼痛减轻,时间久则肌肉萎缩握力差。

      体征:颈椎棘突旁有压痛点、击顶试验手臂麻木,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麻木。

      鉴别诊断:1、臂丛神经损伤,可以做个肌电图。2、周末综合症(酒后睡觉沉,压着神经都在肩关节以下,发病时间比较短)。3、肺尖部肿瘤。4、冈下肌炎(天宗穴的下方)。

      (2)椎动脉型:症状是头疼头晕甚至恶心呕吐(结构性改变),转头眩晕加重甚至可突然晕倒的现象

      鉴别诊断:与高血压、美尼尔综合症(跟乘车头晕呕吐的感觉一样)脑部肿瘤。

      (3)脊髓型:症状是走路不稳、双下肢无力,如踩棉花堆走路坡脚易摔倒(治疗要谨慎小心),身体又紧张感。

      体征:膝腱反射亢进,震痉试验明显,肌张力高。

      鉴别:椎管狭窄、椎管肿瘤、脊骨病变。(看颈椎病前一定看片子)

      (4)交感神经型:症状耳鸣、眼干、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多梦、高血压、心律失常 。

      体征:心电图示却血改变。鉴别与更年期。

      (5)混合型:症状两种以上类型的同时出现。

      (6)颈型:症状是颈肩背部疼痛、板紧不舒服。鉴别与颈椎小关节综合症、颈肩综合症。

      4、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X线片、CT片、核磁共振成像、追管造影、肌电图。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症状+体征+片子=诊断 症状+体征。。。无片子=疑珍。症状没有+体征没有+片子有=病排除。

      5、颈椎病的治疗:手法、扭转、拉压、牵引(角度在15-30?)、针灸、拔罐、中草药、小针刀。

      颈椎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寒凉个冷食品

      许多颈椎病患者是由于有湿寒气入侵所致,有的患者虽然不是由此种原因所致,但是减少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忌酗酒及大量饮用咖啡及浓茶

      酗酒及大量饮用咖啡及浓茶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是极其不利的,患者要想康复,最好不要酗酒,减少咖啡及浓茶的饮用。

      3)忌油腻食品

      颈椎病患者应该减少,甚至停止如肥肉、油炸猪肉、牛肉、羊肉等油腻食品的食用,避免脾胃远化失常,导致病情加重。

      4)忌辛辣食品

      颈椎病患者不宜食用辛辣食品,如辣椒、辣酱、咖喱等。

      脊椎病锻炼方法有哪些

      1、头颈按米字笔画动作,尽量用力,每天早晚共6次。

      2、从左起,先顺时针、再逆时针画圆,幅度尽量大,每天早晚共6次。先向左回头看,再向右回头看,每天早晚共6次。

      3、用头从右向左做画圈动用,每一个方向动作做到极限,尽量把颈部肌肉拉直,左右重复10次。

      4、望天看地:望天时头后仰到极限,看地时下颌尽力贴近胸部,重复10次。

      5、左右旋转,头向左或向右缓慢地旋转,看肩背到最大限度(用力不要过猛)。连续10次。

      6、左右侧屈:应向左到右缓慢侧屈,耳朵靠近肩膀,身体肩膀保持不动,左右重复10次。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8-17 03:03:57

    女,36岁,主诉头晕,耳鸣三个月(转头躺下时发生),

    伴有心烦,怕冷,汗不多,总没有饥饿感,吃的饭量尚可,睡眠有梦,梦不多,怕冷,手脚凉,尿黄,大便时干时稀,偶尔有血(可能痔疮)脉寸浮关沉尺弱,五年高血压病史,目前血压155/90。

    方用:清营汤加桑叶,菊花,钩藤,牡蛎,葛根等

    解答:学惯伤寒论,做梦也想不到用什么清营汤也能治颈椎病。颈椎病大家知道除了项背强几几,连及肩部拘急或者麻木这些症状,有些还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心悸多梦等症状。而葛根汤也好,桂枝汤加葛根汤也好,就不能奏效了。必须中医辨证角度考虑,有的养心安神,有的重镇安神。而我从卫气营血辨证考虑,属于营阴不足,热邪波及厥阴,动风,故而头晕心悸失眠多梦。

    15天后:后脑海不适没有了,头晕好了,转头耳鸣(转头不对还有,躺下时耳鸣没有了),心烦好了,怕冷,汗不多,纳差食可,睡眠有梦,梦不多,怕冷,手脚凉,尿不黄,大便粘,口干口渴喝水不多,血压未降。

