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筋瘤病是什么引起的

时间: 阅读:5228

筋瘤病是什么引起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2-23 13:21:59

筋瘤病是属于浅表静脉的病症表现和静脉曲张是比较类似的,这种情况下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站立或者是下肢负重较大,或者是进行一些剧烈的体力或劳劳力劳动后,是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表现的,建议还是先进行及时的治疗改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0 04:04:16

    脂肪瘤
    脂肪瘤是体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发生在有脂肪组织的任何结构中,但以体表及乳房最多见。多发生于较肥胖的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
    主要表现为单个,圆形或分叶状柔软的肿块,边界清晰,生长缓慢,极少发生恶变。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手术应彻底,若有残留,必将造成复发。切除组织应送病理检查,以免合并其他肿瘤而漏诊。

    脂肪瘤的诊断
    据了解,一般的脂肪瘤,有经验的医生,几乎都能做出明确诊断,一般的外科医生也可以做到70%~80%的准确诊断率。
    “在治疗前,体表肿物一般不需穿刺检查,在皮下相对较深的肿物,可能凭手可能触及不准,可以照B超,B超可以判它的位置、大小,质地,是实质性的还是囊性的,如果照彩超,可直接看到肿物的血液供应情况,血供丰富的,可能是恶性”长在浅表位置的痣或粉瘤,不用做B超,脂肪瘤可以做B超检查.相对较难处理,一般不能轻易手术,瘤内可能有丰富的血管,有的血管瘤没有明确的包膜,有的根部伸进肌肉,手术前一定要判断它的范围,有必要做彩色B超或血管穿刺造影,彩超或血管造影可明确判断它的边界、包膜是否完整,周围大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组织的关系,总之血管瘤手术前要准备充分。
    如何判断脂肪瘤良性还是恶变
    不想做手术,体表肿物留在体内又会怎样?据了解,体表肿物多数不会无限制地长,但有些体表肿物可能会出现变化,如何判断其吉凶祸福. 看肿物的生长速度:肿瘤细胞有生长的趋势,良性的肿瘤细胞长得慢,肿物一旦出现生长速度加快,短期内,比如一两个月、两三个月比以前大多了,成倍或几倍地长大,可能是恶变的表现。这个生长速度没有绝对值,主要是相对以前的比较。 摸肿物的形状:肿块形状规则,边缘清楚,大多属良性;相反,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表面凸凹不平的,多为恶性。如乳房上的肿块,是纤维瘤还是癌,纤维瘤摸上去光滑、完整,推得动,跟皮肤不粘连,癌肿表面不光,形似毛刺状,肿块跟皮肤是粘住的。 看肿物的硬度:肿物越硬,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看肿物的活动度:良性肿物活动度较大,即与周围组织分离,比如脂肪瘤,很软,用手推得动;而恶性肿块活动度小,甚至不活动,与皮肤及基底部粘连。 看肿物表面有没有溃烂:体表肿物若发生破溃,除了结核或伴局部感染,应怀疑恶性肿瘤。
    对照以上几种方法,如果有疑问,就要引起警惕了。

    患了脂肪瘤怎么办?

    问:我患多发性脂肪瘤,由于数量太多,手术很困难,除了手术有无其他妙方良药可治,脂肪瘤会不会转化为恶性瘤等,恳请赐教。

    答:脂肪瘤是体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多发生于皮下,也可以发生在内脏等深部组织,如肌间隔、肌肉深层及腹膜后等部位。有时脂肪细胞被结蒂组织间隔所分开,成若干叶状,有时可和血管瘤并发,而成为脂肪血管瘤。

    脂肪瘤好发于颈、肩、背、大褪及臀部,大小不一,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有的脂肪瘤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停止生长扩大。扪诊时质地软而有弹性,有假性波动感,与表面皮肤无粘连。另有一种多发性脂肪瘤,常见于四肢、胸或腹部皮下,呈多个较小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较一般脂肪瘤略硬,压之有轻度疼痛,故又名痛性脂肪瘤。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确药物治疗能使脂肪瘤消失。治疗时唯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无明显症状或多发性脂肪瘤则可采取保守方针,不予处理。一般脂肪瘤是极少恶变的。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0 04:04:16

      导致脚背肿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人肾功能出了问题,从而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还有可能是身体营养问题导致的,或者是静脉性的腿脚肿等等,总之导致脚背肿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导致脚背肿胀的原因。

      导致脚背肿胀的原因
      1、肾功能出现问题是导致浮肿的重要原因因之一。

      2、营养性腿脚肿是由于进食少,消化功能减弱引起的。

      3、特发性腿脚肿,多见于女性可能与内分泌代谢异常有关;

      4、下腔静脉性腿脚肿,则是下腔静脉回流不畅导致的,常是一只脚先肿;

      5、功能性腿脚肿,虽说不严重,但可持续数年,且至今原因不明。

      6、全身性疾病引发的腿脚肿,像患有心脏病、心功能减退以及肾脏疾病的人,多有腿脚肿的现象。

      7、此外,钠盐摄入过多、用药不当,以及因局部感染,如脚气病等引发的腿脚肿,也较为常见。

      8、痛风,这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可造成脚背、脚部肿痛,长期下去还可引起脚部关节变形。可采取对症治疗,促进代谢的改变。

