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重舌怎么快速治疗

时间: 阅读:14031

重舌怎么快速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2-01 21:02:52

重舌并不能够快速的治疗好,可以口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例如蒲地蓝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进行调理,如果是出现粘液性囊肿,还需要到正规医院口腔科进行手术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3-08-21 03:03:31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经穴别名·舌肿 4.1哑门穴的别名4.2出处4.3穴名解4.4特异性4.5所属部位4.6哑门穴的定位4.7哑门穴的取法4.8哑门穴穴位解剖 4.8.1层次解剖4.8.2穴区神经、血管 4.9哑门穴的功效与作用4.10哑门穴主治病证4.11刺灸法 4.11.1刺法4.11.2灸法 4.12哑门穴的配伍4.13文献摘要4.14哑门穴研究进展 4.14.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4.14.2对血细胞的影响5病证名·舌肿 5.1舌肿的病因病机5.2舌肿的症状5.3舌肿的中医治疗 6参考资料附:1治疗舌肿的穴位2治疗舌肿的方剂3治疗舌肿的中成药4舌肿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舌肿 1拼音

    shé zhǒng

    2英文参考

    Yǎmén GV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glossoncus [朗道汉英字典]

    paragloss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wollen tongu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概述

    舌肿:1.经穴别名;2.病证名。

    4经穴别名·舌肿

    舌肿为经穴别名[1]。出《东医宝鉴》。即哑门[1]。

    穴位 哑门 汉语拼音 Yamen 罗马拼音 Yamen 美国英译名 Dumb Gate 各


    号 中国 GV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4 富耶氏 IVG14 德国 LG14 英国 Gv15 美国 Go15

    哑门为经穴名(Yǎmén GV15,DU15)[2][3]。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名瘖门[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始称哑门[2]。《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4]。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2]。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4.1哑门穴的别名

    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

    4.2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喑门一穴。

    4.3穴名解

    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

    瘩,《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5]

    4.4特异性

    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

    4.5所属部位

    颈椎[6]

    4.6哑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7]。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哑门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

    一说“在后发际宛宛中。”

    哑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肌肉)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骨骼)

    4.7哑门穴的取法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8]。

    4.8哑门穴穴位解剖

    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4.8.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夹肌之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2]。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9]。

    4.8.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9]。

    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4]。

    4.9哑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哑门穴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哑门穴有通窍络、清神志作用[2]。

    哑门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故可治疗喑哑、失语、神志病和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是主治喑哑、失语的常用穴[10]。

    哑门穴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疗失语、癫狂、痫证为主[10]。

    哑门穴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5]。

    4.10哑门穴主治病证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及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等[2]。

    哑门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9]。

    哑门穴主治头痛,失语,暴喑,喑哑,重舌,舌缓不语,聋哑;癫狂,痫证,瘛疭,癔症;项强,脊强反折[8]。

    哑门穴主治暴瘖,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4]。

    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痫,脑性瘫痪,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4.11刺灸法4.11.1刺法

    [4]

    一般直刺0.5~1.0寸[2][4]。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9]。

    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8]。

    注意:

    禁深刺[4]。

    不宜向前上方深刺,以免误伤延髓[2]。

    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9]。

    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9]。

    4.11.2灸法

    禁灸[2]。

    《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5]

    可灸,但不宜瘢痕灸[8]。

    4.12哑门穴的配伍

    哑门穴配廉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治聋哑[2][8]。

    哑门穴配风府治角弓反张[2]。

    哑门穴配人中、后溪治癫痫[2]。

    哑门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配水沟、足三里、大钟,治痴呆[8]。

    哑门配阳谷、腕骨、带脉、劳宫,治瘛疭、指掣痛[8]。

    哑门配水沟、大椎、腰奇,治癫痫[8]。

    哑门配涌泉、关冲、风府,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8]。

    4.13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针灸甲乙经》:项强,刺喑门。舌缓,喑不能言,刺喑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

    《针灸大成》: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针灸大成》:仰头取之。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死不省人事。

    《圣济总录》: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玉龙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4.14哑门穴研究进展4.14.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降,全血还原黏度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显示陡直型波形较治疗前增加了14.4%,统计学有明显差异。[8]

    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5]

    4.14.2对血细胞的影响

    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哑门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并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8]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哑门、华盖穴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白细胞百分比增加,尤哑门作用突出。[5]

    5病证名·舌肿

    舌肿(swollen tongue)为病证名[11]。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又名舌胀、舌胀大、舌象[11]。若暴肿者,又名翣舌[11]。舌肿是指舌肿胀,甚至妨碍饮食语言的表现[12]。