    方用:小柴胡合葛根汤加减

    解答:服用清营汤法加减奏效,现在怕冷无汗,转头耳鸣,纳差食可,口干口渴不欲饮,少梦,大便黏,小便不黄,因此考虑属于三阳合病小柴胡合葛根汤加减。

    那为何又有小柴胡?患者本人偏于内向,有肝郁,再感受外寒,太阳经脉不通,郁而化热,经用清营汤加减内热减轻,目前口干不欲饮,故而小柴胡合葛根汤,再加石膏清热,针对口干不欲饮,加苍术燥脾祛湿针对大便黏。

    以上处方又参考胡希恕老经验加减用药。有的说现代研究血压高不能用麻黄,你这麻黄用的可危险。这个问题刘渡舟老讲过,不必担心,有是证用是药。葛根桂枝麻黄等也能发汗,有类似利尿作用,也能减轻血容量降压作用。

    清营汤温病当中一首重要方剂,属于气分以后入营的方剂。叶天士言:卫气营血。入营属于比较严重阶段,属于气分化热入里,耗伤营阴,方子中水牛角玄参生地麦冬清热解毒养阴,丹参凉血散瘀,黄连清心,银花连翘竹叶清心透热,再加桑叶菊花钩藤之类平肝熄风,相辅相成,因而奏效明显。二诊内热心肝问题不大,改治少阳太阳为主。这就仲景随证治之。

    这例奏效经验参考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胡希恕,刘渡舟等老医学经验。可见固守一家之言也不能治本病。左手伤寒,右手温病,方能纵横医林,必须学会伤寒温病,融会贯通才能成事!

  • 离亭燕
    回复
    2023-08-17 03:03:57

    小柴胡汤煎煮是用12碗水煮到6碗水,然后再捞掉渣渣,再把剩下来的药汤煎煮浓缩到3碗水。

    小柴胡汤的方,如果把它的柴胡拔掉后剩下的结构就非常像泻心汤,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为主的症状,泻心汤里面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是一样的煮法,还有旋复代赭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都是要去渣重煎的方子。这几个方是在中医里头是归类于和解剂的,去捞重煎的方法是希望里面的寒药跟热药的药性更调和一些。如果小柴胡汤用得不对会出现劫肝阴的情况,可以连吃两个礼拜的建中汤来修复。

    出现劫肝阴的情况可以使用的方剂,可以补肝阴的:1.当归补血汤2.加味逍遥散如果吃柴胡系的药吃着吃着不舒服的情况下可以用以上的药物来收一下。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的病,拿来疏肝会有很多副作用。所以要有柴胡汤证才可以喝小柴胡汤,不能当作保肝药长期服用。有很多病是有柴胡证的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好,但没有柴胡汤证还是要用小柴胡汤是很容易劫肝阴的。

    【7.70】太阳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则哕。

    【7.71】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很少用,但在临床上也会有过这样的症状。可以记录一下,因为是代表了《伤寒论》这本书的医学水平的高度的两条。这个人感冒了六七日,血气开始虚了,所以开始转换战场了,然后太阳的表证还未消失,然后手足温是标志着“系在太阴”太阴是有湿冷的,但这个条文并没标明他此时是在太阴,而是在阳明,所以太阴的湿被阳明的烧烧着,就会形成湿热互杂,那么会变成黄疸。人体的三焦不通就会牵动到少阳区块,就会让人看得出有柴胡证。也就是说有一些疾病的连锁反应会出现所谓的柴胡证,但是却不能用柴胡汤来医治,这个是要分辨清楚,而不是直接喝小柴胡汤,到时出现一些副作用会影响到身体。

  • 木槿
    回复
    2023-08-17 02:02:47

    4个孩子案例,教你如何妙用“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汤,被称为千古奇方,中外应用广泛,其中成药小柴胡颗粒〈组方同经方小柴胡汤完全相同〉也深受很多妈妈和西医大夫的青睐。学过辨证的我们了解到小柴胡是少阳证的主药,但是很多严谨的中医小白妈妈们暂时没学习六纲辨证,想用却担心用错,下面呢,就一起通过几个案例和大家八一八小柴胡颗粒的应用。

    小柴胡颗粒,说明书写的:

    成分为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前面写的解表散寒,疏肝和胃,用于外感,邪犯少阳,这些没有中医基础的妈妈们可能理解有点困难,那就直接来看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里面提到的少阳,是六纲辨证里的一个。这是少见的中成药说明书里直接提到六纲辨证名词的药。我想大概是因为小柴胡容易用,但也容易用错的缘故吧。

