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肩上三个治肩周炎的穴位
这个穴位治疗的话,一般需要专业的医师才行,建议最好去医院做一个肩关节的X片检查,看一下炎症的严重程度,然后再配合使用针灸理疗按摩治疗,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治疗肩周炎取穴:
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高处取穴;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痛,臂不举,乳汁不下,乳痈,中风,难产。
少海:位于屈时,举臂,在肘内侧横纹尽头处取穴;主治: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曲池:位于肘弯曲成60°,虎口向上。本穴在肘横纹尽头靠近桡骨边缘处;主治: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痛,上肢瘫痪,发热,高血压,湿疹,神经性皮炎。
阿是穴:痛点即为阿是穴。主治:颈项痛、腰背痛、胃痛,在治疗过程中,阿是穴可作主治穴,也可以与其它穴相配。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腋下皱襞上1寸处;主治: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肩周炎、颈椎病引起上肢疾患。
玄鹿治疗仪综合了针灸、推拿、拔罐及各种治疗仪的优势,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缓解中枢神经的紧张性,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的弹性,调理疗效突出,而且可以让患者在轻松舒服的状态下接受理疗,该仪器操作简单易学,适应症广泛,效果独特,安全高效。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很多人会患上肩周炎,对于我们的影响也是比较的大,我们患上了肩周炎是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我们适当的按摩一些穴位是可以很好的帮助缓解症状,所以今天也是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内容,下面我们大家也是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按摩肩井穴
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肩井穴位在哪里,肩井穴是我们身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了,这个位置是在我们背部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地方,大家在生活中也是可以适当的按摩这个肩井穴,才能够缓解肩周炎带来的疼痛。
二、按摩大椎穴位
我们也是可以适当的按摩这个大椎穴位,大椎穴位对于肩周炎也是非常的重要,这个穴位是在脖子后面,而且摸起来就是像一个疙瘩一样,我们要适当地由里到外,并且由外到里的循环按摩。大椎穴位只有循环进行按摩才能够促进血液的流通和流畅,让血液及时地得到循环,有利于我们缓解病情带来的疼痛之感。
三、按摩风池穴
我们也是可以自己适当的按摩风池穴。风池穴是我们头部的下面,其实风池穴跟大椎穴以及肩井穴都是相通的,这三个穴位如果都能够每天进行按摩的话,肩周炎也是可以自我进行治愈的,大家还要适当的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说伸手摸东西,双手交叉运动等等。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一些肩周炎的自我按摩的方法了,大家是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方法来帮助我们改善肩周炎的状况,大家如果还是不怎么了解这些穴位,大家是可以多了解一些穴位知识,然后再进行按摩。我们一定是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按摩方法,这样是会事半功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手臂上有一条经络线—小肠经。小肠经上一共有38个穴位。最容易淤堵的穴位是后溪穴、天宗穴、肩贞穴,这三个穴位疏通了,颈椎病、肩周炎和落枕带来的颈部不适感也可以轻而易举搞定。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穴位:后溪穴
后溪穴与督脉相通,经常刺激可升阳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颈椎病严重患者,按揉此穴1-3分钟可明显减轻颈椎不适感与痛感。
此穴位置比较好找。我们紧握双拳,可以看到此穴位于第五手掌与手指关节后,紧握双拳的同时,用另一只食指点揉即可达到按摩的效果。
第二个穴位是:天宗穴
肩颈不适的人,该穴位处会有强烈的痛感。有时候,中医推拿按摩师推拿按摩的时候,患者常常难以忍受。此时一定要坚持做推拿按摩,坚持舒筋活络多日,气血通畅后再按摩时痛感会消失,肩颈不适感也会随之缓解。
天宗穴位于人体后背部,所以一般需要按摩者辅助按摩。被按摩的患者可以平趴在床上,上身放松,术者可用手掌根部按揉肩胛骨下窝中央。
此外,由于现代人多喜食用寒凉食品,因此小肠经容易积寒湿,继而引发肠胃问题。此种情况患者,可在天宗穴处拔罐。拔罐颜色黑紫者可进行多次拔罐,直至颜色消退为止。
第三个穴位是:肩贞穴
肩贞穴是治疗肩部疼痛及降血压的重要穴位
肩贞穴是小肠经的常见堵塞点,随时探查可以知晓经络的畅通情况。此处持续不通,逐渐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久而久之则引发颈肩痛,因此肩贞穴是治疗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而且根据日本已故针灸大师泽田健的经验,此穴有降血压的作用,泽田大师常以肩贞穴为主穴治疗高血压。
探查肩贞穴也需由他人帮助,用对侧的手操作,即左手置于右肩、右手置于左肩,其余四指置于肩关节上,用拇指点按腋后皱襞上1寸处就是肩贞穴,多数人此处有结节,此时忍住疼痛坚持按揉5分钟,3-5日后结节就会消散。
肩周炎,是一种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的慢性肩部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通常会感觉到肩部逐渐开始疼痛,一般在晚上严重,疼痛会逐渐加重,并且会引起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逐渐加重,一段时间后,疼痛以及相应症状减轻直至消失。
艾灸相关穴位可疏通气血、祛除湿邪,减少疼痛,从而治疗该病。
一、一般施灸:
灸肩髃穴:
【功效】疏导阳气上行,通经活络。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法。施灸时,手执艾条悬停于肩髃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
二、辨症施灸:
症状1:上臂痛。
1、加灸臂臑穴
【功效】通经活络,疏散风热。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法。施灸时,手执艾条悬停于臂臑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2、加灸曲池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取穴时,仰掌屈肘成45 ,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功效】清热去火。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手执艾条悬停于曲池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3、加灸肩贞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取穴时,正坐垂肩位,在肩关节后下方,当上臂内收时,当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取穴。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
【功效】散热,通经络。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执艾条悬停于肩贞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症状2:肩胛痛。
加灸 天宗穴
【定位取穴】 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
【功效】生发阳气。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执艾条悬停于天宗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