    5.1舌肿的病因病机

    由七情郁结,心火暴甚,以致与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11]。

    《诸病源候论》卷四:“心候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

    《辨舌指南》:“舌赤肿大满口者,心胃之热也;舌赤肿满不得息者,心经热甚而血壅也。”

    5.2舌肿的症状

    患者舌渐肿大满口,坚硬疼痛,影响呼吸、语言[11]。

    5.3舌肿的中医治疗

    首先以皂矾煅透为末,再撬开牙关,用三棱针刺去恶血,将皂矾末擦上;亦可擦黄连末、蒲黄末;或用牛黄、白矾、西瓜霜等分为末擦之[11]。

    内服宜清心泻火,如黄连解毒汤、牛黄承气汤等[11]。

    由其他原因所致者,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6

  • 徐长卿
    回复
    2023-08-21 03:03:31

    问题一:马蜂窝的食用方法民间偏方有用马蜂窝泡酒治风湿病的说法,也有一定效果。正常都是煎汤服用!马蜂窝药用价值高,具有攻毒疗疮,消肿散结,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温阳益肾之功效,临床应用很广泛,毒副作用小,是一味很有发展前景的中药。

    中药名称:蜂房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胃经.
    功效: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指导意见:
    应用:1.用于恶疮痈疽.乳痈.瘰疬.疮癣痒疹等.
    2.用于龋齿疼痛.
    3.用于乳癌及食管癌.胃癌.鼻咽癌等.
    此外.现代还用于慢性鼻炎和鼻窦炎.
    能抑制人肝癌细胞.用美兰法对胃癌细胞有效.本品的醇.醚及丙酮浸出液皆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尤其以丙酮浸出液作用最强,各浸出物皆能增强心脏运动.使血压一时下降.有利尿作用.挥发油可驱绦虫.但毒性很强.能导致急性肾炎.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问题二:干蜂窝怎么吃蜂巢药用价值也很高,常用新鲜干净的蜂巢治疗鼻炎.老旧蜂巢具有治疗肝炎、鼻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疗效.
    研究表明,蜂巢制剂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蜂巢浸液既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灭活作用,蜂巢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含有蜂蜡、树脂、油脂、色素、鞣质、糖类、有机酸、脂肪酸、甙类、酶和昆虫激素等.蜂巢富含激素和多种维生素,是调节内分泌和滋补强身的首选上品.
    取5克带蜜粉的蜂巢(野蜂最好),用开水煎服或直接嚼服,一日三次,连服2―3个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

    问题三:蜂窝的吃法和存储您好,蜂窝的吃法是用开水煎服或直畅嚼服,一日三次,连服2―3个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长期服用可逐渐使过敏性鼻炎痊愈。
    它的保存采取冷冻就可以,用保鲜膜包好,封住袋口,然后放置在冰箱内,就能长期保存
    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

    问题四:蜂窝怎样吃?可以吃啊蜂巢药用价值是很高的,常用新鲜干净的蜂巢治疗鼻炎。老旧蜂巢具有治疗肝炎、鼻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疗效。研究表明,蜂巢制剂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蜜蜂的巢房是令人惊叹的神奇天然建筑物。巢房是一个个六角形房室。 巢中被封盖的是自然成熟的蜂蜜,红褐色的是花粉。蜂巢药用价值也很高,常用新鲜干净的蜂巢治疗鼻炎。老旧蜂巢具有治疗肝炎、鼻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疗效。研究表明,蜂巢制剂有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蜂巢浸液既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灭活作用,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都有很强的抑制力;对烟曲霉、黄曲霉、茄镰菌、明串珠菌等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蜂巢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含有蜂蜡、树脂、油脂、色素、鞣质、糖类、有机酸、脂肪酸、甙类、酶和昆虫激素等。蜂巢富含激素和多种维生素,是调节内分泌和滋补强身的首选上品。取5克带蜜粉的蜂巢(野蜂最好),用开水煎服或直接嚼服,一日三次,连服2―3个月,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长期服用可逐渐使过敏性鼻炎痊愈。副作用到是没有什么

