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脾虚气血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时间: 阅读:9467

脾虚气血不足吃什么中成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2-23 16:30:16

脾虚气血不足的话可以使用阿胶补血口服液来达到调理结果,另外一个就是可以多补充一些人体所吸收的铁元素,建议还是要多注意观察,另外还是要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增强自身的这种营养元素吸收加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3-08-20 14:14:20

    气血不足怎么办?中医说,一个人的气血是否充足,可以通过外在表现出来,如出现晚上睡觉腿发麻、发痛、膝盖痛、睡到半夜就痛醒等症状,那么,气血不足怎么办呢?建议试试中药,常服用红枣、莲子、山药、核桃、当归、党参、何首乌、枸杞子等中药材。还有每天饮用菇樰荷茶可以补充气血,调理体质。
    (一)补气血的中药有以下几种:
    1.补气血的中药一、八珍。
    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
    2.补气血的中药二、当归。
    所用药材更简单,只有当归和黄芪两味,补气血的效果相当好。
    3.补气血的中药三、四味。
    这款汤的主料是羊肉。何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4.补气血的中药四、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补气血的中药五、人参。
    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5.气血的中药六、黄芪。
    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0 14:14:20

    ①八珍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对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失血性贫血引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动辄气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尤为适宜,久服无妨,并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人参养荣丸: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肉桂、陈皮、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有失眠症者。
    ③归脾丸: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甘草、当归、龙眼肉(桂圆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脾养心,益气生血的作用。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0 14:14:20

    病情分析:
    脾气虚主要是由于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所致,临床以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意见建议:中成药上,我推荐六君丸和参苓白术散。

  • 芍药
    回复
    2023-08-20 13:13:10

    1、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2、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3、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4、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5、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6.另外可以尝试坚持喝德甫的甞胃寳茶健脾和胃,疏肝理气。

屁股长坐板疮怎么治疗?

屁股上长了个火疖子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