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血崩的症状都有哪些

时间: 阅读:14495

血崩的症状都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4-02 19:02:07

血崩的症状主要是阴道大量流血,伴有大量的血块以及下腹的轻微胀痛,患者会感到头晕,乏力,胸闷,恶心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找原因,一般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阴道流血子宫性疾病等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08-20 15:15:01

  • 泠青沼
    回复
    2023-08-20 15:15:01

    妇女正常每次月经的经血量约五十毫升左右,但是有的人每次经血量很多,超过一百毫升,甚至达几百毫升,原来是调节与控制月经周期的内分泌功能出了问题,便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俗称“血崩”。

    说也蹊跷,这类疾病好发于卵巢开始发育和衰退的时期,也即是青春期与更年期,因为在这两个时期,人体内有关月经调节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三者内分泌功能极不稳定,会造成月经量异乎寻常地增加。

    发生于更年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除了经血量增加外,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也可时多时少,连经期也会延长,时间一久会发生贫血,于是头昏、眼花、倦怠等症状纷至沓来。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时还会伴随着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一起出现。情绪变化、精神状态的不佳,也可加重“血崩”的程度。

  • 泠青沼
    回复
    2023-08-20 15:15:01

    血崩在西医里面叫子宫功能性出血,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临床表现为月经失去其正常有规律的周期,代之以不同频率的经量过多,经期过长的子宫出血.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妊娠并发症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导致月经失调包括功血的诱因可以有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劳累,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等.
    治疗此病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能私自用药.用完药后,如果病情仍未控制,需要到医院复诊(可找其他医生).平时注意休息,卫生,下次来月经的第3—5天到医院做内分泌检查,具体遵医嘱.

  • 龙葵
    回复
    2023-08-20 14:14:51

      崩与漏可互相转化,不易截然分开,故常合称崩漏。艾灸对崩漏的治疗,疗效卓著。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艾灸止妇女血崩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艾灸止妇女血崩的方法

      血崩是中医的名称,是形容月经过多或非时而下,像河流决堤,崩泻而下,凡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

      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虽多,但如应用不当往往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崩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小,但吃汤药既费时,又麻烦。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既简便易行,效果又明显。隐白穴位于足大拇趾内侧,距趾甲角1分,左右各一。把艾条的一头点燃后,悬于一侧隐白穴上1.5厘米处,每次悬灸15~20分钟,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止。先灸一侧,然后灸另一侧,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使疗效更为巩固。灸时患者常常会感到小腹部原有的绷紧拘急感或空虚感消失,心情也随之开朗,经量往往于灸后不久即明显减少。

      艾灸隐白穴为什么能止血崩呢?祖国医学认为,血崩的主要原因是冲任两脉不固,脏腑失调。因此在治疗上应着重补肝健脾益肾,调养冲任,其中又以健脾最为重要。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按照经络学说的原理,刺激隐白穴有健脾统血、补中益气的功效。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虽然疗效显着,但当患者出血量较大,病情危急时,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艾灸治疗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属于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艾灸取穴:百会、神阙、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位。百会可以隔姜灸,每次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每次用1.5*1.5左右的艾状灸5状左右。其余穴位可以用3-4眼艾灸盒在腹部来回悬灸,这样治疗就比较方便了。三阴交可以用单眼艾灸盒固定到三阴交的穴位上艾灸,开始可以每天一次,5天后,可以隔天一次。

    艾灸治疗痛经的最简单方法

      经痛(dysmenorrhea)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月经病,很多妇女都有过痛经的病使,每当月经来潮,痛经就会找上门来,大大困扰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哪些办法可以减轻痛经呢?

      指压法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Achillestendon)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家庭自疗

      1、按摩

      先用拇指点按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每穴半分钟。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脐以下)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阴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钟。要求经前1周开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3天结束。

      2、灸法

      (吾要艾灸网推荐 此种办法,效果显着,花钱也少!)

      (1)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疗程,治疗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

      (2)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

      3、刮痧

      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5次。肝郁加刮太冲经穴部位,气血虚加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轻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3分钟;重刮其它穴位3~5分钟。

      4、拔罐

      取肾俞、胸腰部(后背)、骶椎两侧、下脘穴,选用大小适当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疗程。

      5、敷贴法

      (1)取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克,樟脑3克。先将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水煎2次,煎液浓缩为糊状,混入(溶于95%乙醇)适量乳香、没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月经前3天取药粉5克,用黄酒调为糊状,外敷脐,用胶布固定,药干则调换1次药,月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连续使用,治愈为止。

      (2)将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为末,用白酒调成糊状加热敷脐,每日1次,经前连用3天,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血不养胎,吃什么药好

性冷淡中医治疗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