    问题五:蜂巢怎么吃最好蜂巢蜜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于营养保健的早起空腹嚼食30克即可。
    2、用于治鼻炎咽炎等的话早起空腹或晚上睡觉前食用,小孩子用量减半 。含一块在嘴里慢慢吸蜜,跟吃糖一样,吸完蜜,嚼一会儿蜂巢,以嚼食两分钟为宜,吐渣,渣是蜂蜡,吞下去不易消化。如果吃了少量下去,也无害。
    3、小孩子止咳:蜜:醋=1:1,可适当加些冷开水,减少酸度。
    4、有胃病,胃酸过多的饭前食用,可以帮助减少胃酸,胃酸过少的饭后食用可以帮助增加胃酸。
    5、有极少数人会出现过敏,引起胃部不适,是因为巢蜜浓度高,蜂蜜里的生物碱引起的,出现症状立即喝醋,过一会儿就好了,有过敏的人就不要吃了。也有极少数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停了就好了。另外请不要和葱,韭菜,鲫鱼,豆腐同时食用。如果正在服用其它药物,请隔一小时再食用蜂巢蜜,以免引起反胃。
    下面说一下蜂巢炒鸡蛋的吃法
    方法/步骤
    1.准备几个鸡蛋,和新鲜蜂巢。
    2.把蜂巢用刀剁碎了。
    3.把剁碎的蜂巢放到小碗里备用。
    4.然后把鸡蛋打到盛蜂巢的碗里。
    5.用筷子搅匀了。
    6.锅里倒油烧热后倒入搅拌好的蜂巢鸡蛋,翻炒,然后放入适量的盐。
    7.炒熟后即可出锅了。
    大家如果本身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只是想通过食用蜂巢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那么就可以在每天早起以后空腹食用三十克蜂巢,食用时直接把蜂巢洗净,然后放在嘴里嚼服就可以了。
    想用蜂巢治疗鼻炎或者咽炎时,食用量就要加大一些,每天食用五十克,分为早晚两次服用,早起时空腹吃,而晚上要在睡前吃,吃法也以嚼服为主,就像人们平时吃糖那样,要让蜂巢中的巢蜜尽量多在嘴里停留几分钟,然后把巢蜜咽下,把剩下的蜂蜡吐掉就可以了。
    想用蜂巢治疗咳嗽的话,需要把蜂巢放入食用醋中进行泡制,具体比例为蜂巢与醋一比三,泡制十天左右,可以食用,每天食用两次,每次十克,就能起到治疗咳嗽的作用。如果觉得蜂巢泡醋的味道不好,也可以加入凉白开进行稀释,然后再喝口感就会好许多。
    在生活中有些人吃了蜂巢以后,会出现胃部不舒服的情况,这是因为巢蜜中的蜜的纯度较高,胃部吸收不利引起的,这时及时喝一些醋,胃部不适的症状就能很快的消失,但是本身有过敏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如果是过敏,那就不要再食用蜂巢了。

    问题六:马蜂窝如何食用最营养【功用主治】祛风,攻毒,杀虫。治惊痫,风痹,瘾疹瘙痒,乳痈,疔毒,瘰疬,痔漏,风火牙痛,头癣,蜂螫肿疼。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束调敷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0.8~1.5钱;或烧存性研末。
    【药理作用】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皆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尤以丙酮浸出物为最强。各浸出物能增强心脏运动,使血压越时下降,并有利尿作用。露蜂房的挥发油可驱绦虫,但毒性很强,能致急性肾炎,故不宜作驱虫药。丙酮浸出物能扩张离体兔耳血管。对离体蟾蜍心脏低浓度兴奋,高浓度可产生抑制,但换洗后可恢复。
    【选方】①治手足风痹:黄蜂窠大者一个,小者三、四个(烧灰),独头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同捣敷上。忌牛冷荤腥。(《乾坤生意秘韫》)
    ②治风气客于皮肤,瘙痒不已:蜂房(炙过)、蝉蜕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二服。(《姚僧坦集验方》)
    ③治妇人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脓肿,名妒乳:蜂房(烧灰研),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④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疔肿恶脉诸毒:露蜂房、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别录》)
    ⑤治瘰疬生头,脓水不干,痒痛:露蜂房一两,蛇蜕皮半两,玄参半两,黄芪三分,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双仁,研),乱发如鸡子大,黄丹五两。上药细锉,用麻油一斤,先煎发及杏仁,侯发消尽,即以绵滤去渣,都入铛中,将前药煎令焦黄,又滤去滓,下黄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熬成膏,即倾于磁合中盛,旋取涂于帛上贴之。(《圣惠方》蜂房膏)
    ⑥治下部漏痔:大露蜂房烧存性,研,掺之;干,以真菜油调。(《唐瑶经验方》)
    ⑦治风瘘:露蜂房一枚,炙令黄赤色,为末,每用一钱,腊月猪脂匀调,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⑧治风热牙肿,连及头面:露蜂房烧存性,研末,以酒少许调,噙漱之。(《十便良方》)
    ⑨治头癣:蜂房一个,蜈蚣二条,明矾适量。将明矾研末,入蜂房孔中,连同蜈蚣置瓦片上文火烤焦,共研细末,麻油调匀外擦。(《全展选编?皮肤科》)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⑩治蜂螫人:露蜂房末,猪膏和敷之。(《千金方》)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⑾治重舌口中涎出:蜂房烧灰细研,以好酒和,薄敷喉下,(《圣惠方》)
    ⑿治小儿喉痹肿痛:蜂房烧灰,以乳汁和一钱匕服。(《食医心镜》)
    ⒀治小儿脐风湿肿久不瘥:露蜂房,烧末敷之。(《子母秘录》)
    ⒁治寸白、蛔虫:蜂窠烧存性,酒服一匙,虫即死出。(《生生编》)
    ⒂治细菌性痢疾:蜂窝焙干,研细末,每次一至二分,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四至七天为一疗程。(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⒃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蜂房末,三指撮,酒服之,极效。(《千金方》)
    ⒄小儿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⒅风虫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热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或取一块咬齿间。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蝎。研末擦患处。