    先补充一下上焦的概念:

    这两个孩子发烧的孩子上身发红,就是上焦的位置。也就是我们的横膈膜以上的位置,包括了头面,脖子,上肢,统称为上焦。

    其他说的是小柴胡颗粒的适应的主要症状:胸胁是指两肋中间的三角区,也就差不是腋下到腰这段部分,苦满就是一种闷闷的感觉,感觉有东西堵着。食欲不振是我们常常说的胃口不好,是中焦脾胃的毛病。心烦喜呕,病位也在中焦。所以归纳下来,小柴胡颗粒应用于中焦瘀堵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人体的气血在一个时间内是恒定的,均匀流动在全身各个部位,一旦中焦发生瘀堵,由于路不通了,就要调动更多的气血去处理这个淤堵,气血往上面走,身体表现出来来就是直接上焦的热证和下焦的虚寒(因为下焦的气血上去解决问题了嘛)。

    可以想象竖起一根你的手指,用绳子勒住中间,其上部一定会发红。发烫,下部会发白。原因是气血去了上面,并产生了热;下面空虚了,所以会变白,并且寒凉。有上焦热伴下焦寒的,用小柴胡的几率很大。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对于孩子来说,上焦热也有积食和外感导致的,需要排除一下。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看一下小柴胡颗粒对应的上焦热证和下焦寒证会有哪些呢?

    上焦的热证有:

    咽喉:咽喉红肿、扁桃体发炎、扁桃体化脓、嗓子不舒服;

    嘴唇:嘴角发炎或长疮、唇周发炎或长疮;

    鼻子:黄鼻涕、黄鼻屎;

    耳朵:耳朵疼、流脓、中耳炎、抓耳朵;

    眼睛:发红、结膜炎、揉眼睛;

    脸:脸上长东西。

    下焦的寒证有:

    大便:有不消化物,酸味,不成型,便稀,腹泻。

    小便:清长,量多或者次数多。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小柴胡对应的上焦热证几乎都是在孔窍处。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97

    如果说皮肤是我们的第一道门户,那么孔窍处就是第二道,按照伤寒论里小柴胡汤的使用条文,当气血不足时,极容易在第二道门户发生正邪斗争,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中医所指的就是热证。(注:中医理解红黄为热,青白为寒,西医的发炎,也是热证的代名词)

    接着,来看案例

    1

    一只眼睛早上起床红肿,脸上皮肤一直干燥,眼睛红肿(热证)

    大便:三次左右,不太臭,黄色、有没消化的菜(寒证)

    冷热:一直不喜欢盖被子,只要醒就不盖

    小便:正常

    食欲:挺好的

    睡眠情况:还可以

    出汗情况:正常

    喝水情况:不是特喜欢喝水,还可以

    手心比平时烫不:不烫

    小孩多大:一岁五个月

    其它症状:皮肤干燥,其他没有

    来做分析:

    有上焦热证:眼睛红肿,皮肤干燥(热证)

    有下焦寒证:大便有不消化物,不臭(寒证)

    并且病发在眼睛这个孔窍处。

    用药:小柴胡颗粒

    反馈:三天后反馈眼睛就好了,不肿了。

    2

    案例二主诉:一岁五个月小儿,早起眼睛有很多眼屎,导致眼睛睁不开,都是粘液。昨天开始多给水喝,下午睡觉的时候眼睛又有眼屎,平时白天眼角那里有点眼屎,今天早晨眼屎特别多,而且眼睛都红肿了睁不开了,咽喉小舌头那里有点红。

    饮食情况:早晨喝粥,加一点鸡蛋晚上绿豆粥,土豆,还有昨天吃了两个大枣。

    大便:大便这几天一天一次

    冷热:和平时一样

    小便:早上起来黄色,白天喝水后正常

    食欲:还算正常

    睡眠:还可以

    出汗:比平时爱出汗,主要是后背

    喝水:比平时多一点

    手心:正常

    其它:前两天发烧刚好。

    分析:

    有上焦的热证:眼睛红肿有眼屎,喉咙红。(热证)

    因为下焦没有任何异常,而且是眼睛和喉咙这两个孔窍处的热证,所以建议小柴胡颗粒.