      9、丹毒,这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由于细菌感染,造成局部皮肤肿胀。

      10、皮肤过敏,患者被蚊虫叮咬过后,引起的肿胀性疼痛。
      脚背肿胀疾病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穿刺抽液

      在局部麻醉之后,用较粗的针头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然后加压包扎。激素类药物会对身体有副作用。

      手术疗法

      局部麻醉之后,将脚背患处囊肿予以摘除,术后加以加压包扎会对手腕或足踝造成创伤,恢复期长,一般需要一个多月才能正常活动。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腱鞘囊肿在中医属于?筋结?、?筋聚?、?筋瘤?的范畴,系外伤筋膜,邪气所居,郁滞运化不畅,气血阻滞,血不荣筋,夹痰夹瘀凝结。中医学认为治疗本病症需用 桂芩活络贴,它为中药,治疗安全无痛苦,不会引起感染性,不影响皮肤外观。它是从中医的辩证入手,多因患部关节过度活动、反复持重、经久站立等,劳伤经筋,以致气津运行不畅,水液积聚于骨节经络而成。

      针灸疗法

      用针灸针穿通囊壁,出针后用脚背在囊肿处加压揉按,挤出囊液,使囊肿变平而愈。 有一定功效,但治疗后可能复发。
      脚背肿胀的建议
      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要自己枉下结论说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必须经过检查之后才可以确诊,然后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直达病机,恢复的会很快的。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都要早点去治疗,您现在已经发展到脚面肿痛了,如果再发展下去很可能导致坏疽的发生,要提高警惕!建议您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中药的活血化淤、祛腐生肌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此也祝您早日康复!

      一般考虑是因为人的脚离人的心脏远,从而导致了血液回流不通畅,使你动脉中的血液无法回到心脏中,这样就容易让你的脚部体液出现聚集过多的情况,如果你想要摆脱这种状况,建议你最好把你的脚抬起来,让你的脚保持高于心脏的位置,过一段时间浮肿可能会消失,如果仍然没有消失的话,建议你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根据你的病因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 龙葵
    回复
    2023-08-20 04:04:16

    【概念】
      腱鞘囊肿(ganglion)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本病属中医学“筋结”、“筋瘤”范畴。
      【临床特征】
      以半球样隆起于皮下浅表,柔软可推动,多发于腕部中央为主要临床特征。腕背或足背部缓慢发展的囊性肿物,呈圆球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有波动感,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微酸痛;囊液充满时,囊壁变为坚硬,局部压痛。触摸时皮下饱满并有波动囊样感,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疼痛,多为酸痛或放射性痛,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本病症称为聚筋或筋瘤,认为系外伤筋膜,邪气所居,郁滞运化不畅,水液积聚于骨节经络而成。多因患部关节过度活动、反复持重、经久站立等,劳伤经筋,以致气津运行不畅,凝滞筋脉而成。
      【治疗】
      本病症的现代针灸治疗,首见于1958年,用隔姜灸,取得较好的效果,六十年代多采用针刺加挤压之法,七十年代又用三棱针点刺、温针来提高疗效。自八十年代以后,有关本病各种穴位刺激法的报道颇多,在继承以往各法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火针、指针、针刺加罐及穴位注射等法。为了防止复发,一般都主张针刺后局部加压。从已有的经验而言,针灸确是本病较好的保守疗法之一。 西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关节或腱鞘部的慢性劳损、机械性刺激、外伤等有关。
      ----腱鞘囊肿原因
      腱鞘囊肿是发生在关节或腱鞘周围的半球状囊性而且有弹性的肿块,内含胶冻样物质。病因尚不清楚,好发于腕背及足背,可能与慢性外伤有一定关系。
      可以是受伤过份劳损(慢性尤其见於手及手指)骨关节炎、一些系统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都会引发或加重此病,常见患处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会较易患上这病病人得以会感到关节疼痛,晨僵: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受影响的关节肿胀甚至弹响关节活动障碍。
      ----腱鞘囊肿的治疗
      腱鞘囊肿的治疗通过挤压或捶击,使腱鞘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但是治疗后可能复发。与关节腔相通的不容易破裂。或采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有一定疗效。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切除腱鞘囊肿。术后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1个月。
      ----腱鞘炎的日常预防注意事项
      腱鞘炎注意对患部的休息。由于腱鞘炎是由于反复过度摩擦引起的炎症,因此,患过这种病的人,一定要避免过量的手工劳动的方式。预防注意正确移植工作时姿势避免关节的过度劳损定时休息。
      ----电脑族要谨防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好发于关节或腱鞘附近,腕背、腕掌侧挠侧屈腕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出或结缔组织粘液退行性变是发病的重要原因。长期和电脑打交道的人士,手握鼠标时间过长,或是姿势不正确,都可导致手关节滑膜腔的损伤,而致病。
      提醒大家,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若需要长时间上网,也应每隔一小时休息5至10分钟,休息时勤做室内运动,做柔软操或局部按摩,针对肩颈、上肢、手腕进行拉筋及肌力训练,以增加柔软度及肌力。

  • 龙葵
    回复
    2023-08-20 03:03:06

    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筋瘤好发于下肢,相当于西医的下肢静脉曲张。

      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血壅于下,结成筋瘤;或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或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

      西医认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缺陷、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所引起。

经常腰酸怎么回事,特别是下雨天

筋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