    问题七:蜂巢蜜怎么吃,蜂巢蜜的吃法?蜂巢蜜是经蜜蜂酿制成熟并封上蜡盖的蜜脾,由蜂巢和蜂蜜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成熟蜜,也称“封盖蜜”,它的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比普通蜂蜜要高得多。
    蜂巢蜜的食用方法:用勺子或者刀子取一小块蜂巢蜜放入口中,犹如口香糖,嚼之有物,吮之有味,甘美爽口,嚼3分钟后吐出渣,渣是蜂蜡,吞下同样也无害。

    问题八:怎么吃蜂窝拿个勺子直接弄着吃呗,不过最好不要吃蜂窝,里面有蜜蜡,吃起来嘴里好像嚼了个硬硬的口香糖似的

  • 南絮
    回复
    2023-08-21 03:03:31

    五灵脂 (《开宝本草》)
     【异名】药本(侯宁极《药谱》),寒号虫粪(《开宝本草》),寒雀粪(《中药志》)。
      【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和飞鼠等的干燥粪便。
      【性味】苦甘,温。
      ①《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酸,气平,无毒。
      ③《本经逢原》:苦酸,寒,小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用主治】生用行血止痛。
      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
      炒用止血。
      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①《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②《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
      ③《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
      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④《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⑤《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
      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疃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痫,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⑥《本草述》:主损伤接骨。
      ⑦《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①《纲目》:恶人参,损人。
      ②《本草经疏》:血虚腹痛,血虚经闭,产妇去血过多发晕,心虚有火作痛,病属血虚无瘀滞者,皆所当忌。
      【选方】①治产后恶露不快,腰痛,少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又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调,黄瘦不食;亦疗心痛:五灵脂水淘净,炒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膏,入真蒲黄和丸龙眼大。每服一丸,以水与童子小便各半盏,煎至七分,温服,少顷再服;经闭者,酒磨服下。
      (《产乳集验方》紫金丸) ②治妇人经血不止:五灵脂末,炒令过熟,出尽烟气。
    每服大两钱,用当归两片,酒一中盏,与药末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连三、五服。
      (《经效方》) ③治产后心腹痛欲死: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等分。
      为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局方》失笑散) ④治丈夫脾积气痛,妇人血崩诸痛:飞过五灵脂(炒烟尽),研末。
      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永类钤方》灵脂散) ⑤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五灵脂,为细末。
      每服二钱,热洒下,妇人醋汤下。
    (《鸡峰昔济方》) ⑥治风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五灵脂二两,没药一两,乳香半两,川乌头一两半(炮去皮)。
      同为末,滴水丸如弹子大。
      每用一丸,生姜温酒磨服。
      (《本草衍义》) ⑦治肠风下血:飞过五灵脂,炒烟尽,研末。
      每服一钱,煎乌梅、柏叶汤下。
      (《永类钤方》) ⑧治血妄行入胃,吐不止:五灵脂一两,黄耆半两。
      为末,新汲水服二钱。
      (《纲目》) ⑨治虫心痛欲绝:五灵脂(末)二钱匕,白矾(火飞)半钱匕。
      同研,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五分,温服,无时。
      (《阎氏小儿方论》) ⑩治骨折肿痛:五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
      为末,热水同香油调涂患处。
      (《乾坤生意秘韫》) ⑾治损伤,接骨:五灵脂一两,茴香一钱。
    上二味为细末;另研乳香为细末,于极痛处掺上,用小黄米粥涂了,后用二味药末掺于上,再用帛子裹了,用木片子缠了。
      (《儒门事亲》接骨丹) ⑿治火风疮癞:油调五灵脂末涂之。
      (《摘元方》) ⒀治蜈蚣蛇蝎毒虫伤:以五灵脂末涂之。
      (《金匮钩玄》) ⒁治肺胀:五灵脂(研)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研)。
      上三味研成膏,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煎木香甘草汤下十五丸。
      (《圣济总录》皱肺丸) ⒂治目生浮翳:五灵脂、海螺蛸各等分。
      为细末,熟猪肝日蘸食。
      (《明目经验方》) ⒃治重舌、喉痹:五灵脂一两,为细末,用米醋一大碗煎,旋噙漱口。
      (《经验良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儿枕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取五灵脂置锅内加热,随炒随加米醋拌匀,待嗅到药味后,取出研细末。
      每服2钱,黄酒送下,每日3次。
      通常服1天痛减,2天痊愈。
      ②治疗毒蛇咬伤取五灵脂2份,雄黄1份,共研细末,每次用黄酒冲服2钱(不善饮酒者可用茶调服),同时外敷创口,每日3次。
      再配合内服食醋、扩创、吸毒等法。
      如有高热、咽干痛、谵妄、狂躁等症,是蛇毒内陷所致,除加重药物用量外,再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
      治疗10例,皆愈。