    反馈述:晚上喝半袋小柴胡颗粒,今天早晨眼屎就一点,而且还不怎么肿了,晚上做太极,今天早晨的舌苔颜色特别好,谢谢大家的帮忙。

    3

    案例三主诉:七个月宝宝,上吐下泻,喂少量奶也要吐,有七天了,水便分离,味道发酸,一天拉七八次,希望止泻,还有红屁股要怎么解决,都流血烂了。

    大便:拉肚子七天,黄颜色,水便分离,没有形状,不臭,发酸

    冷热:比以前怕热,出汗多一点

    小便:小便发黄,量少

    饮食:一直不爱吃奶,纯奶粉,吃的量少,前半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拉肚子前喂了几次。白粥和米糊,拉肚子后没加辅食了。

    睡眠:一直不爱睡觉,睡眠时间不长,晚上睡两个钟起来吃一点奶,白天睡一次,半小时左右。

    出汗:比平时多汗

    喝水:一直没喝水的习惯,偶尔喝二十毫升,温水

    温度:手心比平时烫一点,手脚从出生就一直出汗,冰凉

    其它:嘴巴红

    病程:发病7天了,上吐下泻,带去医院抽血验大便,开了阿莫西林和杜拉宝,吃了三天没效,还是水便分离大便,舌苔发红,很干净,上面没东西。

    上焦的热证有:嘴巴红,手心比平时烫,舌苔发红。

    下焦的寒证有:水便分离,不臭,发酸。

    结合上吐下泻,感觉是中焦有淤堵。而且没有积食的证据。用药:小柴胡颗粒

    4

    案例四主诉:一岁八个月小男孩:发烧38.2度,出点汗降温,过会儿又发烧。拉肚子,凌晨到现在拉了4次。

    大便:前天开始大便次数增多,原来一天一到两次,这几天三到四次,黄色,有粘液,不成形,比较臭。

    冷热:感觉小孩不爱盖被子,总要脱袜子。

    小便: 小便从前天晚上开始增多,色清,味道还好,原来晚上尿不太多,不用换尿不湿,现不换不行。

    食欲:食欲比以前差,吃的少了三分之一

    睡眠:比以前都容易入睡,一上床就能睡着,但会翻来翻去,趴着睡和侧着睡各一半时间,仰卧较少。烧后晚上哭一两次。

    出汗:以前头背爱出汗,最近出的少了

    喝水:一直不爱喝水

    体温:手心一直偏热,肚子也比背后热,大椎容易发凉,脚心不容易热,四肢平时偏凉,只有发烧时才是热的,发烧时手心出汗

    其他:一点点口臭

    发烧24小时腹泻两天了,一天四次,每次把尿都容易拉一点点便便。给他昨晚吃了一次保和丸,今天未做处理。舌苔有点中后部薄白苔,他不给我拍。我感觉像是脾肾阳虚泄泻,不知是不是过食生冷,积食发烧,但舌头不红,脾气又很虚,口水很多,睡觉露睛,我不敢给药,我就是很矛盾,积食我想用焦三仙加鸡内金,但我又怕这些药会加重泄泻。我想捏脊,但是他发烧,我想着是不是倒捏好,脾胃给他做大拇指上的推拿。泄泻问题想着补大肠,但又怕积食出不来。他比同龄的孩子四肢不温,并且很容易便便不成形,我感觉还是阳虚。他这两天夜里小便特别多,再加上五更泻,我感觉脾阳虚影响到肾了。

    上焦的热证有:手心发热,有口臭,反复发烧。

    下焦的寒证有:小便增多,清长。

    反复发烧是有些正气不足,无法长时间对抗病邪,出现拉锯战的局面(拉锯也是小柴胡适用的关键点),结合上下焦的各种寒热症状,排除积食和外感。

    用药建议:小柴胡颗粒

    用药反馈:用药两天还是有点咳嗽,痰非常滑利的那种,稍有点鼻塞,精神状态好多了,昨晚睡觉也好。以我的经验,已经快好了,正气恢复正常了。

    树叶分割线

    我们用简单粗暴的上焦有热下焦有寒的辨别方式来说了一下小柴胡可能用到的场景。小柴胡颗粒和其他中成药的组合方案,治疗的疾病更是数不胜数。这里仅仅是提供的是一个思路,还是建议大家在有空的时间学习一下综合辨证,辨清表里寒热虚实,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会更加客观准确。

    树叶分割线

    看似复杂的病情,经过条理清晰的辨证分析,就能辨证准确,一个普通的中成药就可以解决让人抓狂的孩子问题。

三痹汤治疗腰间盘突出吗

怎样做电休克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