  • 半夏
    回复
    2023-08-21 02:02:21

    目录1拼音2注解附:1治疗缠喉的方剂2治疗缠喉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缠喉 1拼音

    chán hóu

    2注解

    缠喉病名。系指耳下红肿。帝丁左右两旁如蛇盘之状的病证。见《脉因证治》卷下。本病之病因《咽喉脉证通论》认为是“风因痰湿久积于内;或食炙煿厚味太多;或房劳抑郁所致。”治宜泻热解毒,祛痰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清温败毒散等加减。或刺少商出血。参见缠喉风条。

    治疗缠喉的方剂 神仙驱毒一扫丹

    之即愈。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无名肿毒,赤紫丹瘤,缠喉风证。用法用量:用猪胆汁调敷患处。外用桐油纸捻点...

    吹喉祛风散

    )。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咽喉中生疮,肿痛,缠喉风闭,单蛾双娥结喉,急喉风,飞丝入喉,重舌,木舌...

    半金丹

    子大许),蝉肚郁金1枚。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每服2分...

    喉闭饮

    存性),雄黄、郁金1个。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缠喉风,单双蛾。用法用量:方中雄黄用量原缺。摘录:《...

    通关神应散

    ,刮下)各等分。主治:一切咽喉肿痛,乳蛾,喉痹,缠喉风。用法用量:每用35厘,以鹅毛管吹于患处。重...

    更多治疗缠喉的方剂
    治疗缠喉的中成药 缠喉散

    包装0.16g贮藏:密封。《仙拈集》卷二:方名:缠喉散组成:白僵蚕(研细末)、生姜汁少许。主治:缠喉...

    十宝丹

    生甘草5钱。主治:《良方汇录》卷下方之十宝丹主治缠喉风,塞喉风一切急症及口喉诸病。加减:如寻常口喉症...

    生肌散

    :《喉科紫珍集》卷上方之生肌散去腐生新收口。主治缠喉风、骨槽风、单双乳蛾、喉疳、重舌等日久有脓已溃,...

    更多治疗缠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缠喉 《普济方》:[卷六十咽喉门]喉痹(附论)

    火熨别研仍用夺命无忧散(一名玉屑无忧散如宜方)治缠喉风。咽喉疼痛。风涎壅滞。口舌生疮。心腹胀闷乱不省...

    《普济方》:[卷六十一咽喉门]喉痹

    惠方)以马勃吹咽喉中。立止。一方。浓煎汁灌之。治缠喉风(一名油膏经验良方)治咽喉生痈。药不下吸。喉闭...

    《医学纲目》:[卷之十五·肝胆部咽喉]喉痹

    过者,皆不治,盖邪郁不出故也。〔罗〕解毒雄黄丸治缠喉风,及急喉闭,卒然倒仆,牙关紧急。雄黄郁金(各一...

    《喉科集腋》:[卷下]喉风

    缠喉风者热积于内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也治疗之法微者可以咸软之大者可以辛散之或去风痰或解热毒如肿甚药...

    《明医指掌》:[卷八杂科]喉痹证一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寒咳可以喝吗

小孩热咳可以喝小儿肺咳颗粒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